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国背影 » 第2章 兄弟殊途同归,大佬抢先布局

第2章 兄弟殊途同归,大佬抢先布局

    在红石基金提出要约收购他创办的汽车网站的时候,他很奇怪自己一点没有犹豫就答应了收购的条件。一个想法不断在他的脑子里闪现,也许这就是他一直想要的东西。他想回到自己的祖国的新能源浪潮中,去创办一家全新的纯电动汽车公司。

    那时候马斯克的特斯拉还没有在全球获得成功,甚至在美国本土也没有取得成功,但是roadster,models,modelx已经在时尚圈,环保人士和商业精英圈风行。电动车售价很高,产能也未提升,充电还不普及,但很多人以立刻拥有一辆特斯拉为自豪。

    彼时国内的电动车还停留在以传统汽车进行简单改造的阶段。虽然国家倡导多年,但电动车行业并没有取得重大进展,电动车还停留在外形老旧,功能简陋,续航短,或者加个电池包就变成混合动力的阶段。贺明升在美国做汽车搜索网站,对全球汽车行业洞悉深刻。他深深的知道国家对借道新能源实现汽车工业弯道超车的殷切期盼,甚至知道中国是希望在弯道上高速超车而不是蠕行超车。也知道中国在期待什么样的汽车,什么样的电动汽车最终将征服13亿中国人,征服那全世界最先进的联网公路网络。

    2015年新能源骗补事件爆发后,更让他痛心疾首,这般败类。

    新能源行业该掀开新的一页了。

    红石基金的合伙人艾瑞克,也是此轮收购的策划者,偶然听到他的这一想法后,居然比他入戏更深。随着交流的深入,艾略克坚定的支持他回国创业的打算。他迅速的说服了红石基金董事会,还联络了中国国内的多家新能源产业基金,一群有着共同梦想的人迅速走到了一起。

    都说华尔街是嗅着资本血腥味的狼,但红石明显是一头有野心也有梦想的狼,当然资本追逐利润本就是天经地义的。那时候的国际原油刚刚在前一轮经济低迷中从30美元底部重拾升势,随着化石能源日渐消竭的忧虑,未来石油价格稳步上升甚至突破天际已经是华尔街的共识,发展新能源汽车和运输工具将是全世界的唯一选择。

    追风者在此时都强烈的感觉到新能源汽车行业爆发的历史契机就快到了。

    每个新赛道的发展都有其固有的魔咒:

    早走三步。倾家荡产但名留史册;

    早走两步。存者渺渺但实力大损;

    早走一步。有史可鉴,有术可取且笑傲群雄。

    前面的十年早把前两步踩完了,现在正是最好的时机。

    夕阳西下。

    在福建的老宅内,贺劲城正在给两个小孙子上课。贺明捷结婚的早,已经有了两个儿子。贺劲城回家就喜欢给小孙子讲商场的故事,老一辈培养下代一般也是这样。闲暇时给儿孙灌输灌输思想,所以企业家的后代从小就具有商业思维和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

    贺宅是一栋古典大气的欧式建筑,四层的高度在周围的豪宅里并不醒目。但高大的围墙内,错落有致的假山和奇珍异木,还是能看出主人一家的不凡。在福建农村豪宅并不稀奇,游走在世界各地的福建商人虽然常年不着家,但都有在老家修一栋豪宅的习惯。

    “嘟嘟嘟!是什么的声音?”

    “汽车啊!”小启刚坐在玩具车上按了两下喇叭。

    “爷爷,你这个问题太简单了。”

    “你喜欢汽车吗?”

    “我喜欢兰博基尼,弟弟喜欢越野车。”启山从小是个汽车迷,家里的玩具车堆成了山。只要聊起汽车,贺启山比大人还来劲。

    “什么汽车我都认识,弟弟的车撞坏了还是我休的呢。”

    “嗯,我哥哥好厉害的。他是修车的。”启刚对哥哥是绝对崇拜的,哥哥什么都懂。

    “那你们知道电动车吗,电动车没有发动机怎么能开起来的呢?”

