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世界碰撞 » 第五章 生意

第五章 生意

    赵胜言一只手牵着向灵走在早市,一只手缩在袖子里拿着魏叔瑜给的一锭银子。

    这锭银子赵胜言百般推辞,但魏叔瑜说两人在此地无依无靠,拿着这锭银子先安顿下来,等以后有钱了归还。

    赵胜言执拗不过,也知道自己以后不会有钱归还,这个人情怕是要一直欠着了。

    回到两人睡觉的小狗洞,赵胜言在铺的柴草下挖了个小坑,将银子埋在下面,又将柴草铺好,确定看不出来什么痕迹,牵着向灵准备去外面逛一逛。

    今天两人吃得饱饱的,向灵心情很好,出了早市就左看看右看看,唐都繁华,小姑娘满眼的好奇。

    可是赵胜言此时却没有逛街的心情,今早和魏叔瑜的交谈,才让他了解了这个世界比较深层的一些东西。

    这里叫李朝,他们所在的地方是李朝都城唐都东市。

    此地繁华,官府治理得力,百姓生活殷实。

    除了看到的俗世,这个世界还有一群隐士高人修真,或修天地灵气,或修日月精华。

    李朝初年,修真界活跃于李朝上层,官府也对其也颇为忌惮。很多豪门贵族将有天赋的后代送去各个门派修行,皇家为了稳固皇权也一边拉拢一边打压修真界。

    但随着时间推移,天地元气发生异变,修行越来越困难,最近这几年,各修真门派一直在收缩俗世中的力量,集中各门派之力布列祭灵大阵。

    其实聊了很多,与自己也没多大关系,都是因为赵胜言心中好奇问得,十岁的孩子这时候只是关心以后怎么生活。

    倒是魏叔瑜说了,东市繁华,各国商贩,西北胡人都在此聚集,他奇装异服倒也没太多人惊讶,加上小向灵聪明伶俐,大家都喜欢,两人在此处乞讨也饿不到肚子。

    他腹有诗书,魏叔瑜答应了多留意一下,或许有机会介绍给哪个学子,当个伴读书童也好。实在不行,再长个两三岁,在附近的店里当个跑堂小伙计,也能让二人管个肚饱。

    逛了个把时辰,两人走累了,又蹲在书院墙外休息。早上听魏叔瑜说,此处不叫书院,是国子监下太学馆,学生都是文武官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

    刚才赵胜言一直低着头走路,还捡到一枚开元通宝,买了几个果脯蜜饯,这时向灵蹲在旁边津津有味的吃着。

    赵胜言顺手捡了一根树枝,在地上写着爸爸教过的唐诗三百首。《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一边写还一边念着。

    此时正是下午,太学散学,满街都是太学生和前来接他们的管家仆人。

    赵胜言远远地看到魏叔瑜和几个学子告别,高声喊道:“叔瑜哥哥,叔瑜哥哥。”魏叔瑜听到了,告别了几个学子走了过来。

    魏叔瑜到跟前摸了摸向灵的头,看到了地上的诗。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龙城飞将,千古绝唱,胜言,你可知这诗的作者是何许人?”

    “我不知道,这是以前爸爸教我写的。”其实赵胜言知道这是李朝王昌龄所作,但他不知道现在的世界有没有叫王昌龄的人,所以就不敢乱说。

    “可惜了,这么好的诗,不知是谁人所写。”低头思虑了片刻,问道:“你记得你父亲的名字吗?”

    “我父亲名叫赵文卓,字本山。”自己的父亲在另一个世界,这时候就是随口乱说,想起什么姓赵的人就说什么。

    “其他的你还记得什么吗?”

    “我记得家中有二层楼,有个大院子,其他的不记得了。”

    “那想必你们家是西魏八柱国之一赵贵后人了,不过赵家百年流离,到了你父亲这辈也遭遇不测,让你流落至此。不过你赵家家学有渊源,估计这首我也没听过的诗是你长辈所作吧。你还记得你父亲教过你其他的诗么?”

    赵胜言又背了几首唐诗。

    “这几首诗我知道一首,其他的都没听过。尤其是这首《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你身上所着非我汉人衣冠;对人的称呼也是爸爸、哥哥、妹妹,非我汉语;几首诗都写的是沙场之事,《凉州词》是在陇右凉州所作,我更能确定你家是关陇赵贵后人了。胜言,既然有这些诗词,何不在此处摆摊,就卖你的父亲的诗词呢?此处乃李朝最高学府太学馆,来往皆是鸿儒,最低也是太学生,不愁卖不到好价格。”

    两人又聊了好久,确定了赵胜言背出来的很多诗都是当代没有的,魏叔瑜又告诉了赵胜言哪里去买笔墨纸砚,两人就此别过。

    第二天天蒙蒙亮,赵胜言就起床收拾了一下,挖出了埋在柴草铺下的银子,去买了笔墨纸砚,向卖羊汤的张大爷借了一个小桌子。

    两人哼哧哼哧的把桌子抬在太学馆院墙外,赵胜言在纸上写下了昨天说过的两首诗的前半首。

    这也是昨天魏叔瑜教的,这几首诗均是佳作,前半首就能够把人吸引过来,等别人过来了,就能谈价格,也不至于被别人把诗记下来抄了去。

    背诗写字也多亏了爸爸以前的棍棒教育,从三岁开始爸爸就教赵胜言背唐诗,七岁上一年级时唐诗三百首背得滚瓜烂熟,周末了其他孩子在院子里玩,赵胜言和哥哥赵知行就在家里练毛笔字,没想到有朝一日唐诗三百首和毛笔字还能派上用场。

    一切都安顿好了,赵胜言用剩下的钱买来两个胡饼,和向灵蹲在小桌子旁边吃着饼子等人来。

    “胜言哥哥,你说我们卖得出去么?”

    “能行的,等卖了钱我们就去吃好吃的,再找个地方住下来。”

    “好,那我还要吃昨天的果脯,杏子的最好吃,桃子的也不错。”

    两个孩子憧憬着往后的日子,都高兴的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