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带着图书馆回大明 » 第十章 热闹的应天府

第十章 热闹的应天府

    在朱允炆即位当天将召诸藩王进京的诏令发出去以后,诸王很快就行动起来了。

    现在没有飞机没有高铁,信息的传输都是按月计算的,而且这又不是紧急军情不需要加急,距离比较远的有辽王朱植,肃王朱楧,岷王朱楩,蜀王朱椿等,他们都在边境地区,路也不好走,直到诏令发出一个多月他们才到南京。距离比较近的鲁王朱肇辉、周王周橚、楚王朱桢等王在诏令发出后十天他们就到应天府了,这还是他们不那么着急的情况下。

    来得早的藩王亲眼见到了悬赏毛纺织机械的告示,也听说了大明皇家制造厂成立的消息,甚至他们还去厂子里观看过,不过一群工匠和一群建筑工人有什么好看的。看的结果就是他们对此不感兴趣,也就没放在心上。

    现在锦衣卫还在组建的过程中,外人不太清楚这件事,朱允炆也没对外宣布,锦衣卫指挥使也还没有下落。作为皇帝,应天府作为天子脚下,在民间总会有几个或者几十个或者几百个天子耳目的,这都是朱元璋给朱允文留下来的,忠诚度还不好说,但目前来看办事还是挺利落的。不用朱允炆吩咐,在藩王到了以后,每天下午四五点钟都会有护卫前来禀报藩王的行程,快到应天府藩王他们也会禀报,到了哪啊,干了啥啊。虽然不至于像每顿吃了什么饭那么清楚,但该有的还是都有。朱允炆对藩王的信息也算是比较了解。

    随着藩王的到来,应天府就越来越热闹了。藩王可不是自己一个人骑马来的,还带着他们的老婆孩子还有和仆从护卫呢。

    应天府的府尹这两天都焦头烂额了。每个王的性格不一样,对待属下的态度也不一样。肃王朱柍御下就比较严,无论他的子女还是下属没有嚣张跋扈之辈,都是规规矩矩的。

    齐王朱榑就不一样,他自己本就飞扬跋扈,性情凶暴,不干正事。他的随从和护卫跟他一个德行,每天跟着朱榑的两个儿子朱贤煜和朱贤煴在应天府吃霸王餐啦,欺负良家妇女啦,寻花问柳,无所事事。应天府府尹封密成向朱允炆投诉最多的就是齐王了,朱允炆除了申斥朱榑两句外,也没做什么,现在还不到时候,只能在他或他的子女搞了破坏以后另封密成随后补贴点钱。如果是朱榑府上的随从单独犯事,直接让封密成抓起来,投入大牢。齐王也不敢为了这点小事来找朱允炆,应天府府衙倒是去过几次,在看到封密成手中拿着的朱允炆的旨意后,也只能灰溜溜的离开,只不过心中开始不满起来。

    等藩王都到了应天府以后,整个京城更热闹了,分封的十七个王王加上还未就藩的六个王,搞得应天府鸡飞狗跳,不得安宁。即使大多数藩王并不惹事,他们总得吃喝吧,总得上街闲逛吧,藩王出门肯定要带着一群护卫,总少不了扰民之举。虽然他们可是无意的,护卫们要保护藩王的安全,就得做一些过分之事。

    现在分封的诸王中,晋王朱棡今年三月份薨,其子朱济熺嗣;朱元璋二子秦王朱樉已经薨落,来的是他的长子,继承秦王位的朱尚炳;十子鲁王朱檀嗑药而死,嫌弃的朱元璋谥其为“荒”,来得是他的独子朱肇辉。只有这仨是跟朱允炆同辈的。靖江王最初是朱元璋的侄孙朱守谦,现在是朱守谦的嫡子朱赞仪,比朱允炆还小一辈,也不是直系。其他藩王都是朱元璋的儿子,朱允炆的皇叔。

    各位藩王到应天府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去几筵殿祭奠朱元璋,这是应有之义,朱允炆没有去管,但是他在暗中观察了一下,主要是为了判断有哪些人是真伤心,有哪些人是装的。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什么来,每一个都是痛哭流涕,怆地呼天。

    朱允炆的目的没有达到,只能悻悻而归。

    目前朱允炆还不准备召见诸王,让他们先折腾着,但每天都会令他的秘密使者们向他报告诸王的行踪。他知道有些王对朱允炆登上皇位不满,朱棣肯定算一个,至于其他的会不会冒头,会不会有所动作,朱允炆也不确定。

    再过几天朱元璋就要下葬了,在下葬之前,朱允炆不会有所动作。他是真的希望有人会跳出来反对他,最好整得声势大一点,最后难以收场。这样朱允炆才能名正言顺的摘掉几个王的帽子,现在的藩王有点太多了。

