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姬周天子 » 第九章:分秒必争

第九章:分秒必争

    S市,雨大。

    老邹眼疾手快,扶住了摇摇晃晃的姬景,半开玩笑半关切问道:“怎么了?不是中暑了吧?”

    “大晚上的,中个锤子暑。”王哥朝这边瞅了一眼,又收回目光继续挑选着货架上的食材,“餐厅地板有点滑,小心点儿……”

    姬景揉了揉额头,勉强挤出一副微笑:“那个,你们吃吧,我身体有点不舒服,先回去了。”

    “诶?”王哥老邹互视一眼,都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前者伸手想去阻拦,却没拉到,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方转身离开。

    “感觉今天小景好奇怪啊……”

    “有吗?还好吧。”403宿舍中的最后一个人笑了笑,随即朝着姬景离去的背影喊道,“需要我们帮你带一份回宿舍吗?”

    姬景脚步一顿,没有回头,而是胡乱向空中挥了挥手。

    “搞什么啊……”老邹嘟囔了一声。

    ……

    快步穿行在学校操场,耳边明明尽是放学后的吵闹与喧嚣,姬景还是感觉自己似乎清楚听到了胸腔中咚咚的心跳。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两个人影。

    “你只有三个小时的时间。”

    这是虚幻空间里一脸严肃的昊天。

    “需要我们帮你带一份回宿舍吗?”

    这是方才笑容戏谑的室友。

    两张面孔渐渐重叠到一起。

    姬景深吸一口气,忍不住开始奔跑起来。

    三个小时,他侧首看了看图书馆顶端的巨大时钟,时针刚刚超过“9”,分针恰好指向“5”,他还有两小时五十五分钟。

    一路小跑回宿舍楼,看着电梯前拥作一团的学生,姬景毫不犹豫奔向楼梯通道。

    爬到三楼以后,姬景忽然后知后觉,惊异地发现自己竟然没怎么喘气。要知道,方才他可是从学校北苑餐厅一路小跑回南苑宿舍,中间足足穿过了大半个校园。

    霸王之体……

    想起离开虚幻空间时,最后钻入身体的那团红色氤氲气息,姬景心中隐隐有所明悟。

    回到宿舍,姬景冲到自己座位前,打开电脑,然后在抽屉里扒拉一通,翻找出搁置已久的U盘。

    插上U盘,电脑进入开机画面,姬景第一次觉得这个过程是如此的漫长,他感觉仿佛已经过去了一个世纪,屏幕才跳到解锁界面。

    输入密码,姬景连忙打开收藏夹中的一个隐藏文件,把里面珍藏的所有文档全部复制到U盘当中。如果老邹在这里,此时很可能会惊叹一声:“妈耶!”

    因为实际上姬景现在打开的文件夹,里面的文档足足有上百个之多,不用去数具体的数量,只用看文件夹边缘缩成一团的滚动条就能窥知一二。

    而从文档的名字来看,这些文档大多都是汉朝到明朝之间的历史资料,这也是姬景原来最感兴趣的时代,不过此时的他也顾不得一一分辨,一股脑先全都丢了过去。

    还有什么……还有什么?

    姬景下意识念叨着。

    对了,伊阳附近的矿产资源分布!

    姬景眼前一亮,随即开始在网上搜索,但只粗略浏览了几个网页,心中就忍不住一阵恼火。

    伊阳是古代地名,而且就算是古伊阳,所对应的也不一定是这个世界的伊阳,毕竟那个时代与现在的历史有着两百多年的偏差。

    而且网上的资料来源不一,还以标题党居多,点进去一看,要么是标准的营销号发言,要么通篇不知所云、驴唇不对马嘴。

    姬景心中真有些急了,从这些垃圾里找到自己所需的内容,不知道还要耽搁多久,他只能扩大搜索范围,从整个雒邑开始查起。

    这次搜索引擎给出的结论无疑指向性明确了许多,虽然仍有不少营销广告、公司链接,但姬景还是找到了几张洛阳周边铜铁矿的分布地图,把这些东西带回去,就算暂时还用不到,但以后绝对能成为发展至宝。

    仔细回想还有什么欠缺的没,姬景确信自己无所遗漏,于是拔下U盘马不停蹄往外赶,临走前倒是没忘记锁门。光拷贝下资料还不够,还得把它们打印出来。

    好在姬景不需要再度奔波,雨大的每栋宿舍楼下,都单独放置了全自动自助打印机,姬景往日里还向室友们嘲笑与其操作这种设备,还不如去一趟校门口的打印店便捷,如今却对学校的这个引入深感英明。

