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星河璀璨时 » 因果5

因果5

    果然第二天,四藏老和尚早早的便来找孙行,想和他坐而论道。

    这个过程之中,孙行只是敷衍了几句,便从怀中掏出了昨天抄写的《金刚经》递给老和尚。

    四藏禅师接过孙行递过来的草纸,只翻阅了几页便愣在了原地,仿佛是被施了定身术一般。

    没过几秒,他那枯瘦的身躯,竟然不由自主的颤抖了起来。

    寒山寺破败已久,寺内的经书也是寥寥无几,并且大都残破不全,虽然孙行给他的《金刚经》只有5000多字,但其中蕴含佛法大道无穷,对老和尚颇为有用。

    似乎是解决了多年的难题,又似乎是了了多年的心愿,四藏禅师的身体停止了颤抖,平复下激动的心情说道:“不知施主这卷经书是从何得来?”

    “我以前看过,觉得对禅师有用。便默写了出来,您要是不喜欢,过几天我再给你写几本”孙行说道。

    听他说得如此轻描淡写,这些珍贵的经书好像对他来说并不重要。

    四藏禅师顿时觉得惭愧起来,他觉得自己修理禅礼佛,太过于注重对经典的研习,着相了,反而落于下乘。。

    对于一个坚定唯物主义战士,孙行是一本佛经也没读过,要不是他的微型电脑中藏着海量的典籍,他怎么可能默写得出《金刚经》。

    得到了一本珍贵的佛经后,老和尚便心满意足地告辞离开。

    孙行便继续想自身的事情,他觉得瑞迪即使修复好了飞船,自己也很难返回原来的宇宙。

    他之所以能来到这个平行宇宙,是因为自己的原生宇宙已经濒临崩溃,所以飞船才能跳脱出来,来到平行宇宙。

    可这个宇宙现在好好的,想要打破宇宙的壁垒,所需的能量可能是个无穷大的未知数。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孙行发现寺庙好像一点点热闹了起来,恰巧看到路过的净缘小和尚,便询问起了其中缘由。

    “具体原因我也不太清楚,好像是师傅无意间参加了一场佛学辩论会,并且赢了临安来的一位大师傅。从那以后,来拜访我寒山寺的云游僧人便多了起来,这两天还有香客来上香呢。”净缘摸了摸他那颗小光头说道。

    此时的孙行已经好的差不多了,他也打算去寺庙前面看看,换好衣服,将左轮手枪别在腰间,便向前堂走去。

    孙行的宇航服早在那次爆炸中损坏,所以他现在穿着的是四藏和尚的老旧僧袍。

    还没来到前堂,孙行便听到了四藏禅师的讲经声,而他所讲的,就是前几天孙行抄写的《金刚经》。

    来到佛堂之后,孙行才看清场中状况。

    寒山寺的佛堂大殿着实寒酸,就连如来宝相也破损不堪,佛堂四周墙壁多有孔洞,简直是四处漏风。

    虽已入夏,但寒山寺上凉风拂动,吹的孙行打了个冷战。

    此时四藏禅师身坐高台之上,正缓缓解释经书的奥义,下面聆听的则是以一个胖大和尚为首的一众僧人。

    令孙行奇怪的是,在一群小沙弥之中还很混杂一个书生模样的人。

    四藏禅师见孙行走了进来,冲其微微含笑点头,四周僧人见此,也都向他投来了目光,他们想看看到底是谁能打断禅师的讲经,并且微笑点头示好,要知道上次知府大人来过,禅师的讲经也丝毫未受打扰。

    见孙行平平无奇的样子,众人更加疑惑了起来,四藏禅师的讲经声只是停顿了一下,便又继续讲解起了刚才的问题。

    众僧人赶忙回首聆听,生怕听漏一个字。

    孙行在旁听了一会儿,他对那些深奥的佛学道理并不感兴趣,便走出寺庙,想去外面看看。

    来到了寒山寺的外面,一片枯黄的枫叶落在了孙行的肩上,他将枫叶从肩上拿起,看看了看四周荒芜的情景,不由得想起小学时学的张继的一首诗。

    自己被困于这个世界,心下惆怅烦闷,这诗倒符合自己的此时心境。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不知是不是因为心下烦闷,孙行竟然无意识地将这首诗背诵了出来。

    “好诗啊好诗!”孙行的思绪被一个声音打断。

    他回头看去,却是刚才在殿中听经的年轻书生。

    “兄台刚才所作之诗真是妙啊!”

