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曹大当家 » 第四十一章招募兵卒(一)

第四十一章招募兵卒(一)

    翌日,曹铭正在蒙头大睡,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曹公子如果睡觉不是自然醒,是有起床气的,揉揉惺忪的睡眼,晃晃悠悠的去开了门。

    “泰安,你怎么还未起?”徐盛感觉非常的奇怪,前几日曹铭起的都很早,今日却是怎么回事,日上三竿还未起床。

    “文向啊,这么早找我,有什么事吗?”曹铭自顾自的转身,坐到圆凳上,哈欠连连。

    “泰安,现在已是日上三竿...那里早了?”

    听到此话,曹铭清醒过来,嘴中念叨着:“完了...完了,居然忘记吃早脯了。”

    起初看到曹铭慌张的样子,徐盛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谁知道是忘记吃早饭,顿时对自家主公有些无语。

    “泰安...早脯的事先放一放,戏参军已经和我说过募兵一事,时间紧迫咱们赶紧去募兵吧。”徐盛语气焦急,能不着急吗,自家主公夸下海口,要在七日内招募五百兵卒,在这青壮年稀少的昌邑城,即便是曹州牧,在七日内也招募不来五百兵卒,更不用说毫无名气的自家主公。

    “不急,容我洗漱更衣。”见徐盛无动于衷,曹铭淡淡道,“文向还不出去,是准备伺候我更衣吗?”

    徐盛这才反应过来,赶忙走出曹铭的房间,徐盛在门外等了约有一刻钟,曹铭精神焕发的从屋中走出来。

    曹铭元气满满地说道:“走!”

    “去募兵?”

    “去吃饭!”

    徐盛无奈地耸耸肩膀道:“这个时辰,已过早肉脯时间,庖厨们已经停火休息。”

    “我也有手脚,没有庖厨亦能吃饭。”曹铭的厨艺还是不错的,前世那几名死党经常到他家蹭饭吃。

    幸好徐盛也是年轻人,如果是一名老学究在此,听到曹铭的话,肯定会高呼:“君子远疱厨,莫作闲杂事。”

    其实君子远庖厨的正确理解是:“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用白话说:“君子不忍心看到禽兽被杀死,只要听到它们的声音,就会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所以远离屠宰场或厨房。”

    曹铭双手一袖,径直走向东厨,大釜火已熄灭,但小釜尚能用。曹铭控制好火候,煎出一盘金灿灿的鸡蛋,又将面饼加热一下,拿起两块面饼,夹着鸡蛋盖上菘菜嫩叶(即白菜嫩叶。)

    “嗯,味道还不错,文向你要不要来点。”曹铭轻笑道,“可惜现在还没有馒头,发明馒头的那位还没长大呢。”说的好像他比人家大几岁似的。

    看到曹铭吃得津津有味,徐盛食指大动,拿起一块尝了一口:“没想到这生菜还挺好吃,泰安此物何名。”

    “哈哈,三明治!”曹铭苦中作乐道,“反正现在还没三明治的说法,我便用面饼代替面包了。”

    “三名治,鸡子、菘菜、面饼,三个名字,泰安你这说法甚是有趣。”

    “三名治?文向的理解能力超乎常人...”曹铭忍不住轻笑起来,三名治这个说法也是甚为有趣呢。

    从东厨中出来之后,徐盛心想:这下总该去招募兵卒了吧。

    可是见曹铭两手空空,要去的方向也不是城外的大营,徐盛不解地问道,“泰安,城门不在这个方向。”

    “我知道啊。”曹铭回问道,“文向,咱们先去蒲元的铁匠铺一趟。”

    “找蒲元干什么?这才过去一天,兵器应该还没打造出来吧。”徐盛虽然很疑惑,但还是跟在曹铭身后。

    “文向,你在夏侯妙才帐下,作为曲长可领二百五十名兵卒,到我这来之后,加上我、蒲元他们,满打满算也就七个人,你作何感想?”曹铭随口问道。

    “在那都可以建功立业,跟着主公,你总不会亏待我吧。”徐盛带着一丝狡黠,张大的眼眶里,黑白分明的眼珠,紧紧地盯着曹铭。

    “呵,原来是吃我的白食来了。”曹铭佯怒,挥一下衣袖,大踏步的离开。

    “嘿嘿,我还就吃定你的白食了。”徐盛追上去,嘴角绽出笑,得遇明主,何其幸运。

    还没走到蒲氏铁匠铺,迎头碰到蒲凯,气喘吁吁的在大街上奔跑。

    曹铭将蒲凯招呼过来,嘴角轻扬道:“阿凯,你这是急着去干嘛呢?”