    看着一页页A4纸从出口处滑落,姬景仿佛看到了一座座熔炉正在伊阳城外拔地而起。无论在任何时代,科技都将是人类社会的第一生产力。掌握了科技上的领先,就意味着走在了时代的最前沿,其他人只能望着背影拼命追赶。

    姬景此时只觉得庆幸,庆幸之前的爱好让他收集了不少有用的资料。比如曲辕犁的结构图,还有明清时代经过改造后的大型织机。这些东西如果临时起意想要搜寻,绝不是三五分钟就能搞定的问题,而且就算查到了也不能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度。

    农具和织机,将成为他和越国文氏做生意的资本,在王子景那个人力依然主宰一切的世界,这些封建社会演变到最巅峰的生产器械,将化成对那个时代的降维打击。

    当然,姬景也明白,科技上的先进并不能代表所有,比如秦国。昔日秦国横扫六国,所仰仗的兵器不过是青铜所铸,远远比不上六国的铁器锋利坚固,但最终却是后者倒在了前者的兵锋之下。

    不过姬景更懂得,科技不能抵消人力,只是因为科技还不够发达。假若山东六国开的是坚船利炮,用的是火枪火药,就算秦人再勇,秦法再明,秦剑再锐,又如何能用冷兵器对抗排队枪毙的来临?

    姬景当然明白自己这种想法有些痴人说梦,但他的大致理念无错,因为有了“昊天显圣”,那个世界已经诞生了科学发展的土壤,所欠缺的只是一点点助力。

    要知道人类从农业社会发展到工业文明,足足花费了数千年,而从工业文明进化到如今的信息时代,只用了区区不过两百年。

    姬景将要带回去的这些东西,就是能够极大的缩短这个进程的催化剂,就像多米诺骨牌,只要第一块骨牌倒下,所产生的推力就会越来越大,足以带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文档足有上百份,就算其中只有十分之一可用、每份只有三五页,整体打印出来也有几十页。姬景拿着手机扫码,突然灵光一闪。

    既然自己都可以把东西带过去了,那为什么不直接带个手机呢?

    能不能联网不重要,重要的是手机的便携性和私密性。一沓周室罕见的白纸,上面还书写着奇奇怪怪的文字和图画,姬景肯定不能随意示之与人,他回去之后必定先行抄录,然后再把原件焚毁。

    但手机就完全没有这种忧虑了,不需要的时候直接关机,就算有所遗失,也不可能被人发现当中潜藏的秘密。

    姬景想起来很多年前某个特别火爆的电视剧,男主角穿越到秦末,当时就携带了一部手机。

    不过电视剧里的男主,所作所为一直饱受诟病,比如拥有着穿越者的记忆,却不想改变时代;再比如拿着手机,却只用它谈情说爱。但自己并不一样,自己完全可以先把所需要的东西全部安装、储存到手机当中,然后靠着它完成种种奇思妙想。

    手机……手机!

    姬景看了一眼时间,九点四十七分,距十二点还剩两小时十三分。

    他心中突然升起一阵懊恼。

    我到底在做什么啊,姬景忍不住问自己。

    为什么早没想到这个问题?白白浪费了这么长时间打印文档?

    所以现在应该回宿舍把文档全部转移到手机当中?

    姬景这么去想,也本打算这么去做。

    不,不……

    不能去想时间。

    姬景终于有所察觉,他的心态好像出了一些问题。三个小时的时间限制,让他变得极度容易冲动,他必须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认认真真、从头到尾思考一遍。

    这样想着,姬景把文档放在打印机上,一转头冲进一楼水房,用冷水洗了把脸,觉得这还不够,然后狠了狠心,把头放在水龙头下,直接开最大冲激。

    脱下短袖,把头擦干,不顾水房里其他学生看傻了的目光。姬景此时才感觉自己心中的狂躁平息了不少,他下意识打了个喷嚏,如今已是深秋十月,气温虽然还没有骤降,但晚上已经可以隐约感受到凛冬将至的那种寒意。

    重新站在打印机前,姬景审视自己这一个小时的所作所为,顿时觉得一阵不可理喻。

    他闭上眼睛,试图找回王子景的那种感觉,而不是以一个穿越者的身份看待问题。

    不知过了多久,姬景终于完全冷静下来。

    自己需要这些资料吗?

    当然。

    自己的需求有如此迫切吗?

    那倒未必。

    按昊天所说,往后他还有机会再回现代,那么许多东西都不是此时该考虑的问题。比如姬景方才下载的蒸汽机设计方案,还有滑膛枪的设计图纸,就是看着后者,姬景才联想到了秦国的青铜剑和所谓的“排队枪毙”。

    然而如今的伊阳,连熔炼钢铁都还遥不可及,自己却想着工业时代以后才能出现的产物,是不是操之过急了些?

