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带着图书馆回大明 » 第二十章 纪纲到了

第二十章 纪纲到了

    朱允炆将事情都叮嘱完了,朱元璋也已经下葬了。除了蜀王,其他藩王也该回藩国了。

    当然,走之前还要去大明皇家制造厂把他们的造纸机印刷机带着,还有朱允炆送的工匠和制作手册。都是交的现银,没有赊账的,堂堂藩王,这点银子还拿不出来?

    朱允炆吩咐制造厂厂长谢成:“这些银子全部用来扩大再生产,知道什么是再生产不?就是继续招募工匠,提高产量。”

    “还有要是有工匠能造出提高效率的器械来,每人每次赏五十两,长期有效。现在工匠每天工作到几时?”

    “回陛下,如今日长,每天工作到酉时。”

    “嗯,工作结束了,等他们吃完饭以后,在太学派学生来教他们识字,强制性必须来。从戌时到亥时四刻,地点就设在工厂里吧。学生要给酬劳,一天二两银子。每个学生带,嗯。。。四十个工匠吧。”

    “陛下,这有何用?心高气傲的太学生不一定愿意来啊。”谢成有些不解。

    “知识就是力量。工匠们识了字才能造出更有效率的器械来,以后你就明白了。太学生不愿意来?会有愿意来的,好几千学生,朕就不信十几个愿意教书的学生都没有。倘若真的人数不够,你就去找国子监祭酒,让他给安排。”

    “是,臣遵旨。”

    。。。。

    这一天,朱允文正在处理政务,一护卫进来禀报。

    “起奏陛下,外面有一护卫说奉陛下之命将陛下所要之人带来了,正在殿外等候。”

    朱允炆一听,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朕要的人?什么人?”

    这护卫一听朱允炆也不知道:“微臣这就将他们赶走。”

    “等等。把他们带进来吧,带人来的护卫可不敢欺君,许是朕忘了。”

    “是。”

    不一会,朱允炆就看到风尘仆仆的两个人走进来,一步一个脚印,真的是一步一个脚印。

    “微臣赵初宁叩见陛下。”

    “草民纪纲、草民穆肃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允炆恍然大悟,原来是纪纲到了。仔细端量了一下,看着纪纲也没什么稀奇的,穿的普普通通,个子也不高。穆肃是纪纲的好伙伴吧,就是他跟着纪纲一起拦着朱棣的兵马的?

    “陛下,微臣到了宿安,但在那里没找到纪纲,后来微臣去了临邑,从酒馆小二那里听到了纪纲的名字,才知道纪纲在临邑。”

    “微臣找到他以后,请他跟微臣走,他不信,他和同伴穆肃还打了微臣一顿,这穆肃武艺高超,微臣敌不过。”

    “陛下没给微臣什么信物,只有口谕,微臣没法说服两个人,僵持了几天。但是后来纪纲不知道为什么,突然答应跟微臣走一遭,但是一定要穆肃跟着一起。微臣擅作主张答应了,然后才来了应天府。”

    果然人不可貌相,胆子真不小,敢打钦差?

    “平身吧。纪纲,他说的可是真的?”

    “回陛下,草民和穆肃不知道天子亲卫说的真假,穆肃担心草民的安危,见亲卫拉着草民走,以为有什么变故,这才打了亲卫。”纪纲也很尴尬,理不在自己这边啊,穆肃也是,不问青红皂白上去就是一拳。

    纪纲心中惴惴不安,他只是一介小民,没有扶老奶奶过马路,但也没干违法犯罪的事,怎么就被皇上盯上了呢,皇上是怎么知道我的?这次还打了皇上的亲卫,这个怎么办。

    “既然这样,来人,拖下去各打三十大板。”朱允炆也没问穆肃,直接就喊护卫进来了。

    穆肃进了紫禁城的门就知道要遭,所以进了乾清宫一直没说话。

    很快外面传来纪纲和穆肃惨叫的声音,闻者伤心听者流泪。

    三十大板很快打完,护卫把他俩拖进来。三十大板属于比较轻的惩罚,纪纲和穆肃肯定没有生命危险,只是会疼一阵子。

    “朕知道你们有疑问,一介小民,名字怎么会被朕所知?又为何把你们带到应天府来?”

    “但朕没空回答你们的问题。来人,传锦衣卫指挥使崔广安。”锦衣卫就在六科的西边,到乾清宫的时间跟六部差不多。

    是的,锦衣卫指挥使已经有人了,就是在朱允炆同诸藩王谈话以后任命的。一开始朱允炆是想直接让纪纲担任锦衣卫指挥使。但后来一想,一介草民真能直接就当得起如此重任吗?肯定不能,人总要有一个成长的过程。

    再者说,即使纪纲现在就有这个能力,一下子身居高位,会不会膨胀?会不会飞扬跋扈?要知道锦衣卫本来就是个安全部门,权力很大,若是再有一个嚣张的首领,恐怕又要和朱元璋那时候一样了,人人自危。这不是朱允炆想要的。

    还有就是,若是让纪纲直接成为锦衣卫指挥使,让他负责锦衣卫的组建,锦衣卫会不会成为纪纲的一言堂?甚至不把朱允炆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纪纲会不会为了一己私欲而滥用权力?