    “呜”,贺启刚抬脚就是一脚油门,玩具车冲出去很远。又一个漂亮的转弯回到爷爷身边。

    “我知道,是电池。每天都充电的。没电了就不能跑。”

    “爷爷,我们家是做电池的,能不能把电池做厉害一点啊。我的车跑一会就没有电了。”

    “你爸爸现在就在做这个工作啊。他会做一款很厉害的电池,充一次电可以跑很远很远。”

    “以后汽车就是电动的,不需要再烧汽油了。”

    “爷爷,我知道。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就是电动车,是保时捷的。”贺启山绝对是少年人精,连这个都知道。

    这句话把爷爷都说呆了。

    “这个爷爷还真不知道呢。”贺劲城突然觉得今天上课的老夫子被学生问倒了。

    晚上回到卧房,贺劲城忍不住和妻子说起晚上的事情。

    “启山这个孩子不简单。小小年纪懂的可真不少。”

    陆美珍笑岔了气。“还不是你这个爷爷教的好,从小就把小孩子往生意道上带。小孩子小时候还是多一点天性。该玩就让他们玩,不要过早的给他们压力。”

    贺劲城躺了一会,翻腾了半宿还是睡不着,索性起床来到书房。他打开电脑搜索了一下汽车的前世今生。

    还真被启山说对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是电动的。

    19世纪中期匈牙利工程师阿纽什·耶德利克1828年在实验室首先完成了电动车的电传装置,后来经过美国人安德森的改良,第一台电动车在大约1839年正式面世。到了1899年,德国人波尔舍发明了一台轮毂电动机,使用轮毂驱动替代链条传动,这一创举大幅提升了传动的效率,随后开发了Lohner-Porsche电动车,采用铅酸蓄电池作为动力源,由前轮内的轮毂电动机直接驱动。

    汽车作为当时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只能是少数贵族家庭拥有。

    那时候的燃油车还在用外燃机技术,开起来噪音很大,冒着滚滚黑烟。从敞篷汽车上款款走下的贵妇很可能是一层黑烟蒙面。但这也绝不能阻挡来自四面八方羡慕的眼神。

    东北少帅张学良从美国购进了一辆汽车后将整车拆卸,然后对除发动机后轴、电气装置和轮胎等用原车零件外,其它零件重新设计制造。所以那些内涵众泰汽车是皮尺党的应该看到皮尺党在一百年前就有了。世界上大部分的工业产业也都是从拆解模仿到创新的。这并不可耻。直到1931年5月历时两年,终于试制成功我国第一辆汽车。

    20世纪初期,内燃机的发展,燃油携带的便利性让解决续航很难的纯电动汽车退出市场。

    直到20世纪60年代,石油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使人们又重新重视纯电动汽车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电池技术的滞后不前,燃油混动车在这一时段飞速发展。

    阻碍电动车发展最大的问题就是电池技术,电池储电量和续航无法突破,电动车总是半程趴窝。汽车制造商开始研发混合动力汽车,以克服电池和续航里程短的问题。

    21世纪初期,电池技术取得巨大突破,各国开始大规模发展电动汽车。尤其以美国和中国为代表,但日本仍执着于混动和氢能。

    这一阶段电池密度提升,电动汽车的续航水平以每年50公里的速度提升,电机的动力表现已经不弱于一些低排量的燃油车。我国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发展和产品落地,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产量最高的国家。

    2010年后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带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特斯拉从一个门外汉,完成了宝马奔驰通用等汽车龙头做不到的事情。他整合了传统的产业链,采用传统车企奠定的现代化汽车架构,整合了其他企业长期积淀的优势,电池使用松下的18650电池、电机与台湾联合研发,并且和松下联合研发电芯,自主研发电池管理系统;自动驾驶芯片全自主研发,有数以十亿公里计的路测数据。

