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乱世风华,姬少传 » 十三章 郑王宫波云诡谲

十三章 郑王宫波云诡谲

    尧台宫——

    姬少此刻正坐在廊下和花裳玩儿双陆,(古代一种棋),对宣政殿发生的变故一无所知,这丫头数月只见抽条了不少,衣裳没两个月便要再换新的,不是短了就是瘦了,刚随自己回宫时这小丫头总是怯诺诺的神色看着自己,时常在廊下因思念母亲而抽泣,让姬少委实有些心疼,便日日得闲了就拉着她在身边闲聊,环佩更是常和她开玩笑逗趣儿,渐渐地这孩子开怀不少,在宫中如今也敢放开着膀子,高声些说话了。

    想必丧母之痛犹如掏心挖肝,滑国城中又有多少这样的孤儿如今确是连性命都难以保全的……

    姬少前日听闻孟明视当日血洗滑国大胜而归、正所谓乍穿新鞋、高抬脚,正在春风得意之时,可却在搬师回国途中重返晋国崤山地界时,因未通敌情、疏于戒备、被大将先轸所带的晋军与当地姜戎隘道设伏围攻、先轸待秦军全部进入伏击地域后,立即封锁峡谷两头,带人发起猛攻。

    晋国将士奋勇杀敌、恰逢文公新丧,听闻晋襄公更是身著丧服亲临督战!秦军身陷隘道,进退不能,惊恐大乱,尽数被歼,他与西乞术、白乙丙两名副将三人被俘,后因襄公母亲文嬴劝说才得以狼狈归国。

    姬少感叹唏嘘,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孟明带兵剿灭滑国有功、可如今却落得如此境遇,安知不是当日杀戮太重的缘故?

    正想着

    却听见宫外永巷中窸窸窣窣的脚步声,整齐划一,倒像是有些功夫在身上的样子,心中存着个疑影儿。

    “环佩,我瞧着领头那人像是胡总管,叫他过来我要问几句话”

    环佩机灵的点点头道:”是,奴婢这就去。”

    不一会儿,环佩引着太监总管胡庸过来了,胡庸见了姬少先是恭恭敬敬地请安行了礼,便垂首等着姬少问话

    “胡总管,这些都是些什么人?”

    ““回少公主的话,这些都是姚少妃吩咐奴才临时新选的一批小太监,嗐!这不,衣裳还没来的急换,这奴才刚要领他们去内府登记造册呢!”

    姬少心下盘算,自从*后里通外国被禁足后,一直都是母亲姚子掌管后宫事务,只是这宫中用的太监向来是三年选一回的,如今可还没到三年,怎么就又选了?还是这么些练家子?

    胡庸见姬少不言语,明白她想问自己些什么,便直接答道

    “其实这也是王上的意思,那日徐田围猎,公主葶出了那样的丑事……王上实在气急了,毕竟是有失国体,王家颜面啊!这下令丈责了所有跟随的侍卫,如今虽是回了宫中,可王上实在担心这腌臜事哪日再出现……这宫中的侍卫,向来不多的,也是宫中王妃贵妾不少,都是女子的宫殿,本就不方便侍卫守候巡查,所以着奴才挑选了这些身体精壮的小太监,驻守宫中,也放心些。“

    ”公主可别小瞧了这些太监,可都是有些功夫在身上的!”

    是么?姬少将目光投向这些刚入宫的小太监身上,总觉着?不知何处透着些……说不出来的古怪

    当下也没想出什么,只得作罢见环佩取了准备好的甜汤过来,莞尔道:

    “如今天儿热,屋子里的冰给的不少,昨儿环佩才吩咐小厨房做了消暑的酸杏饮和冰梨酪子,我尝着味道不错,给公公也备了一份儿正打算晌午过了请公公来取,现下正好撞见了,就请公公一并带了走,本宫就不耽误总管办差了,哪日待公公得闲了,再好好请到宫中喝杯茶。”

    胡庸听了很是窝心,自己在宫中虽然是做到了总管领头的位置,是王上的近身大监,但说穿了也只是个奴才罢了,宫中众人不论是主子贵妾,还是公子公主,虽然平日里对自己也常有示好,可总让自己有些不自在,在他看来,那些示好像是做戏,又似施舍,总透着些不真的假里假气

    其实胡庸在宫中侍奉多年了,很多事看的比谁都透彻清楚,一个奴才,人家再敬着你,对你好些,你也还是奴才,身份地位改不了,阶级更是越不得的,有些事心知肚明,看透不说透罢了,也并不对那些人交付什么真心,进退有度,不远不近的把握着度也就是了,

    可少公主是自己看着长起来的,打小就与旁人不太相同,虽然也是公主,可这位公主待自己,不卑不亢,平日里也并不刻意讨好拉拢,每次见了自己都会真诚的含笑点头示意,像是故交老友一般,那年宫里闹起了时疫,自己不幸染上,被抬到宫外庄子上,当时宫中人人自危,太医怎会百忙之中出宫为他一个奴才诊治?只能躺在塌上等死…

    后来少公主得知此事,央求大王遣了宫中奚太医来庄子为自己诊治,这才保下一条命!自此之后在他心中,姬少在胡庸心中,已然是他不敢宣之于口的半个女儿

    想到此处,胡庸心中百转千回,低声对姬少道“老奴谢公主殿下记挂,今日朝堂上出了大事,周朝来使,赠土地百里予郑国,为换公主和亲,事关公主,老奴不得不相告,……还请公主自己心里有个打算”

    “?!”姬少听了这南辕北辙的一番话一时间摸不到头脑,惊讶之余只得先谢过胡庸告知,胡总走后,便匆匆扶着环佩进了内殿。

    一边的花裳恍然不知发生何事,此刻还跳来跳去的在廊下蹦着格子玩儿

    姬少扶着玉椅缓缓坐了下去,飞速将脑中所有信息汇总过滤一遍,周国突然派遣使臣前来,明说为自己入周和亲,愿赠土地百里,可他周天子自出生时就没踏出过洛阳城一步,他怎会识得自己,又怎会在此时贸然提出和亲呢?

