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第一藩 » 第三章 不速之客

第三章 不速之客

    第二天一早,王浩家迎来了两名不速之客。

    一个是张老五,一大早就过来了,特意过来看老孙发烧没。

    王浩都替老孙感动,有一个人记挂着你,希望看到你生病,一大早就赶过来,而且还是空手,王浩心想如果他是老孙得把张老五用什么姿势踹出去。

    老孙果然发热了,身上还长了红点点,不过没有卧床,一大早老孙就起床了。

    张老五用手捂着鼻子嘴巴,那模样像老孙是一堆绕不开的臭狗屎,慢慢靠近,伸出另一只手飞快摸了摸老孙额头,然后赶紧退回去几步,又探出脖子看了看老孙撸起袖子露出胳膊上的红点点。

    张老五陷入了沉思,不知不觉手离开了口鼻,一会惊觉自己离老孙太近了,赶紧捂着口鼻疾退几步。

    老孙一脸鄙夷的望了张老五一眼,然后旁若无人的继续清扫地上的鸡屎。

    另一个不速之客是许家的胡管家。

    见到王浩,胡管家一愣,失望的神色一闪而过。

    王浩道:“你不用失望,我的病好了,但咱们家又病了一个。”

    胡管家喜道:“是吗?是谁病了?你娘吗?”

    王浩大怒道:“你娘才有病,你全家都有病”,朝老孙指了指,道:“偌,孙伯,你俩多亲近。”

    老孙闻言停下手里的活,走到胡管家面前,嘴对嘴凑近淡淡道:“我发热了,还有红点点。”说着把袖子撸起来给胡管家看。

    胡管家愣了一下,尖叫一声,赶紧捂着眼睛跑开,一溜烟跑远了,那速度简直了,八匹马都追不上。

    王浩冷笑,心想要是胡管家捂着眼睛边跑边喊“我不看我不看我不看”的话,会更有趣一点呢,当然,也更恶心!

    张老五远远躲在一边嘟囔:“胡管家这人真傻,捂眼睛有甚么用?要捂嘴鼻才管用呢!”

    王浩来到这世界之后终于发现了第一个聪明人。

    不过胡管家过了一会又回来了。

    像盯臭狗屎似的盯着老孙,离得远远的,朝老孙喊道:“孙棒槌,你去禀告你家夫人,就说我家许老爷同意买你家十亩地了,不过要比原来的价格低一成。”

    老孙听闻,神色一紧,偷偷瞄了眼王浩。

    王浩脸上很平静,似乎压根不关心似的。

    老孙见状,转头进了屋子去找王氏禀报去了。

    胡管家见状,得意的昂首四十五度望天。

    王浩突然对张老五道:“五叔,我十多天前听见胡管家逢人就说他偷看过张五婶洗澡。”

    张老五“啊”了一声,转头对着胡管家怒目而视。

    胡管家赶忙道:“张老五,你别听王浩这小屁娃子胡说,你婆娘长这么丑,我怎么可能偷看他洗澡?”

    张老五更怒了,大喝一声:“你婆娘才丑,俺跟你拼了。”说着便朝胡管家冲去。

    胡管家吓得抱头鼠串,哧溜一下跑出去老远,张老五不依不饶追着,胡管家见状,跑得更快了。

    许家是沙林村最大的地主,在村里可以横着走,却唯独不敢惹张老五一家,平日里敬而远之。

    因为张老五人很浑,当过府兵上过战场,手底下结结实实有过人命的。而且,据说人家还当过长安某家权贵的亲卫,救过权贵的命。

    许家是地主没错,也有人在朝里做官,但那官的分量在人家权贵面前压根不够看。

    无论是来荤的来素的,许家都不敢惹张老五,胡管家当然就更不敢了。

    两人一会工夫就跑得不见人影了。

    老孙从屋里出来一怔,挠挠头问王浩道:“人呢?”

    “张五叔要打他,跑了。”

    “为啥打他?”

    “他偷看张五婶洗澡。”

    “畜生!那么丑也偷看。”老孙义愤填膺道。

    王浩:。。。。。。

    张老五志得意满回来了。

    王浩问道:“五叔,你追到胡管家了吗?”