    电动车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逐渐具备。

    合上电脑,贺劲城已是睡意全无。对企业未来的规划更加清晰起来,以现有的技术和沉淀,逐步收缩手机电池业务,全力发展新能源锂电池。

    二次创业就交给明捷,他年富力强,专业又强。我也该慢慢的退居二线,带带孙子,享享清福了。

    这些也是贺明升纽约那次秘密会晤的议题。

    带着天马行空般想象力的几个人,贺明升(理工男,汽车资讯行业大佬);艾瑞克(华尔街顶级基金合伙人,参与多家车企的合并重组和收购,投资多家锂电企业,也是美国另一家初创型电动车公司的天使投资人);林陆治(麻省理工锂电博士);梵客(宾夕法尼亚汽车设计师),对未来电动车行业的大胆构想。

    在贺明升简单回顾了世界汽车发展的五个阶段后。

    他们谈到了本次会议的重点,为什么投资中国的新能源电动车。

    2015年左右,国内投入巨资发展新能源,除了政策税收优惠还制定了规模庞大的财政补贴政策,但是我们除了合资车企魔改的插电混动汽车粗暴迎合国内新能源补贴政策,还有在路上能看得到的新能源车企制造的,被称为“工业垃圾“的纯电动汽车以及风靡城乡的老头乐,新能源车仍然停留在过去的印迹里。虽然短时租赁市场曾经吸引了大批创投基金进入赛道,让新能源汽车火了一把,但也迅速消亡了。网传的分时租赁新能源车的废弃坟场比比皆是。唯有行业龙头的比亚迪,却借助网约车和出租车等运营市场快速崛起,实现规模量级的跨越。得运营市场者得天下!比亚迪见证了新能源汽车这一段“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历史,而运营市场以及规模体量的积累也反过来促进比亚迪等车企全面提升研发、制造和售后等领域运营水平。

    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高达37.9万辆超越美国荣登全球榜首。但是巨额补贴之下高速增长却没有高质增长,产业链多个关键环节技术没有突破,续航里程和充电效率始终是购买者的第一焦虑,在整车设计和压铸技术等方面没有创造性突破,和国家发展新能源实现汽车行业弯道超车的设想相距甚远。

    我国是煤炭保有量大国,水资源量占据世界首位,光伏和风电电站装机占全球装机总量前位,但化石能源人均保有量不足,这必然注定了发展以电力为主要动能来源的汽车是我们最明智也最实际的选择。中国这些年新能源国际合作主要以光伏、水电、风电为重点,我们借“一带一路”战略为相关国家提供绿色能源带动了整个能源设备和技术的超速创新,前景广阔。随着大硅片技术的突破,大规模量产所带来的单位成本降低以及使用寿命的大幅提升。

    “未来风力水力采电的成本从0.5元下降到0.1元,甚至0.01元都成为可能。”这是贺明升对清洁能源的未来潜能的判断。

    “贺,你太疯狂了!”艾略克耸耸肩。“但我还是相信你的判断,技术的进步总是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发展。”

    “太阳能,水力发电+超高压远距输送+电池储能”必然随着绿色发电以及输电技术和电池技术的突破全面取代传统能源。

    而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也将从5年增1倍,到2年增一倍,甚至1年增一倍,1个月增一倍的的速度去发展。

    电池充放电时间也可能从12小时下降到3小时,1小时,30分钟,甚至1分钟,甚至以秒计。

    电池单位密度成本可能从10万元降低到1万元,1千元甚至更低。

    也许不远的未来,油价将牢牢锁定在40美元以下,石化能源屈尊成为全球第二能源品种.沙特,迪拜等具有丰富太阳能资源的产油国将不再以石油为主要经济来源,变成以沙漠风电等资源发展绿色清洁能源出口的大国。

    随着贺明升一个个观点的抛出,小小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太震撼了,贺明升的观点让在座的各位大神对他刮目相看。他们终于知道艾略克能在瞬间做出判断,投资他的电动车创业计划绝不是心血来潮。