    孙行虽然已经年过30,但由于他来自2133年,所以在古人看来他也不过20岁不到的年纪,故而刚才那人才将他称之为兄台。

    孙行听他这话,顿时莫名其妙,自己这是明显就是背诵的小学课本原文,他怎么能说是自己所做,怕不是脑袋坏掉了。

    见孙行像看傻子一样的看着自己,年轻书生拱手道:“在下苏轼苏子瞻,敢问阁下高姓大名?”

    “我叫孙行”孙行回道。

    见对方疑惑的样子,孙行继续道:“有名无字”。

    听他这么说,年轻书生更加惊讶,无字怎么可能无字,怕不是对方心存芥蒂不肯告诉自己吧。

    苏轼又继续夸赞起他的诗来:“孙兄刚才所做之诗真是……”

    “那首诗并非我所作,而是唐朝的张继所作”孙行打断了他的话。

    “张继,我对此人也略有了解,可我并未听说他做过这首诗啊?”年轻书生回道。

    “没听说过并不代表不存在,此诗却为张继所作”孙行有些不悦的说。

    这个年轻人一身儒雅的衣观,怎么读的诗词还不如自己多。

    等等,他刚才说自己叫什么来着,好像是苏轼、苏子瞻。

    苏轼不是北宋的人物吗,怎么会存在于南宋?

    孙行这才想起,自己所处的这个宇宙并不与原生宇宙完全相同,很有可能发生历史人物的时空错乱,自己在这大摆道理,恐怕会露出马脚,赶紧与年轻书生告别,回去查找一些这个世界的历史资料。

    孙行回去借了几本历史书籍,又通过旁敲侧击的询问才了解到,这个世界的朝代更迭,并未与原生宇宙有所不同。

    只不过有些名人的命运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比如说李白,史书中记载他年少得志,官运恒通,甚至做到了唐朝的丞相,所以他这一生都精于政务,流传于世的诗作极少,而且留传下来的也绝对称不上惊艳。

    至于唐朝的张继,史书上只记载了寥寥几笔,其也并没有什么传世佳作。

    孙行合上史书,对此结果并无意外,毕竟极小的事件就可能影响历史的进程,这里是平行宇宙,一切皆有可能。

    虽然寒山寺的香火日益鼎盛,但来此听经的游僧也愈发增多。

    一开始靠着香客的香油钱,寺庙还能支撑,可也即使这样,也架不住越来越多地蹭饭僧人,真是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啊。

    四藏师徒二人只得重操旧业,继续去山下化缘。

    孙行此时已经在寺庙中白吃白喝两个月之久,自觉心中过意不去,便想下山找份工作来弥足寺庙的亏空。

    可就是他这第一次下山,便让他遇到了突发事件。

    他在去苏州的途中,正巧遇见一伙匪人抢劫。

    孙行看到,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几人生死不知,样子极其凄惨。而为首的几名匪首壮汉正在调戏着一名少女。

    少女发髻脱落,,一头乌黑的秀发。平顺的铺在肩上,其身上的衣服已经被撕去大半,在众多壮汉的淫笑声中无声的哭泣。

    作为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现代人,孙行哪里能忍受得了这种事情的发生,三步并作两步将一个看热闹的喽啰打翻在地。

    一众匪人听到这边的状况,瞬间从将注意力从少女转移到孙行身上。

    见到同伴在地上不住的哀嚎,他们一个个抽出身上的钢刀向孙行扑了过来。

    作为德智体美劳各项均优的良好中年孙行,他在2133年也学过不少的格斗技巧,可恶虎也惧群狼,人少也怕拳多,在交手几个回合之后,孙行身上便已经挂了彩。

    他不得已掏出腰间的左轮手枪,虚晃一招跳出圈外后,冲着为首的几名匪徒连开数枪。

    人随枪倒,几名匪徒随着枪声,

    脑浆迸裂,倒地而亡。

    这一场景瞬间惊呆了一众匪人。

    此时孙行枪中的子弹已然打光,如果此时匪人全部冲上来,定然将会将他砍成肉泥。

    他忽然想到小时候看过的一部电影,急中生智道:“罪过罪过,我竟然用四藏禅师教我的一阳指神通杀了生”

    随后孙行便双手合十,胡乱地背起经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