    她姬少出生到现在若说唯一可能被周天子得知注意到的便只有命格二字了,当初名满天下的屈老驾车奔新郑而来的大事诸国无一不知,都曾派遣暗探前来新郑打探消息,天下间没有不漏风的墙,她命格奇异这事儿,不是什么秘密,只是若说他周天子会因为这可定天下的先知预言而娶她?不惜送她国家沃土百里?她姬少便是被打死一百次,也不信!

    周国如今龟缩于洛阳城内,不敢出一步,各诸侯国早已不再明面上尊他敬他,而楚,晋,郑等国,甚至已经几十年间都没有觐见朝奉过天子了,已经是装也不想再装的程度,如今蛮夷部落都敢明刀明枪的在洛阳城外喊话挑衅,纵火烧杀附近县邑……

    苟延残喘四字,绝对是周朝如今的座右铭

    都这样了,他还想着娶她姬少,妄图她那虚无缥缈的命格能救周王室于水火?能让他不费吹灰之力,带着老弱病残的军队一举扫荡楚晋齐,征服各路诸侯,赤手空拳的定天下?

    他周天子虽然是身子不好,常年汤药不离口,可他是身子坏了不是脑子坏了,绝不会疯到在穷途末路之时,为了个虚无缥缈的预言而割了那一百里土地给郑国,这事听着就像笑话,事出反常必为妖!这里面大有文章

    当年的周桓王怕庄公在朝中做大,不好掌控,免去了郑庄公左卿士的职务,庄公一怒之下,此后不再朝觐周王,回国以后便发起战争挑衅周朝,也正是那一战,周国惨败,最后只得同郑国交换质子以平息此战,也是这一战后,彻底将周王朝拉下了神坛,让诸国都看明白了这周朝的国力,早已不复当年,从此以后,各路诸侯不再向周朝觐见,周朝彻底名存实亡,周天子也沦为各国间抢占地盘的口舌利器。

    这周朝与郑国大仇在前,此番赠地之举便显得更是怪异了些,要算计郑国?周朝如今的状况,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他还敢涉险算计郑国么?

    虽然一时间记不清头绪,却隐隐察觉到此事中透露的古怪与凶险

    只是不知…父王对此事是如何想的?

    此刻正想着,只见花裳此刻不再跳格子了,坐在殿门口的玉阶上,正入神想着什么,姬少莞尔,信步到这小丫头身旁坐下,

    “花裳在想什么这么入神?”

    花裳闻言挽上姬少的胳膊,抬起小脸儿道:

    “少姐姐,花裳在想方才那太监队伍中的几人看着好生奇怪”

    姬少心里一动,不动声色问到

    “花裳是瞧着他们哪里奇怪呢?”

    花裳扭动着小身子不安的说“他们的脸,很奇怪…总之长得很是别扭,那五官…像是硬生生拼凑在一起的”

    环佩闻言笑道“花裳这丫头,那人人五官不都是各长个的,难不成还能个个都长成一个样子么?”

    姬少却正色的仔细回想花裳的话,花裳虽然是小孩子,可小孩子对周遭事物的关注度却往往比寻常的成年人更为敏感,他们是最喜欢观察的,方才她说,哪几人的五官像是…拼凑…在一起的?

    姬少灵光一现,是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原各地区的人种长相特点都有其相似之处,比如楚,庸,陈国之人肤白,多为浓眉凤眼小圆脸,眼睑厚,显得眼珠大眼神温和;秦人则多为长脸,高颧骨,下巴厚实,浓眉大眼,面部的肌肉较丰满:犬戎族人更好分辨,高额头,高鼻梁,眼眶深邃,五官立体,不论哪国人种,都有一个模板可套,可这几个小太监…生有犬戎族的高额头,楚人的丹凤眼,厚眼睑,和秦人的厚实下巴,因为从未见过这种长相的人种,所以乍一见才会觉得怪异……是了,这一张脸上怎么能同时拥有犬戎、秦人、楚人多国人种的长相特点呢?

    答案呼之欲出,这几人会易容之术!

    所以花裳会说“拼凑”二字,因为本就是他们有意为之,为的是掩盖本身的长相,可是动机是什么?

    其实郑国选奴才是不看出身哪国的,如今乱世之中,多有流民,国家衰亡,无家可归流入他国谋生的可怜人比比皆是,并不稀奇,所以郑国选侍从都是凭能力择优录取,更没什么地域歧视现象,所以这几人也没必要易容进宫,除非……

    他们受他人指使,奉命潜入郑国宫中定是有什么大事要做,而背后指示他们的人,并不想以真面目示人…事情了结后,即可神不知鬼不觉的离开,这些人应当不是死士就是心腹,抱着必死信念而来,就算被活捉,自尽而死也不会有人在他们身上找到任何有用的线索,甚至不知他们来自何处……

    周朝来使,假太监入宫,二者间是否会有什么联系?

    姬少此刻只觉周遭迷雾重重,似是有一张看不见的大网已与于无形处悄然铺开,她看不见前路,却已然被卷进这网中,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等待郑国的,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