    。。。。。

    应天府尹封密成简直要疯了,虽然之前就有所预料,但在藩王都到了应天府以后,他还是觉得局面有些失控。

    说起来各位王子们犯的事都不大,今天几个王子打了一架,一会又有人冲撞了行人致其受伤。晚上要么是喝酒耍酒疯,要么是在秦淮河上为了头牌争风吃醋。不光是王子们,天子脚下官员那么多,一抓一大把,总有吊儿郎当的二世祖整天鸟事不干就知道瞎转悠。王子们到了应天府可是来到了他们的底盘,岂能被喧宾夺主了?一群大小伙子血气方刚,有点火就能着起来,然后就是一通乱打,打的鼻青脸肿第二天再叫人报复。

    一来二去,应天府尹控制不住局面了,既是人手不够,再就是封密成从心了。二代有点多啊,谁的老爹不是为高权重的,到时候给他穿小鞋,参他一本可就够他受的。封密成不敢管,就只能叫人了,最后找到朱允炆这里来。

    朱允炆听了也是哭笑不得,藩王们都老老实实的,藩王的儿子却是先闹起来了,虽然不知道这背后有没有诸王的怂恿,但继续这样下去可不行啊,得给他们找点事干。

    一边想着朱允炆一边说着:“抓,凡是参与的人,不管是谁都给我抓起来,还有晚上开酒馆的和开青楼的,都给朕查封了。太祖高皇帝的丧礼还未结束呢,他们就敢这么闹腾?谁给他们的胆子。通知下去,抓了人以后让他们的爹都来朕这里领人。还有,哪家参与了,均罚俸一年。”

    “哦,对了,朝中大臣的儿子们就先关着吧,朕有空了再收拾他们。”

    “是。”封密成和小太监都往外走,一个去抓人,一个去下旨。

    朱允炆没想到会在这种情况下见到他的皇叔们。看着下面行完礼后尴尬的站在那里的皇叔,哟,来了五位。

    这位就是燕王朱棣吧,不愧是带兵打仗的,就是有一股子气势。周王朱橚,看来还是没管教好啊。这是楚王朱桢,带兵打仗的能力还是不错的。还有齐王朱榑,果然一家子都不让人省心。这位是蜀王吧,朱椿,喜欢做学问,号称“蜀中秀才”。

    朱允炆一个一个看过去,半天没说话,一方面是在心里认认人,另一方面也是在想怎么收拾藩王的儿子们。

    底下的诸王看着高高在上的朱允炆心里也是五味杂陈。当年穿开裆裤的小不点现在已经是大明的统治者了,虽然脸上还带着些许稚嫩,但已经具有了一丝气质,号令天下的气质。

    “给诸位皇叔看座。”朱允炆开口了,“不知诸位皇叔对王子打架有何看法,对朕的处罚可还服气?”

    “臣等管教不严,请皇上恕罪。”儿子还在皇帝手里呢,藩王们敢说什么。

    “来人,把王子们都请上来。”朱允炆说道。

    看着畏畏缩缩走上来的各位王子,朱允炆差点就笑场了,一个个鼻青脸肿,披头散发,看来封密成也没好好对待他们,给点药敷一敷。

    “还不赶紧过来。”燕王朱棣走了两步,一巴掌拍在他儿子的后脑勺上,打了他一个趔趄。

    “臣朱高煦、朱有炖。。。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听着杂乱无章的口号,朱允炆面无表情。

    “都起来吧。说起来,朕对你们还不熟悉,先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朱允炆说的话有点奇怪,但他们还算是听懂了,接着就按顺序一个一个的介绍。

    “臣朱高煦,燕王次子。”

    “臣朱有炖,周王长子。”

    。。。。

    “臣朱模,参见陛下。”

    “臣朱楹,参见陛下。”

    嚯,还有王爷呢。

    “你们是谁先动的手?”朱允炆又问。“是他们先动的手。”这次的口风倒是一致,毕竟大臣的儿子们不在这,他们可以随便泼脏水。

    “朕已经罚过你们的父亲了。但是你们也逃脱不了,说说吧,朕该怎么罚你们。”朱允炆对王子们说道。

    这是什么鬼操作,让我们自己说怎么惩罚自己?请君入瓮?王子们有些懵。

    一时间没有人说话,藩王们没人敢求情,而且朱允炆估计藩王们也想看看其他藩王的儿子都是什么货色。

    “陛下,不如罚我们举石锁。”朱高煦首先说道。

    着看朱高煦一身腱子肉,朱允炆也是无语,真会给自己找方法,对别人来说是惩罚,对他来说可不是。众人脸上都有伤,就他脸上的最轻,以为朱允炆看不出来?

    “换一个。”朱高煦见朱允炆没有答应,有些失望。

    又是一片安静。

    “你们没想好,就慢慢想,可以互相商量商量。朕要出恭。”

    说完,朱允炆就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