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雁门遗事 » 卷:蝉 6 愚弄(1)

卷:蝉 6 愚弄(1)

    湖心有一亭台,周覆帷幔数十幅。众人随杨玉成上了亭台,掀了帷幔,只见帷帐之后,是一青年,端是俊朗无双。金善立时便知,这人应当不是圣人,当今圣人明道十五年继位,当时圣人年逾而立,如今已是大统十九年,这般算来圣人应是华发老者,何来如此年轻的面孔?只是金善也一时不知这人是何人。

    那人起身笑道:“先生昨日一番见地着实让人大开眼界,有些地方,本王虽思来欠妥,但仔细想来确是唯一行得通的解释,本王这些年见过能人异士无数,其中不乏有真本事者,却唯有先生能一语中的,当真是妙!”白瑜双臂平措交于前胸,行了一礼,那青年复道:“先生一番投石问路亦是甚妙!今时先生得圣人传唤不正是验证先生见地无误?”

    白瑜道:“北襄王宽宥,不过是一番愚见。”

    这人正是北襄王朱几道。暗紫锦袍,四爪蟒绣,黑金发冠,能以此番行头示众者必是皇亲贵胄。

    金善不知,原是朝见圣人,为何如今却成了北襄王?北襄王依旧是之前那副笑脸,又道:“这亭台之后便是月华宫主殿,圣人此时便在主殿内观望我等,本王自发请命做了这其间的探路石,只望先生能为神女疗治急症。”

    三人本因进献神女图前来应征圣人传唤,转眼间,却成了可疗治神女急症。金善不知期间生了何种变故,却听朱几道释疑道:“是本王代先生进献神女图向圣人禀明先生可疗治神女急症。依照先生所言圣人疴疾与神女实为唇亡齿寒,只是观望实非本王之愿,先生还是快些才好。”

    那厢白瑜却同北襄王应承下来。三人已是起身要前往帝姬处,金善瞬间头如斗大,不知如何是好。却听庄兰生低声嘲讽道:“正巧不知如何见一见这神女,竟有人送了这机会过来。”期间语气轻松,像极了巧逢瞌睡便有人递了枕头过来般惬意。前方朱几道错开了两人间距行在前方,金善与庄兰生行在最后方,故而除了金善其他人不曾听到。

    出了这湖心亭,金善才瞧清了这月华宫地貌。这月华宫地貌广垠,宫中唯一方广袤湖泊,四起围墙竟是围着湖泊所建,除却湖水,唯有远处几座宫殿矗立于湖泊之上,应是月华宫中的主殿与副殿。众人前行方向正是远处那宫殿,约行一炷香,才瞧清了最近的一处宫殿。

    正是此时,有人前来迎接,是戚季芳,同北襄王见了礼,众人很快便被领至帝姬寝殿。

    帝姬寝殿正位处月华宫中一处偏殿,戚季芳止了步伐留守门外,众人入殿,随着数道帷幔一一撩起,一张床榻映入眼帘,远处瞧去榻上一个女子身影印入眼帘。

    此时北襄王道:“本王亦是初次目睹帝姬真容。”随后第一个掀了幔帐,一抹檀香从帐中溢出,几人具是嗅到了那檀香,只是那檀香与寻常檀香不同,倒像是佛家所用降真香。众人不曾理会那香气,唯独朱几道嗅着那檀香,面色惊异,却也只犹疑一瞬,少卿便踏入其中。随后便是白瑜,得了朱几道‘先生快些入内’的催促,庄兰生同金善亦是一同入内一观,可出来之后众人脸色却是神色各异。

    白瑜神色尚算平静,朱几道却是惊异不已,道:“果真如同先生所言,心中想象帝姬风姿曼妙,所视所见便是‘黛眉开娇横远岫,绿鬓淳浓染青烟’,然换种心境角度再细细端详,却是‘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具是真实,当真是奇妙无穷。”

    庄兰生瞧过之后,却是面色嘲讽。唯独金善,只是瞧了榻上女子一眼,惊觉这女子竟同小先生所绘制的神女图毫无二致,正是心中大吃一惊,不敢相信,小先生从不曾见过神女,缘何会知晓神女容貌?

    直到众人皆出了帷帐,朱几道在偏殿寻了一处,随意坐下,便问道:“先生可瞧清楚了?帝姬身患何疾?先生可有医治之法?”

    白瑜道:“神女不曾患疾,故而没有医治之策。”

    朱几道复问道:“既不曾患疾,神女何故沉睡至今?”

    白瑜又道:“神女沉睡之因或许源自圣人。”

    朱几道不解,却是面上不显,甚至摆出一副谦虚受教的模样,道:“先生畅言。”

    尚不待白瑜答复,却是庄兰生嘲讽道:“那神女不过是个法器生成的幻影,一个不入流的手段罢,何来患疾?”

    朱几道闻言这才仔细端详了一番这上座的青年,不由想起昨日有人来报,有一位姓庄的小公子前来寻白瑜,朱几道并不曾将此人放在心上,只遣了小厮将人带去白瑜所在的院落,如今瞧来这小公子面上稚气未脱,眼神却是深邃难测,四尺身长却是大人物做派,一派矛盾之色,瞧着有趣的紧,朱几道随即眉头一挑笑问道:“庄先生何出此言?”

    庄兰生言语随意道:“今日有幸得见神女,倒是想起了一段小记。”

    朱几道闻言只觉有趣,挑眉道:“哦?”

    庄兰生道:“昔时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二人就‘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进行论辩。”

    此番出自《秋水》,朱几道读书百卷,自然知悉这其中典故,庄子与惠子二人,惠子力辩,庄子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辩论过程精妙绝伦。却不知庄兰生突然提出此间典故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