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带着图书馆回大明 » 第九十章 台湾

第九十章 台湾

    “陛下高瞻远瞩,臣等佩服。”

    “好了,诸位皇叔,快平身吧。”纵使朱允炆脸皮厚,也有些吃不消了。

    不就是一个银矿吗,他们的反应有些过激了吧。

    藩王们坐回座位上,朱允炆道:“台王说一说详细情况吧。”

    台王在得知发现银矿那一刻就激动过了,现在还算平静。

    “其实这也没什么好说的,臣到了琉球,安顿下来以后就派三艘船只出海前往吕宋。”

    “十一月份船队回来,他们就报告说在舆图标注的位置发现了银矿。”

    朱允炆问台王:“全都安然无恙的回来了?”

    “回陛下,有几十人在吕宋丧生。”

    “为何?”

    “据他们报告,吕宋岛上有野人,在和他们交战时战死了几个。”

    “在和猛兽作战时也战死几个。”

    “更多的是被蚊虫叮咬而亡。”

    代王问道:“什么蚊虫如此厉害。”

    北方没有这种蚊虫,只有蝗虫,这些个一直在北方戍边的藩王没见过南方丛林密布恶劣的环境。

    朱允炆对此倒是理解,原始森林嘛,什么情况都可能出现,说是疾病丛生也不为过。

    “在吕宋岛建立了落脚之地了吗?”朱允炆问道。

    “在臣得知银矿的消息后,就又派了十几艘船一千余人去吕宋岛,现在应该还没有到达。”

    朱允炆点了点头,“回去以后你马上派人去吕宋岛,除了建城,首先将落脚点到银矿的路打通,两边的树木全都砍了。建个造纸厂,好的做木材,不好的做柴火,或者造纸。”

    “朕会鼓励大明的商人去吕宋采购木材的。”

    “是。”

    “台王也可以在报纸上发布消息嘛,现在报纸那么多,你给报社点钱,让他们宣传一下吕宋的消息,就说那里有大铁矿,随便人们开采。广而告之,名曰广告。”

    现在除了《大明日报》在应天府和其他各地都有报纸,朱允炆不知道确切数目,但总归有个几十种的样子。

    都是豪商士绅办的,家里有钱,不在乎这点小钱,发布的内容都是文人的文章诗词。

    就有落魄书生在报纸上发了一篇好文章被人们传颂,一下子就火了,其他人开始都愿意跟他交朋友。

    这可能是明星与粉丝的开始?

    所以现在报纸很受读书人的追捧。

    广告的出现则可以让报社实现收支平衡,甚至能挣钱,这样一来只要有些本钱就能办报。

    可以想见一旦广告的作用被发现,大明的报纸将迎来井喷期。

    “皇叔在那里建的城?”

    台王说道:“臣当时是从泉州出发,顺风顺水到了台湾岛,然后就发现一条小河,周围地势平坦,适合建城,臣就在那里落脚了。”

    “有舆图吗?”

    “有的,臣未带,在府中。”

    “李元。”朱允炆喊道,“你现在去台王府上,拿台湾岛的舆图。”

    李元领命而去,朱允炆也搜了一下台湾的地图。

    不会是台中吧,从泉州出发,顺风顺水的话,最有可能到达的地方就是台中了,那里有条河叫乌溪。

    等李元来了再说吧。

    在哪建城其实都无所谓。

    台王肯定不会亏待了自己。

    “台王建城可还顺利?”

    台王看了朱允炆一眼:“谢陛下关心,还算顺利。”

    朱允炆有些纳闷,“当地的土著没有给你们添麻烦?”

    台王不知道该怎么说,只是道:“想比吕宋野人,台湾岛上的土著态度要好多了,他们与汉人有过交往,所以并不怕我们,这里面的状况有些复杂。”

    “皇叔看着处置就好了。”朱允炆对此不感兴趣,这种事他也不想管。

    高山族没几个人,而且接触汉人的历史很长,很容易就被同化了。

    这时燕王问道:“吕宋和台湾的土人跟汉人一样吗?”

    “台湾土人与汉人是没什么区别的,吕宋的野人有些又黑又瘦又小,长得很难看。”

    “全都干掉就行了。”朱允炆突然说道。

    台王没听清,“陛下说什么?”

    “吕宋和吕宋南边有很多岛屿,上面的野人很多,一个不留。”

    “陛下,这是不是过于残忍。”

    台王没说话,琼王说话了。

    朱允炆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说道:“你问问燕王代王谷王是何看法。”

    “臣以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代王道。

    “这些野人连教化的价值都没有,也不会耕种,不老实干活,这是些做奴隶都不合格的人,称为人都是在侮辱人这个词。台王,一个不留,听明白了?”朱允炆说的斩钉截铁。

    “臣遵旨。”

    “明白了就好。”朱允炆对这些野人半点好感也没有,屁用没有破事一堆,留着浪费粮食吗。

    骂名?

    人都死光了谁替他们发言。

    朱允炆看了一眼角落。

    起居注上绝对不能有这几句话。

    “陛下,舆图拿来了。”李元拿着地图走进来。

    朱允炆拿过来一看,建城的地方还真是台中。

    “城池有名字了吗?”朱允炆问。

    “请陛下赐名。”台王道。

    “这里位居台湾岛中部,就叫台中吧。”朱允炆说的非常利索。

    看着手里只有个轮廓的地图,朱允炆说道:“台湾可是个宝岛啊。”

    “陛下,台湾岛上也有金银矿吗?”

    “这倒没有。”

    “有铜矿铁矿?”

    “这好像也没有。”

    “那陛下为何称之为宝岛。”

    “。。。”朱允炆被台王问住了,对现在的人来说土地金银是财富,其他的都不值一提。

    朱允炆跟他们说岛上植物种类丰富,周围鱼类种类丰富,他们也不放在心上啊。

    动植物有什么用。

    “在台湾岛上稻米一年三熟,皇叔说这是不是宝岛。”

    “陛下,琼州也能一年三熟。”琼王说道。

    这天聊不下去了。

    “诸位皇叔以后就知道了,现在看起来没用的东西以后可都是宝贝。”

    “朕对台湾没什么要求的,一个是积极往南海扩张,一个是建造大型造船厂和水师,还有一个是开垦耕地,那里的土地可都是上田。”

    “朕已经让徐辉祖负责南边水师的事宜,到时候他也会去台湾岛的。”

    “琼王,你也是如此,除了开发琼州岛,还有安南和占城的问题。”

    “大明能不能再增加两个布政使司,就看琼王的能力了。”

    朱允炆说的很直白,都是一家人,其他藩王的任务也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