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带着图书馆回大明 » 第七十二章 刘锦

第七十二章 刘锦

    朱允炆出了万安宫,并未出宫,而是往内官监而去。

    他想要看看这刘锦究竟是怎么想的,为何赵凡出了差错没有将其杖毙,反而向上禀报。

    走在路上,朱允炆让李元贴耳过来,小声说道:“一会朕要微服出宫,你安排一下。朕到了内官监就让侍卫全都撤去吧。”

    在皇宫里,朱允炆一般都是前呼后拥,侍卫、太监、宫女一大堆,干什么都不方便。

    “是,奴婢遵旨。”李元应道。

    “皇上驾到。”

    内官监的太监们听到这句话匆忙就往外跑,皇上会来这种地方,真是稀奇

    太监刘锦领头,众太监跪伏在屋外迎接。

    这里要解释一下,内宫诸监,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称为太监的,只有十二监掌印者才能称呼为太监,其余为少监,监丞等。

    只是为了方便,才将所有宦官统称为太监。

    而且现在司礼监并没有多大的权力,负责管理宫人的内官监才是地位最高的,刘锦作为内官监的太监,可以说是内官之首。

    平日里朱允炆在乾清宫的时候都是李元和余庄全伺候着,没让刘锦跟着,而是让刘锦在坤宁宫。

    但是白天的时候朱允炆在乾清宫,皇后在万安宫,不让刘锦跟着去。

    结果就是这内官之首只有晚上才能发挥作用,白天就待在内官监。

    走进内官监,朱允炆坐下以后,说道:“刘锦啊。玻璃镜的事是你禀报的?”

    “回皇上的话,是奴婢禀报的。”

    刘锦知道朱允炆要问什么,直接说道:“以前发生这种事,犯事的宦官都是直接杖毙的,但陛下登基以后,一直对手工艺非常热衷,奴婢就多了几份心思在上面。”

    “那天赵凡把银子洒在了玻璃上,玻璃变得不透明了,而且能照出人影来,比铜镜还要清晰,奴婢就意识到这不是坏事,是个有用的东西,马上就去禀报皇后娘娘了。”

    这刘锦还真是七窍玲珑啊,这都能想到。

    看来平日里真的是动了心思了。

    果然能当上内官之首的没一个笨的,甚至可以说是聪明绝顶,放在外界也绝对是一方人物。

    看看郑和,不就流芳千古了?

    这刘锦看来也能做更大的事。

    朱允炆没再说话,而是思索着该让刘锦干点啥,现在他可是每天清闲的很呢、

    要不就让他负责镜子的制作?

    虽然镜子也有很多用途,但现在来说最大的作用就是作为铜镜的替代者,节约下铜来多造点大炮不好吗。

    想到这里朱允炆说道:“刘锦,你会经商吗?”

    “回皇上,奴婢未曾接触过。”刘锦恭敬地答道。

    “想学吗?”

    刘锦没有犹豫,说道:“皇上让奴婢做什么奴婢就做什么。”

    也是,朱允炆觉得自己傻了,刘锦又不是大臣,问他做什么,直接让他去做就行了。

    “那好,朕就交给你一个重要任务。”

    朱允炆说的郑重,刘锦跪下道:“奴婢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这话怎么听着怪怪的,朱允炆没多想:“朕要你把这镜子卖出去。”

    “送给皇太后的镜子是谁做的?”

    “是内官监几个人一起完成的。”

    朱允炆有些奇怪:“赵凡没有参与?”

    “赵凡是个银匠,而且有些笨,虽然他误打误撞做出了镜子,但再让他做一面好的镜子时,他反而不会了,所以奴婢没有让他参与。”

    个人有个人的命,朱允炆略过了这件事,继续吩咐刘锦:“朕不管你怎么做出来,反正能卖出去就行。”

    “你也去成立一个工厂,就不要放在西边了,在东边选址吧。”

    “工厂的规章制度你去参考那些已经建好的工厂。”

    “人员的话,你肯定不能全都用宫里的人。诸监都有自己的事,不是让朕建工厂用的,除了指导人员,全都在外招募,酬劳水平你也参照其他工厂。”

    “奴婢遵旨。”刘锦一点废话没有。

    说到酬劳,朱允炆想到另一件重要的事,“还有,指导的宦官也是要给予酬劳的,而且还不能太低。”

    刘锦对此就不太明白了:“皇上,内侍待在宫内,用不到银子的,他们都是皇宫的人,为何要给他们酬劳?”

    “现在用不到不代表以后用不到,朕自有用意,不必多问。”

    朱允炆想的是以后皇宫的进项还有很多,还需要许多宦官出宫,若是不给酬劳,又不在宫内在他面前争宠,心理肯定会不平衡的。

    所以给钱是应该的。

    而且宦官爱银子是出了名的,若是他们贪污受贿的话,给了酬劳也好名正言顺的处罚他们。

    虽然说宦官没什么尊严,但事情都看在其他宦官眼里。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称,孰是孰非能看得清楚。

    拿了钱还敢贪污,可别怪朱允炆不客气。

    其他宦官也不会产生不服气或者为处死的宦官打抱不平的想法。

    一切为了宫里稳定。

    “朕给你自由出入皇宫的权力,内官监的位置朕也给你留着,在你外出期间,你自己安排人接替你的事务,等你回宫后继续当你的内官监大太监。”朱允炆对刘锦表达了极大的信任。

    “奴婢,奴婢定然尽心尽力,完成皇上交给奴婢的任务。”刘锦第一次感受到新皇对他的信任,感动的痛哭流涕。

    “刘锦啊。”朱允炆语重心长的道,“你在镜子这件事上表现的不错,朕看在眼里。现在让你负责镜子厂的事,是对你能力的信任,也是对你的考验,若是你能做的漂漂亮亮的,以后还有更大的事让你去做。”

    “你进宫已经二十余年了,宫里大大小小的事务你都明白,现在已经是内官监的太监,进无可进了。”

    “太祖高皇帝就对你信任有加,你偷偷识字的事太祖高皇帝早就知道了,但并没有追究你的过失,反而让你做了内官监太监,现在朕让你去办镜子厂,你切莫辜负先帝和真的一片苦心啊。”

    朱元璋规定内侍毋许识字,现在宫里大部分宦官都是不识字的。

    刘锦听到他识字的事早就被知道了,连连叩头:“奴婢偷偷识字,罪该万死。”

    朱允炆站起身来往外走:“朕说了不追究,君无戏言,你起来吧。将朕嘱咐的事办好就行了。”

    “奴婢遵旨,恭送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