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带着图书馆回大明 » 第七十四章 徐辉祖

第七十四章 徐辉祖

    朱允炆走了几步,又扭头对封密成说道:“封密成,应天府内该大刀阔斧的整治一下了,看看他们嚣张的气焰,我都看不下去。”

    “不管是人贩子,泼皮无赖,还是城狐社鼠,全都抓了,流放到台湾岛上去,那里正缺人呢。”

    说完也不管封密成,径直就走了。

    封密成躬身站在那里,等朱允炆身影消失后,才直起腰来,擦了擦头上的冷汗。

    身后一众衙役看封密成紧张的样子,有些不解,一个衙役问道:“大人,此人是何来历,好大的威风。”

    “嘘。”封密成做了个禁声的动作,“他是天大的官,不要在背后议论。”

    “走吧。快过年了,有的忙咯。”封密成摇头叹气。

    衙役们紧跟上来,“大人,我们真的要把泼皮们全都抓了啊。”

    “抓,全都抓了。”封密成恶狠狠的道,“他们如此猖狂,让老夫不自在,老夫就让他们不自在。”

    “按刚才那位公子的话办,能抓到的一个不留,全都送到台湾岛上去。”

    “啊。”衙役们怨声载道,还要负责押送到台湾岛,这工作量也太大了。

    封密成板起脸来:“这件事必须办的利索,年前全都抓到大牢里去,过了年再将他们流放。”

    “明年有一个晋升的机会,这件事办得好,本官一定不会亏待你们。”

    “这感情好。”衙役们破愁为笑,跟在封密成后面嘻嘻哈哈,丝毫没有看见封密成满脸愁容。

    。。。。

    却说朱允炆往南走了没几步,看见了一座高大宽广的庭院,突然想起来,这不是魏国公府吗。

    想到许久没有见徐辉祖了,现在到了他家门口,不去看看怎么也说不过去。

    徐辉祖,原名允恭,为了避朱允炆讳,朱元璋赐名为辉祖。

    朱允炆与徐辉祖交情很好,对他信任有加,八月,朱允炆加徐辉祖为太子太傅,就是太子的师傅。

    明年朱允炆立朱文奎为太子,徐辉祖就有了用武之地了。

    他是徐达的长子,曾多次负责带兵练兵,还颇有才气,洪武二十九年与礼部、翰林院官员共同前往国子监,考核国子师生,可以说是文武双全。

    进了大门,行过礼之后,徐辉祖道:“陛下怎的有空来了。”

    朱允炆呵呵一笑:“今日不是腊八吗,我出来走走,走到了你这魏国公府门前,就想着来看看。”

    徐辉祖笑眯眯的道:“皇上驾临寒舍,寒舍蓬荜生辉。”

    朱允炆锤了徐辉祖一拳:“少来这一套,你这太子太傅不也没进宫看看你徒弟。”

    两人相视一眼,哈哈大笑。

    笑过之后,徐辉祖说道:“陛下今日前来不是有事?”

    朱允炆翻了个白眼:“都说了是巧合了,我就是出来溜达溜达。刚才还捉住了几个人贩子。”

    “哦?这是怎么回事?”徐辉祖问。

    然后朱允炆将事情的经过跟徐辉祖讲了一下。

    徐辉祖听完一拍桌子:“这些人贩子,真是太可恶了,皇上处置的好。”

    “事情都过去了,封密成会给我一个结果的。”

    朱允炆扫视了一下院子,“哟,你们也换了玻璃窗了?”

    徐辉祖笑道:“是啊,陛下是怎么作出这东西的,比窗户纸好多了。”

    “哈哈哈。辉祖喜欢就好。”朱允炆心里一乐,这到了年底了,各个工场也该进行年终结算了吧,不知道能赚多少钱。

    再一想赚多少都是国库的,朱允炆又有些沮丧,怪不得皇帝都喜欢设小金库,国库的财富真不是皇帝能随意使用的。

    还好让刘锦建造镜子厂,以后可以肆意挥霍了。

    “辉祖现在每天在家干什么呢。”朱允炆要说正事了。

    “还能干什么,斗鸡走狗遛鸟。陛下登基以来,除了加封了一个太子太傅,什么差事都没给臣。”

    朱允炆听出了徐辉祖语气里的埋怨,说道:“辉祖是大才,不管是陆军,还是水师都能练好,不管是攻城拔寨,还是守城边防都精通。在宫里与我一起学习时,经义也学得好,常常得到夫子的赞扬,书法名家詹希元对辉祖也是赞口不绝。我实在是头痛啊,不知道该给辉祖什么差事。”

    徐辉祖连忙摆手:“陛下可别夸我了,我都不好意思了,什么差事都好,别让我再整天呆在这魏国公府就成。”

    朱允炆一愣:“辉祖想要出去?家里可是出了什么事?”

    徐辉祖说道:“没有出事,家里好好的,就是整日无聊,身体都生锈了。”

    看徐辉祖满面红光的样子,的确是胖了一圈,再看看周围散落的各种器械,这不是胖是状啊。

    刚才朱允炆锤徐辉祖那一拳都感觉硬邦邦的。

    看来这徐辉祖的确是在家里待不住了,准备要建功立业啊。

    “我是真的不知道怎么安排辉祖,你自己有什么中意的差事?”

    “我也不知道。”徐辉祖一摊手,“陛下让臣干什么臣就干什么。”

    朱允炆思索了一会,问道:“辉祖曾在浙江编练水师是不是?”

    “那是洪武二十七年的事了。”徐辉祖道,“为了抵御倭寇,先帝让臣与安陆侯吴杰在浙江训练军士,半年后先帝让臣前往陕西,次年吴杰有罪,建功自赎,浙江军士的训练就荒废了下来。”

    朱允炆也知道此事,说道:“我让李景隆编练水师,如今已经快半年了,也不知成效如何,辉祖不若作为钦差大臣,去检查水师的训练情况?”

    徐辉祖听了搓了搓手:“臣自无不可,不过,只需要检查就行吗?臣对军队的训练多少也有些心得。”

    “哈哈哈。”朱允炆大笑起来,“辉祖在家不过一年,就如此的迫不及待吗?也好,在检查完李景隆的情况后,你就去浙江继续编练水师吧。”

    “臣还是比较想要去边镇。”

    朱允炆收敛了笑容,说道:“总是在江河湖泊里转悠的水师的确是没什么前途,但以后水师的作用比陆军的作用还要大,朕已经让龙江船厂建造几种新的船舶,是为了出海远航用的。”

    “朕让你去训练水师,是朕对你的信任,没有人比你更合适了。”

    “这。。。”话说到这个份上,徐辉祖不答应也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