    蒲凯大喘几口气,兴奋地说道:“大兄让我来告诉主公,我们新住所的地址。”

    徐盛颇为失落地道:“我还以为蒲兄,将雁翎刀打造出来了呢。”

    “那...那有...这么容易,大兄连夜制范...还未调料。”

    古人铸剑的步骤分别为制范、调料、冶炼、浇筑、加工,蒲元连夜赶制出模板,已经是很快了,后面的步骤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其中最后一道工序加工是最为繁琐的。

    曹铭问道:“你们现在用的是百炼钢法?”

    百炼钢是炒钢发展后的产物,始于东汉末年,百炼也就是反复加热锻打,主要用于打造将领的武器,用百炼钢法打造出来的刀,非常锋利,而且耐用。

    “主公...你怎么知道我们蒲家的锻造术?”蒲凯非常诧异,因为百炼钢是蒲元的独门绝技,是他们蒲家的不传之秘。

    原来百炼钢法是蒲家的锻造术,曹铭笑吟吟道:“锻之百余火,谓之百炼钢,我所知的锻造术,与你们蒲家的锻造术有几分相似。”

    蒲凯心比较大,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而是兴高采烈地说道:“大兄说主公是神匠转世,果不其然!”

    徐盛心道:“泰安所学真是渊博如海,懂得真多。”不觉间,更加佩服曹铭。

    曹铭心想:技术总是在不断的进步,一千多年的跨度,灌钢法足以给汉代的冶金行业带来巨大的变革。

    “灌钢法是生铁和熟铁配合在一起加热,生铁先熔化,灌入熟铁之中,使得熟铁渗碳,再经锻打,挤出杂质,并使其组织均匀,才能炼成质量较好的钢铁。”

    三人相伴而行,来到蒲氏铁匠铺的新地点,这处住所再称为铁匠铺,已经不太合适,因为蒲元他们已经不开张营业,而是专心的打造那七柄雁翎刀、七副铠甲。

    曹铭等人刚跨过宅院大门,便看见蒲元蹲坐在院落中,专心致志的在为铸刀调料。

    “大兄,主公过来了。”曹铭还没来得及阻止,蒲凯的大嗓门便在庭院中响起。

    蒲元放下手中的原材料,站起来双手展开合在胸前行一个见礼。

    “志昂,无需多礼,你继续忙你的吧。”从没看过古之良匠铸剑调料,曹铭生起了好奇心。

    “主公,吾已经调配完了,等炉子开火之后,便能冶炼原矿。”蒲元诧异道:“主公亲自过来,有何吩咐?”

    没能看到良匠调料,固然令人遗憾,但是曹铭没有忘记此行目的,朗朗道来:“我与曹州牧定下七日之约,在七日之内招募五百兵卒,需要志昂相助。”

    “七日之内,招募五百兵卒,主公,这简直不可能。”蒲元在昌邑城生活五年,对此地的情况极为了解,本地的世家豪强势力庞大、富甲一方,昌邑附近的农人、贾人子弟,大多数依附于豪强,成为其爪牙。

    东汉募兵制的招募对象主要是农民、商贾,招募的办法通常有两种:一是予以财物,二是免除赋役。

    这种募兵的方法几乎贯穿整个东汉,直到黄巾之乱开始,贼寇势大,各州郡不能抵挡,刘焉向汉灵帝进谏说:“如今各州郡刺史、太守势微,不能压制各地的叛乱,应该施行州牧制度,让州牧掌握地方军政大权,用以镇压地方叛乱。”

    汉灵帝听从刘焉的建议,设立州牧制度,刘焉领益州牧,自此开启诸侯争霸的时代、世家坞堡林立,农民的土地为世家大族所霸占,农民无地可种,只能依附于世家。很多人成为豪强大阀的家兵,致使募兵制被破坏,这也是曹操招募不到士卒的原因。

    曹铭坐在一块青石上沉吟道:“黎庶子弟依附世家,归根到底是为了活下去,他们用自由换取生存,而我所推行的募兵制度,入伍者可以免赋役,而且实行退役制,暂定每五年,可以选择是否退役,想留下的可以继续当兵,不想留下的遣给财物让他们用于谋生。”

    徐盛、蒲元陷入思索中,徐盛问道:“可是这样做的话,军队的战斗力会下降,培养一名士兵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