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日月山河 » 第二十一章 家父礼部侍郎

第二十一章 家父礼部侍郎

    隔日。

    朱济熺早早到兵部报到。

    “晋世子。”

    茹嫦打着哈欠,问候道。

    “尚书大人这是没休息好?”

    “北有番人作乱,湖广行司有瑶人攻城略地,湖广行都司土族首领聚众数万暴乱,我作为兵部尚书岂能睡觉。”

    茹嫦忧心忡忡,一副疲惫相。

    朱济熺发现洪武朝的官员还真是兢兢业业。

    想想也是,在朱元璋的高压政策下,近在天子脚下的官员,谁敢懈怠。

    前车之鉴在那摆着呢,午门的血迹怕是还没有干。

    “茹大人打算如何安置我?”

    朱济熺问道。

    “唉,晋世子要不你们先去全州,韩都指挥使处。”

    “陛下不是让我随征南将军杨文杨大人一起去龙州嘛?茹大人不会是想找个地儿把我打发了吧。”

    “晋世子哪里的话,龙州等地叛乱势大,朝廷需召集湖广、江西所属卫所马步兵六万,京卫三万,会师于龙州。”

    “全州叛乱不过千余人,韩都指挥使月余可平,所属军队会划归杨大人,届时自会到杨大人军中。”

    茹嫦倒是想打发了,可眼下不允许,这是朱元璋交待的差事,自己哪敢不用心去办。

    “茹大人别欺我是外行就可。”

    “哪敢,晋世子明日就出发吧,正巧有几名百户要去全州办差,可护送一二。”

    “茹大人有心了。”

    哪有什么正巧,这是茹嫦特意派人护送自己,朱济熺致谢道。

    广西都指挥使韩观,朱济熺是知道的,那也是员虎将。

    韩观是高阳忠壮侯韩成之子。

    韩成可是青史留名之人,爵位中有忠,不一般。

    韩成在朱元璋于凤阳起兵时,便入股投效。

    因相貌、骨架相似于朱元璋,而受到重用。

    吴、汉在鄱阳湖水战之时,替朱元璋自刎,救了朱元璋一命。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追封其为侯爵,并嫁一公主于其长子韩锦虎,任命次子韩观为千户。

    至二十七年底,韩观已是正二品的都指挥使。

    出了兵部,朱济熺对等在门口的朱允熥说道:“四下无事,去应天府转转。”

    “正有此意,弟也有些话想问问济熺哥。”

    朱允熥回道。

    朱济熺本打算让朱允熥再老朱面前卖乖,与自己一同历练,只要出了京师,那就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谁也管不到了,不用再与东宫勾心斗角。

    朱济熺自信,只要经过自己两三月的培训,回来后,皇宫内一切就可安心交给朱允熥,自己也可放心的回太原去了。

    可偏偏老朱不许,朱济熺也只能从长计议了,就怕自己还没回来,朱允熥就被东宫玩废了。

    大街上,两名衣着华丽的公子哥走在前头,身后跟着两名威武的汉子。

    任谁看了,都知这是哪家的贵公子。

    但京师就是京师,这种公子哥百姓见的多了,也不好奇。

    “这大冬天的,喝口热茶暖和暖和!”

    朱济熺提议,四人走进一家临街的茶楼,寻了靠窗的雅间。

    两人坐定,闲聊了几句后,朱允熥问道:“济熺哥做事深思熟虑,皇爷爷的性情被你号的一清二楚,你这样帮我,真的是为了我的一句承诺?”

    朱济熺轻轻一笑,果然,龙生龙,风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

    这朱允熥也不傻,不然,也不会吕氏母子眼皮底下忍气吞声这么多年。

    自己还担心走后,这小子玩不转呢,看来是自己多心了。

    “你们两个先出去!”

    “是,三爷。”

    关系再好,再忠心,有些话,还是不能让听见。

    朱允熥让俞靖、寥铖在门外等候。

    “这几日,我的能力你也看到了,只要你我共力,大事可成。”

    “至尊之位谁人不想,允熥我不瞒你,我也想!”

    “可大明承平日久,百姓不愿再起战端,除了漠北建国,为兄还有其他可选嘛?”

