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带着图书馆回大明 » 第八十章 杨大伟怎么办

第八十章 杨大伟怎么办

    “啪。”

    暖阁内,朱允炆怒气填胸,已经不知道摔了多少个杯子了。

    “他们怎么敢,怎么敢!”

    又一个杯子被朱允炆扔出去。

    李元缩着脖子,小心翼翼的在几案上再放了一个杯子。

    众人从未见过朱允炆如此生气的样子,噤若寒蝉,咋舌不下。

    始作俑者崔广安老老实实跪在台阶下。

    他也没想到朱允炆反应这么大,不过是一个千户在北平城作威作福,处理了就行了,皇上为啥这么生气。

    朱允炆本来是要这两天找军委谈一谈军队改革的事,不过被北平府的天花给耽搁了,他就想过了年再说。

    反正现在军队的情况也还算稳定。

    偏偏这个时候出了这么一档子事,性质如此恶劣,朱允炆怎么能不生气。

    杨大伟,哼。

    朱允炆眼中闪过危险的光芒。

    边镇也该动动了。

    “李元,去,让军委所有人都来乾清宫。”

    朱允炆很生气,不想在暖阁和和气气的跟他们谈话。

    “崔爱卿,你先下去吧,有什么事及时禀报。”

    “臣告退。”

    崔广安知道朱允炆动了真火,也不想在这久留。

    自己作死,谁也救不了啊。

    崔广安心里想的就是这个意思。

    抬头看了看天,有些阴暗,看这样子又要下雨。

    有些人过年过不好咯。

    作为锦衣卫的头头,崔广安巴不得文武百官多出些这种事。

    不然的话锦衣卫有什么用呢。

    现在崔广安也发现了锦衣卫隐藏在暗处的好处,什么事都能知道,不会打草惊蛇。

    还能营造出一种神秘感。

    朱允炆不知道崔广安的心路历程,现在他盯着军委众人已经一刻钟了,一句话没说。

    崔广安给朱允炆的条子已经给军委众人看过,他们也知道北平府千户所里出了事。

    后军都督郭洪跪在地上,心里将杨大伟骂死了。

    北平府是后军都督府所辖区域,郭洪是杨大伟的上司。

    其他人心里不住地嘀咕,一个千户而已,皇上将军委全都召集,是不是有些大惊小怪了。

    “诸位爱卿是不是认为一个千户并不值得尔等商议?”朱允炆开口道。

    “臣等不敢。”

    朱允炆哼了一声:“你们不敢,你们有什么不敢的?杨大伟在北平城横行霸道近十年,你们会不知道?”

    “郭爱卿,你可知道此事?”

    郭洪伏在地上,回答道:“起奏陛下,臣知晓此事,卫指挥使已经对他做出惩罚了。”

    “郭爱卿说的是殴打李文瀚那次吧,在这之前杨大伟就是北平城的恶霸,你们对他有什么处罚?”

    郭洪无话可说,只好答道:“臣不清楚。”

    “一个五品的千户,竟然敢钱诈勒索四品知府,谁给他的胆子,啊?!”

    朱允炆越想越气,抓起几案上的镇纸就扔了下去。

    没有磕在郭洪的脑门上,砸在了他的头顶上。

    郭洪惨叫一声,也不敢动。

    众人看在心里,直感觉有些凄凉,屁股刚好没几天,看这样子又要被惩罚了。

    “上一次,也是在这乾清宫,朕为何处罚你们?”

    胡日飞小心答道:“回陛下,是因为军队将领欺压军匠。”

    “这才过了几天,啊?军队中又出了这等事故,大明建国才几年,军队就烂了?”

    现在军队战斗力尚可,朱允炆还以为军队情况不是那么坏。

    呼哧呼哧喘了几口粗气,朱允炆问道:“三十一年也快过去了,武爱卿,今年大明有多少逃兵?”

    武林犹豫了好一会,吞吞吐吐还是没说出个准确数字来。

    “朕已经接受现状了,武爱卿只管说。”朱允文说道。

    “回。。。回陛下,今年有逃兵十二万四千七百余人,抓回八万七千余人。”

    武林是真的不想说,现在朱允炆正在气头上,说了又少不了一顿责骂。

    朱允炆听了数字以后竟然还算平静。

    洪武三年就有近五万人逃兵,现在十八年过去,一年十二万人还能够接受。

    相比正统三年一百多万的数字,十二万只是个零头。

    不过朱允炆意识到,军队制度必须要改了。不改的话,利益同共体固定住以后,想改可就难了。

    军士可都是世袭的,不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才怪。

    朱元璋制定的其他制度还不错,就是这卫所制度,从一开始就没正常过,问题频出。

    “朕准备改革卫所制度,你们说该怎么办?”

    “陛下不可,卫所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轻改。”

    “是啊陛下,卫所不可动啊。”

    。。。。

    “停停停!”朱允炆有些不耐烦,“你们都是从哪里学来的臭毛病,朕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要做的是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在这里反驳朕,像菜市场一样,成何体统。”

    将领们不说话了。

    “朕说要改革卫所,就是一定要改,至于是大改还是小改,是全改还是改一部分,这才是你们思考的问题。”

    “军队的弊端你们没看到?好好想想吧。”

    朱允炆想直接实行现代化的军制,但现在生产力跟不上,大明幅员辽阔,兵力必须要保持一定的数量,所以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农民专职供应军队。

    正在军委将领们冥思苦想的时候,朱允炆突然问道:“杨大伟该处置?”

    安东河说道:“回陛下,《大明律》规定,凡军官犯罪,从本管衙门开具事由,申呈五军都督府,奏闻请旨取问。”

    嘿,这一条不错,充分体现了皇帝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当然,朱元璋的本意是情重罚轻,毕竟大明以武立国,军人尤其是军官有些优待是理所应当的。

    朱允炆听了以后很高兴,说道:“那好,杨大伟欺压民众,殴打知府,与泼皮无赖沆瀣一气,数罪并罚,罪无可恕,判处死刑。”

    众人觉得杨大伟罪不至死,但现在他们都自身难保了,也就不再给杨大伟求情。

    一个千户而已,算不得什么。

    “臣遵旨。”郭洪说道,他是是上司,这种活就得由他来做。

    “现在你们可以考虑该怎么改军制了,好好想想军队是干嘛的,军中有什么与军队的职责不相关的事务,都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影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想明白了这些,军制改革就可以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