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带着图书馆回大明 » 第九十二章 家宴(一)

第九十二章 家宴(一)

    朱允炆讲完去华盖殿了,大朝仪也算是结束了。

    文武百官一边往外走一边讨论。

    这件事的确不大,主要是他们没搞清楚朱允炆是怎么想的。

    揣摩圣意可是在朝中做官的第一要务,搞不懂皇上的意思,怎么能拍好马屁呢。

    议论的很热闹,但谁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黄帝是华夏始祖没错,用干支纪年不也一样吗,为何要换一种方法。

    他们哪里猜到朱允炆的想法。

    为什么朱允炆要用开元纪年呢。

    就是为了以后传播的时候方便。

    等到大明占据世界上大部分陆地了,再用年号就不妥了。

    再说了,朱允炆早就看公元纪年不顺眼了。

    全世界用用开元纪年,人们才回去了解背后的故事。

    “为什么叫做开元呢?”

    “这是黄帝登基的那一年。”

    “黄帝是谁?”

    “皇帝是。。。。”

    “哦,中国的历史竟然这么悠久。”

    敬佩之情不久油然而生了?

    这叫什么,这叫话语权。

    开元就是个标准,全世界都得按照这个标准来。

    接下来朱允炆要做的就是统一度量衡。

    都说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其实现在大名各地的度量衡乱的很。

    每个朝代也都不一样。

    换算起来太麻烦了。

    朱允炆在华盖殿一边吃着点心一边想着乱七八糟的事,光禄寺等部门准备宴席。

    跟冬至日一样,大朝仪过后也要招待群臣。

    。。。

    等到群臣朝贺完皇太子后,礼仪性的活动算是结束了。

    大臣们吃好喝好了,妇人们的宴席也已经撤了。

    “呼。”

    朱允炆长吐一口气。

    下午朱允炆还要宴请皇家子弟,藩王公主等人。

    晚上则是有这个时代的春节联欢晚会,与群臣同乐嘛。

    总而言之,对小民来说,大年初一拜个年,四处活动活动,处处是欢声笑语。

    对皇帝来说,初一这一天却处处都是礼,逃不掉的那种。

    新的一年,而且是乾圣元年,能不见见其他人吗,能不发个红包吗?

    到了万安宫,朱允炆看到了正在放鞭炮的朱允熞和朱允熙。

    周围是战战兢兢的宦官宫女,生怕这俩亲王出了岔子。

    “小祖宗,可小心点,不要伤了。”太后的贴身太监魏本文一直站在朱允熞俩人身后絮叨。

    朱允熙正在小心翼翼的点鞭,蹲在地上,胳膊伸得老长,头离的老远。

    “好玩吗?”朱允炆突然说道。

    朱允熞正全神贯注呢,没看见朱允炆过来,听见朱允炆的话吓得一哆嗦,手里的火折子“啪嗒”一声掉在地上。

    鞭炮没点着,朱允熙却是被吓哭了。

    “哇。。。。。”

    看见朱允熙坐在地上,朱允炆挠了挠头。

    看来是真吓到他了。

    旁边宫女就要过去哄,屋里太后和皇后听见朱允熙的哭声也走了出来。

    要命啊,朱允炆一拍额头。

    今天肯定少不了一顿数落。

    太后走过来:“怎么回事啊,怎么哭了。”

    魏本文低着头不知道怎么说,他能告皇上的状吗。

    “是我。”朱允炆走过去抱起朱允熙,“跟允熙开了个玩笑,结果把他吓哭了。”

    一听是朱允炆,朱允熙顿时也就不哭了,抱着朱允炆的脖子抽泣。

    “好了好了,允熙乖,哥哥给你红包。”

    朱允炆抱着朱允熙,打着眼神向李元示意。

    还别说,红包就是好使,紧紧攥着红包,朱允熙马上就喜笑颜开。

    “走吧,进屋。”

    吕氏看没什么事,招呼朱允炆进去。

    在万安宫待了一会,李元过说乾清宫已经准备好了,皇亲国戚已经在乾清宫等着了。

    本来皇室家宴也有很多礼仪,朱允炆觉得麻烦,全都不在实行。

    家宴主要是由内监准备,所以朱允炆的话不得不听,外面的大臣也没人会在朱允炆耳边叽叽喳喳。

    谁到了乾清宫直接进去候着就行,朱允炆带着太后皇后随后到。

    右手抱着朱文奎,左手牵着朱允熙,朱允炆来到了乾清宫。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都是一家人,不必多礼,平身吧。”

    哎呀,看着下面的一大家子,朱允炆有些感慨。

    “不是元旦,皇家很少能聚的这么齐了。”朱允炆说道。

    “在座的诸位多是朕的长辈,朕不欲讲一些老生常谈的话。”

    “关于皇室子弟如何做,先帝在《皇明祖训》中已经规定的很清楚了,朕不再多说。”

    “但朕觉得还不够。”

    “今日亲王和公主们都在,朕就说道说道,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皇室子弟。”

    下面一片安静,老老实实听着朱允炆讲话。

    过年时皇帝在家宴上讲话也算是惯例了,以前朱元璋讲话时间不长,主要是对后代的勉励,对年轻子弟的考核等。

    毕竟过年,朱元璋也不想一些糟心的事影响心情。

    现在朱允炆刚登基,有些新的制度就要规定下来。

    也是为了树立威信。

    “《皇明祖训》只规定皇室子弟不许做什么,今日,朕就来讲讲皇室子弟应该做什么。”

    “首先,这么多年过去了,临安姑姑和李祺姑父回来吧,江浦荒郊野外,堂堂大明公主和驸马岂能沦落至此。”

    临安公主朱镜静,洪武九年下嫁李善长长子李祺,后因胡惟庸案连累,李善长一家被处死,李祺因为是驸马幸免于难,夫妇一起被流放到江浦。

    “陛下仁义。”众人一起赞道。

    “今后皇室子弟不论犯了什么罪,都不会被流放了。”

    “不过你们也别高兴得太早,所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皇室子弟犯法,同样需要受到应有的惩处。”

    “《大明律》和《大诰》是如何规定的,就如何做,不会因为皇室的身份而网开一面。”

    “另外,朕会让大理寺制定一部法律,专门针对皇室子弟,《皇明祖训》中的内容会加入到其中,还会加入朕对皇室子弟的规定。”

    “你们有谁愿意参与,也可以加入,朕不会制止。”

    “先帝打下的江山,可不是为了让后世子孙受文官的钳制的。大理寺毕竟是文官管理,为了防止大理寺以权谋私,对皇室子弟规定的太严,朕鼓励你们加入进去,这也是为了保障你们的权利。”

    “这个权利,不是力量的力,而是利益的利,这二者有什么不同,等到法律颁布,你们就明白了。”

    “当然,也不需要太多人,大概三五位就足够了,多了也没什么用,人选嘛,你们自己商议,到之后告知朕就可以了。”

    这也算是朱允炆对选举的一次小尝试,中国从来没有民主选举的基因,皇室子弟都是这个时候的高素质人才,地位平等,看他们能办成什么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