    这个青年具有极度超前的眼光和敏锐的思维。

    在2015年,你觉得这些都是天方夜谭。但是站在一个前瞻者的角度讲,这些在未来的2025,2030年都不会再是梦想。也许在能源革命的路上我们会走的更远。技术进步的速度会超出我们这一代人的想象。

    实际上,从21世际开始,手机电脑互联网创新的速度早已颠覆了人类的想象。甚至远远超出了科幻预言的边界。

    很早以前,吉利汽车的李书福说:一辆汽车就是四个轮子加上两组沙发。沦为全世界汽车企业的笑柄。但是回首十年以后却没有人认真去想这句话。我们的造车仍然是围绕着传统燃油车发动机和传动形成的汽车架构布局来设计。只有跳出这个思维,重新按照电动车的全新理念才能设计出真正的电动车。然而,这真的就是四个轮子加两组沙发,现在回头再想起来李书福先生当初的话。大大的脑袋里其实是多么的睿智。

    最终,纽约会议的思维凝结为:

    电池技术是电动车发展的第一命脉

    纯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第一选择

    抛开一切固有思维设计全新电动车架构

    自动驾驶半自动驾驶是驾驶的革命

    “我们将是中国汽车工业的第六个阶段,也是一个划时代的阶段。”说完这句话,贺明升目光坚毅的看着前方。

    中华大地上,电动车以轻盈的姿态穿梭在大街小巷,行人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远处是蓝天白云流水。

    他的眼里闪烁着这样的愿景,全然没注意到所有人在给他热烈的掌声。

    在此刻,再也没有人对追随贺明升完成这一创举抱任何迟疑的态度。

    我们只会走的更远,因为远方我们还没有想清楚。

    只有不断的往前,我们才能不断的构想未来。

    海都游艇会晤结束后的章鹏飞,程坤,高凡,丁园,已是马不停蹄的搜寻着国内外优质标的,具备雄厚技术实力由跃跃欲试的中外合资车企的中方企业成为首选。资金对他们不是问题,前十年在资本市场的披荆斩棘早已让他们成为各自领域振臂一呼,应者如云的境地。

    章鹏飞带领的易健达基金,是国内基金行业的领军人物。旗下管理着50支不同细分领域的基金,基金规模超千亿,更以年均复合增长超40%的业绩被誉为中国巴菲特。这几年更以精准把握2008新能源赛道,2010年光伏,2011年风电,2014年两船合并。长期持有海国证券,茅烟股份,云北白药,长发高新等大牛股而声名大噪于资本市场。

    程坤:国内最大私募坤鹏基金老板,以精准潜伏,作风彪悍,高位出逃而闻名。虽然行事低调,但却被散户称为国民股神。无数散户捕风抓影的搜寻坤鹏的持仓信息,试图跟着吃一杯羹。

    更显低调的高凡则精准投资了很多初创企业和多家海外上市企业,在十数年间总是能在风口前捕捉机会。以首轮或天使轮入驻,近年来凡是提到高凡领投的初创企业在Pre-Two总是吸引无数大佬的跟投,企业估值几十倍增长。

    相比而言丁园则是这个市场新晋的大佬,当然实力现在还不能和前三位大佬相提而论。但他大胆凶悍的操作风格已经让很多大佬闻之色变,更有坊间预言,丁园总有一天会成为这个市场的超级大佬。丁园出生于盘手,在股票市场掘得了第一桶金后又转战期货市场,在2009年精准抄底铜铝等有色期货后逐渐成为期市大佬。

    四个人的长相也各有特色。章鹏飞典型基金男,黑色的风衣,半框的卡地亚眼镜,高大又沉稳。高凡则是一袭白衣,儒雅的金边眼镜,风度翩翩又满身贵气。程坤则像暴发户的装束,闪亮的T恤外面套着阿玛尼的浮雕西装,圆挺的肚子撑起爱马仕的H腰带,闪耀着金钱的光泽。丁园就像一个谨慎的草根,黝黑瘦小的身材,一身休闲装,只是眼神里偶尔闪过的光泽让你觉得不与寻常。