    “皇祖父的心思你也瞧见了,连你都不在考虑范围内,我又凭什么呢?凭我是长孙?皇祖父的孙子多了去了,轮也轮不到我。

    皇位传嫡不传长,这是皇爷爷定的制度,不会再更改,即使没有你,没有朱允炆,还有二叔,四叔在,我父王也不是第一人选。”

    “所以,允熥,还是之前的话,我帮你,是因为你最有资格,若你不是太子嫡子,我也不会助你,明白嘛?”

    朱允熥听后,给朱济熺倒上一杯热茶,说道:“好,济熺哥,只要你能助我复仇,助我为吴王,登上那至尊之位,我让你做北王,漠北建国,这大明天下,我们一人一半。”

    果然,汉家儿郎,皇室子嗣,没有人能抵住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诱惑。

    只有实力够不够,实力够了,才敢想,想了才敢做。

    朱济熺听到一人一半,差点笑出声,想在另一个时空,四叔朱棣忽悠宁王朱权时也是这么说的。

    可见朱允熥也没有完全相信自己,这句话要搁后世,忽悠傻子,傻子估计都得犹豫几秒,说去,去你马的。

    两人正在交谈间,窗下传来吵闹声。

    推窗瞧见,几个衣着华丽的醉汉将两名女子围在墙边。

    街上围了一圈又一圈的百姓看热闹。

    京师脚下,衙门里的官吏对百姓都是毕恭毕敬,百姓哪里见过当街调戏妇女的愣头青。

    “呦,谁家的小姐,长得可真水灵。”

    “走开,别碰我家小姐。”

    丫鬟护在自家小姐身前。

    “呵,别说,这女婢长得也还行啊!”

    “哈哈。”几名醉汉嬉笑道。

    “这里是应天,是京师,你们竟有胆子在这里撒野。”

    丫鬟骂道。

    “京师又如何,老子可是……”

    贵公子话还没说完,便被头顶落下的茶碗砸中。

    “是哪个狗娘养的不长眼睛,敢……”

    贵公子话还没骂完,就被从窗上一跃而下的俞靖提在手里。

    “哪里来的狗杂种,敢在这里狂吠。”

    俞靖骂道。

    其他醉汉见状,想动手,却被后跳下的寥铖三拳两脚打翻在地。

    “老子是吏部侍郎的独子,你动我一下试试!”

    贵公子叫嚣道。

    “打的就是你!”

    “啊!”

    俞靖哪里听过这样的要求,整日在东宫小心翼翼,拳脚都生疏了,正好活动活动。

    朱济熺轻叹一声,这哪里来的傻子,可把他老爹坑死了。

    朱济熺转头,看到朱允熥双目正痴痴的看着那官家小姐。

    咦,这小子,原来是看到美人,忘了手里的的茶杯,这才滑落砸了人。

    朱济熺还以为是朱允熥英雄救美呢。

    朱济熄顺着目光,端详起那官家小姐,确实有几分姿色。

    厚袄也遮不住那纤细的腰,眉角微弯,给人一种小家碧玉的感觉。

    “哎呦,哎呦!”

    四五个醉汉被俞靖、寥铖揍得在地上哀嚎。

    朱济熄拉着还在发呆的朱允熥下了楼,来到街上。

    “你们要做甚?”

    护在官家小姐前的丫鬟见又来了两位贵公子,慌道。

    “姑娘莫怕,这是我家公子!”

    廖铖见丫鬟误会,赶紧解释。

    官家小姐轻呵:“萱儿,不可无礼!”

    对几人施礼道:“多谢几位恩人相救。”

    俞靖把手里的自称吏部侍郎儿子的傻子丢在地上,大手一摆,道:“姑娘客气,小事一桩!”

    “让一让,让一让!”

    应天府的官差闻声寻了过来。

    领头的是一身穿绿袍的官吏。

    “是谁闹事?”

    十多个皂吏把众人围在中间。

    “我……我叫刘安,我爹是吏部侍郎刘辰,快把这些人给我抓起来。”

    领头的官吏并未理会,并很厌恶的看了一眼,说道:“我自会问话,不用你报家门。”

    官吏走向朱济熺几人,上前询问:“几位,能否回署衙一趟?”

    俞靖回了一礼,递过一块儿牌子。

    官吏却反手推了回来,看都没看,说道:“还是麻烦几位去一趟。”

    “你……”

    俞靖是功勋子弟,从四品官秩的内宫侍卫。

    却被一个小小的未入流检校抹了面子,哪能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