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雁门遗事 » 归卷 9 小中元(2)

归卷 9 小中元(2)

    小贩一双利手依次由幞头帽子、金犀假带、五彩衣服划过,顺手还在旁侧拿了一个纸糊架子。孟良守登时明白,这冥器是要以纸糊架子盘游出卖。正要向那小贩道来,他只是瞧瞧,金善眼疾手快一把拽过孟良守,道:“瞧瞧。”

    两个字,金善便拒绝了那小贩,小贩倒是也不恼,欢欢喜喜的笑了,抑扬顿挫的道:“得嘞,您走好。”金善立时拽着孟良守走了。

    孟良守因为金善拽着,行了个踉跄,只得道:“你走的慢些。”

    金善却道:“不走快些,难道要那小贩撵你走?”

    孟良守疑道:“那小贩何曾撵我?”

    金善一脸不服道:“只差写在脸上让你看到了。他们这样的人小摊前站久了,见得人多了,一眼便能瞧出哪些是买的,哪些又是看的,与其同你浪费时间不若空出位子给掏银子的。撵你何须用话挑明,自然能笑着让你去别家瞧瞧。”话落,金善又甚是为难的瞧了孟良守一眼,似是道尽千言万语。

    孟良守悟了,他常年贩盐,自来盐业在生计之重他比常人更有体会,因而每一个叫住他的人都是急需食盐的人,这其中哪里有他不曾体会弯弯绕绕?金善与他却是不同的,这样的人金善真的是见得多了,故而深有体会。孟良守只得摸了摸鼻子往前行去。

    随后金善便嘀咕道:“再者,我是叫你去看那盂兰盆,你却去看那冥器。”

    孟良守闻言愣怔,他并不知何为盂兰盆。只能看向身后白瑜。

    白瑜指向另一处摊贩,也是个贩冥器的,摊位一角放置一器皿,草编而成,形状似盆,应当便是盂兰盆。

    随后白瑜道:“岁值中元,本地当以祭祀先祖为重。除却冥器,中元节律院所依经教作盂兰盆斋。人家大率即享祭父母先祖,以果食种生花果之类。又取麻谷长本者,维之几案四角。又以灯芯草一本,分为四五足,中置环圈,谓之盂兰盆,画目连尊者之像插其上,祭毕,加纸币焚之。倘若城外有新坟者,即往拜扫。然祭扫坟墓,也非必中元,古来清明生忌尽皆有之,择良利而行,不做计较。”说着,白瑜望向孟良守道:“民间多地得官府授意开设孤魂道场,参与者众,公若前行,当备褚衣。毕竟新秋已至,秋风戒寒。”

    孟良守触不及防被提及,只得点头。

    金善目瞪口呆瞧着白瑜,白瑜却是脚步未停,自顾向前,又道:“秋尝自不必言说,中元时节,祈福丰庆,古来有之。只需楝叶,享祀时铺衬桌面。麻谷窠鬼,系于桌脚,告祖先秋成之意,以求来年丰庆。汉城地处中原,五谷者,黍稷当先居首,此需中元前一日,如今正是小中元,尚算十四,寻一把楝树叶、黍苗,想来也是来的急。十五日供养祖先素食,才明即卖郘米饭,巡门叫卖,亦算告成意也。”说着白瑜瞧向金善问道:“你可要寻一把黍苗或是一份明日的黄米饭?”

    言罢,金善霎时臊红了脸,对着白瑜羞愤道:“你!你!”却是半天没有你出个所以来,自觉丢脸,一溜烟,没了踪影,只剩白瑜与孟良守面面相觑。

    白瑜顿了半响,道:“金善欲与公同庆中元,聊表歉意,意行中元风俗,然措辞难当。”

    金善何思孟良守如何不知,却也不好张口点明,如今白瑜自顾自的点了金善的心思,金善毕竟还是小孩子脸面,才不好开口,如今却是一时闹得难看,但孟良守又不能说道金善与白瑜的好心坏事,只得问道:“先生可知,金小郎君欲行何处?”先寻回金善才是正经。

    权且如此吧。先找到金善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