    时间就是金钱,现在对他们这些抓信息差的大佬来讲。要做的就是第一时间选好标的,买买买。

    快马扬鞭,抄底新能源赛道。

    发展新能源汽车,涉及巨大的产业链条。首先是车企,整车的设计制造。动力电池,以及动力电池上游的锂矿。汽车的车机系统,新能源新思维,车机系统注定不能是传统思维模块,和手机操作系统一样流畅互联。

    寻找这些风口里的潜力企业成为最近他们下属团队紧锣密鼓执行的秘密任务。超越思维这时候在这些专业团队里就成了领先优势,研发团队不断的拿出报告。易健达的团队这两个月能做的唯一的一件事就是买买买,资金规模的优势让他们毫无压力的几乎布局了整个新能源赛道。

    坤鹏基金和高凡,专注在整车企业和电池锂矿。相对于他们规模和精力,他们更愿意集中一点。

    锂矿在那时绝对是价值洼地,新能源旗帜高举多年,却始终无法取得突破,电池的装机量迟迟无法突破。尤其是锂电在当时还是很多企业的宣传口号或者仅仅是概念车里的标配。曾在几年前被短暂炒作做一番的锂矿资源已经偃旗息鼓,多数锂矿企业在生死线徘徊。海都游轮上眼镜男重点提及的就是锂矿资源的布局。

    全球锂资源供应大约是呈现“四湖三矿”分布。全球锂矿储量约1400万吨。其中智利储量高达750万吨,占全球总储量的51.8%。此外,中国320万吨,22.1%13.8%、澳大利亚160万吨,11.1%等。世界级锂资源主要集中在南美洲和澳大利亚。可以说优质锂矿和锂湖基本在国外。

    程坤和高凡几下青海,又远飞智利,南美,澳洲。随行之处无不受到隆重接待,对于当时嗷嗷待哺的海外矿山来说,绝迹多年的中国大爷又来了。千万不能让大爷溜走,都等米下锅呢。在他们的眼里新能源梦想已经不是梦想,是梦碎了。从2000年开始全球新能源梦,10多年过去了,还停留在梦想的阶段。但是矿山的投资是一项庞大而漫长的计划。低迷的市场需求早就消耗了他们的信心。

    回程的飞机上,程坤和高凡忍不住要击掌相庆。要不是天上有高人,谁能想到在这个谷底收这些摊子。

    “这他妈就是无底洞啊,老外估计还在笑我们两个中国傻大帽呢。这他妈的甩都甩不掉的烫手山芋,还有傻子来接盘。”程坤虽然贵为大佬,讲话还是江湖气十足。

    “忍一忍,磨一磨,不要主动联系对方。”高凡到底是华尔街大基金出身,任何时候还是保持着冷静和睿智,即使面对着拓然可得的巨大财富收益。还是要压制到更低的价格才出手。

    “听你的,我唯你马首是瞻。”程坤还是不得不佩服的。就是到了这个地步,高凡还是要压榨几把,他妈的不发财谁发财。

    “还有,这几个收购必须全部用我们前期搭好的VIE架构来,不要暴露我们自己的身份,将来这些大有用处。你再到百慕大安排两个新的VIE,看起来这两年我们还有大事要做。”高凡在这时已经要安排程坤了。虽然实力相当,但是在做海外布局和战略决策上,程坤和高凡还不是一个等量级的。

    “我马上安排,高总谋略远胜于我。我就是在股票上赚点小钱,在其他方面和高总还是差很远呢。”程坤的回答让高凡很满意,成大事者首先是有度,程坤能从一个散户发展成私募大佬,靠的不仅仅是运气和内幕。在审人和用势上还是有独到之处的。轻狂却足够谦虚是他最大的优点。还有足够谨慎,做事滴水不漏也很值得高凡和背后大佬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