    还有手机,手机要不要带到那个世界?如果有条件的话,当然可以,但是现在的自己,有办法做到吗?

    姬景认真思考之后,得出了个令他气馁的结果:没有。

    单纯带个手机过去容易,可手机是需要充电的,所以如果要带上手机,一个太阳能发电装置,和一个储存电量的设备必不可少。

    还有,自己把手机带走,那这个世界的姬景怎么办?就当做是丢失了,然后向家里伸手要钱再买一个?

    自己堂堂一个穿越者,好歹也被列国尊称一声“王子”,连这点小事都搞不定,多丢人呐……

    问题越来越多,姬景明白,自己真的有些盲目乐观了。或许之前应该把这三个小时存储起来,等到自己想好真正需要什么之后,再决定使用。

    可如今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姬景又忍不住看了一眼时间,十点零七分,距十二点还有不到两个小时。

    那么自己急需的到底是什么呢?

    姬景强迫自己不去关注时间,而是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水珠顺着黏在一起的头发往下滴落,划过脸庞,姬景打个个寒颤,心中已有答案。

    民生四要:衣、食、住、行。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所以想办法让伊阳百姓填饱肚子,才是当今的他最迫切需要攻破的难关。

    管仲曰:“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老百姓能吃饱饭,才有力气跟着姬景去改革、去前进。如果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所谓的炼铁、所谓的争霸,都是一纸空话、大话、套话。

    明白了这一点,姬景就知道他该从哪个方向去解决问题。

    那便是农具和种子。

    农具自不必提,伊阳如今使用的还是耒耜耕作,配以桔槔系水。

    什么是耒耜、桔槔?前者就是用木头棍子绑着石块或者铁片的简易农具,可以整理土地。后者则是用杠杆原理制作的简易工具,能够较为轻便的在井中或者河中打水。

    这两样东西放在原始社会,或许还能让野人啧啧称奇。可放在列国当中,都羞于和人展示。若是哪个城邑或者郡县治下用这样的工具劳作,那必定是邑宰之过、县丞有失!

    然而周王室却不以为然,整个雒邑,除了抵押给齐国、魏国的土地之外,剩下的全都是使用着这样的耕种方式,用四句话来总结,那就是:国家穷困、府库无钱、百工俱废、政令不行。

    除了农具亟需更新外,还有农作物也需要略做调整。

    周朝如今所使用的是三田制,即把田地分为菑田、新田和畲田三种,意为:刚开垦的土地,刚耕种的土地,和耕种三年后的土地。

    周朝的一亩地是一百步为一亩,也就是汉朝时所俗称的小亩。亩产粟、黍大概在一石到两石左右,前者产量更高,后者要略低不少,这还是伊阳年年风调雨顺、无水旱蝗汤之灾。

    而周朝的一石粮,相当于现在的六十斤。也就是说,即使是按两石来算,伊阳一亩地每年种植粟米,至多也不过一百二十斤的收成,换算到如今的亩,差不多约合四百斤左右。

    但要知道,古代的土地和现在不同。古代土地地力贫弱,需要休耕,有些一年一休,有些一年两休。而现代的土地由于可以施化肥,所以除非用途特殊,否则往往很少休耕。

    现代种田,一亩地大概能产小麦一千斤,玉米大概一千四百斤,水稻最少,一亩地六百斤到七百斤左右,但水稻可以一年两熟甚至三熟,所以无论是哪一种主要作物,放到古代都可以堪称为神迹、祥瑞。

    而除了小麦玉米水稻,姬景还十分清楚另有两样大杀器,那便是穿越小说里的常客:土豆和红薯。

    土豆和红薯,都是亩产两千斤起步,以伊阳的小亩来计算,最少也是亩产九石。就算没有后世的化肥,打个折上折,也要远超粟米和黍。

    把现代的种子带过去,姬景立刻敲定了目标。

    农具可以再想方法生产,但耕种时不我待。按农书所言:“夏至后七十日,可种宿麦”,此时伊阳已经是九月中旬,正是种植宿麦的时节。

    但姬景随即又犯了难,种子和文档不一样,后者只要复印一份,带到过去便能随时使用。可种子需要的数量极多,自己以一人之力,完全不可能满足整个伊阳所需。只能先行试种,待明年收获留种之后,再想办法大规模推广。

    姬景打开手机地图,搜索了附近的种子站和种子店,最近的也要二十公里,而且现在已经是深夜十点,姬景不确定赶到后店铺否已经关门。

    姬景一咬牙,决定无论如何都要碰碰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