    要知道纪纲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东西,能力不小,野心很大。若是给他拴上链子并戴上口罩还好一点。纪纲只能把人扑倒,然后由朱允炆或者大理寺或者刑部处置,绝不能让他咬人。

    怎么应对朱允炆也已经想好了,首先是让纪纲慢慢成长,熟悉一下锦衣卫,并学会做人做事,这有点难,因为他的观念已经成型了。另外就是不给纪纲那么大权力,以后他能不能当上指挥使,就看他自己努力吧。

    也就是说,朱允炆不期待纪纲了,大明人才千千万,缺一个纪纲吗,即使他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字。但既然来了,就给他一个机会。

    。。。

    “臣崔广安参见陛下。”崔广安来了。

    “平身。朕为你找了两个人来。”朱允炆指了指勉强站着的纪纲和穆肃。

    “你随意安排,做什么都可以,朕不干涉。你觉得不能用把他们赶走也行。反正这两人就是交给你了。”

    “是。”

    “锦衣卫组建的怎么样了?”

    “回陛下,臣从刑部和户部拿到了锦衣卫的黄册,所以组建很迅速,目前大部分人都在世。”

    “筛选过了吗?”

    “是,筛选过,按照陛下的旨意,全都进行了重新考核,不合格者全都取消军籍,改为民籍。现在已经考核完毕,通过的有三千人。”

    “还不错啊。”朱允炆道,“三千人目前来说足够了,暂缓对锦衣卫的招募。”

    “还记得朕跟你说过的锦衣卫的职责吗?”

    “是,不掌直驾侍卫,也不巡查通缉,负责各种情报的收集。可以抓捕要犯,但要隐藏在暗中,不能让别人察觉到,不能影响正常人的生活。对情报要做总的分析,得出锦衣卫的结论。”

    “嗯,讲得不错。目前锦衣卫分成几个部分?”

    “回陛下,还没分。”

    “那好,今天朕就告诉你任务该怎么分配。一个负责大明内部的安全部,一个负责国外事务的海外情报部,一个负责军中事务军事情报部,另外还设负责训练,情报处理,后勤等司,负责日常事务。”

    “这三个部将来有两个会独立出去,与锦衣卫同级,至于哪两个,就看三个部的成绩如何了。”

    “是。”崔广安擦了擦汗,他已经可以想见这三个部的竞争会有多激烈了。

    “纪纲就放在海外部吧,做一个知事,送去日本。”朱允炆又改变想法了,纪纲搞事能力很强,朱允炆想看看在战火纷飞的日本,纪纲能玩出什么花样来,“穆肃你来安排。”

    “纪纲,朕将你放到日本,是对你能力的信任,先在锦衣卫熟悉一下环境,一个月后去登州府找齐王,他会安排你去日本。”

    “多谢陛下隆恩。”纪纲强忍着跪下去。

    “纪纲和穆肃先下去吧,好好养伤。”

    “是。”

    朱允炆又对崔广安道:“如今锦衣卫初建,各种事情千头万绪,崔爱卿切不可马虎大意。安全部目前主要负责对官员的监察,一直到县一级,全大明都要慢慢铺开,但只能在暗中。有什么事要充分搜集证据,要学会利用地头蛇。”

    “海外部也是重中之重,以后海外将会是大明攻略的重点。海外部不仅要负责一些国家情报的搜集,还有资源,比如金矿银矿铁矿铜矿等的探查,将其绘制成地图标记下来,因此一些荒无人烟的地方也要去。”

    “军情部的重点在军事情报的搜集,军队将领的监察,还有军队的异常。也就是说军情部的人员会随军出征,既要当斥候,也要做将领的亲信。若是军队乱了,整个大明将会崩溃,轻重缓急,你自己掂量掂量。”

    “这样一来,锦衣卫人员可能不够,除了继续扩招外,也可以使用编外人员,使用金钱开道,来获取一些情报。为了获取重要的情报,可以使用一些非常手段,但必须在暗中。”

    “虽然锦衣卫的大部分人员是秘密的,锦衣卫还是要和各路官员打交道,至于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你自己琢磨。这里有几本书籍,你可以拿给锦衣卫看,不限制人员。”朱允炆给的是有关心理学、刑侦学、法医的书。

    “朕期盼着锦衣卫大显身手的时刻,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