    “追到了,那个瓜怂跑得还蛮快,本来以为追不上他的,谁知道他被石子绊了一下,摔了驴啃地,俺这才追上了。”

    “追上了,然后呢?”

    “当然是抽他啊!敢说俺婆娘丑,抽不死他!”

    王浩作崇拜状:“五叔威武!为你点赞!”

    “好说!虽然俺婆娘是很丑,但他也不能当俺面说打俺脸啊!再说俺早看那老小子不顺眼了,今正好找到理由抽他。”

    王浩:。。。。。。

    吃过早饭,王浩百无聊赖。

    吃早饭时王氏本来喊张老五一起吃,没想到他谢绝了,居然自己带了早饭,一个黄馍加一个黑乎乎的团子,居然干嚼了进去,王浩都替他噎得慌。

    吃完后到池塘边捧了两捧水喝了,又远远的盯着老孙看。

    王浩决定把这家伙引开。现在天花肆虐,这家伙居然敢喝生水,是不要命了吗?自己不要命也别霍霍别人啊,自己家还有两个没种疫苗的呢!

    王浩绕过张老五,离他有一段距离之后站定。

    “张五叔,跟你商量个事呗!”

    “啥事?”

    “你看啊!你家牛反正也病了,也干不了农活了,不如咱们把它宰了吃肉吧!”

    “这怎么行?宰了到时农活肿么办呢?再说官府也不让宰牛啊。”

    “没关系,病牛宰了官府也不会说什么的。我去跟你家老大老二说,让他们宰牛,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王浩说着便朝张老五家的方向走去。

    张老五看王浩真的开始走了,心里有点慌,怕他真的忽悠自家两个傻儿子把牛宰了。连忙道:“不能宰,说什么都不能宰。”边说边开始往王浩那边走。

    王浩喊道:“我先走一步,张五叔你不用急,等着一会回来吃牛肉就好!”

    喊完便开始飞奔。

    张老五见势不妙,赶紧开始追。

    王浩一口气跑到张老五家附近,喘着气等他追近,道:“张五叔,你看你这人,追这么紧干什么,好吧!你答应我一件事,我就不惦记你家牛了。”

    张老五喘着粗气,问道:“答应你甚事?”

    “以后喝水一定要喝烧开过的水,再看见你喝生水我就来吃你家牛。”

    “好好好!只要你不惦记我家牛啥都好说,我以后只喝烧过的水。”

    “嘱咐家里其他人,一定要喝烧过的水。”

    “好好好!我一会回家就嘱咐他们。”张老五只要保住牛,喝点烧过的水算什么?牛尿他都敢喝。

    王浩见目的达到了,便溜达着往回走。

    张老五在后面喊道:“为怂么不能喝生水呢?”

    王浩朝后头摆了摆手,懒得解释。

    哎,这身体素质太差了,每天都要像这样锻炼一下。这时代医疗科技不发达,太多病治不好,身体可一定要好才行。

    话说有人追着跑是比一个人干跑要来得容易些。

    溜达到家,王浩发布了一个规矩,家里所有人以后都不能喝生水,生水里有病毒,只能喝烧开过的水。

    说是规矩,其实只是针对老孙和琼儿,他也不敢跟老娘立规矩,最多只能劝谏,再说王氏平日里是不会喝生水的。

    老孙和琼儿本来不以为然,一向生水喝得多了,也没见中毒啊!但是见王浩说得严肃,便都答应了。

    琼儿偷偷对老孙说:“孙伯,你发现没有?少爷自从病好了后像换了个人似的呢!”

    老孙嗯了一声,旁若无人继续干活。

    接下来几天,张老五还是每天一大早就来,捂着口鼻近距离观察老孙一下,之后再远远的盯着老孙看。还是自带早饭,不过没喝生水了,自己带了个葫芦装水。

    早饭过后消消食,王浩便朝张老五家的方向跑步,张老五便在后面追。跑到张老五家,王浩再溜达回来,张老五便自己回家。

    农闲时节,对于张老五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天花,另外便是守好自家的牛。

    其余的时间,王浩基本把整个村子溜达遍了。

    凌晨观日出,清晨看收露;傍晚眺晚霞,深夜望星空。偶尔碰到糙汉调戏妇女,时常见到牧童鞭打耕牛;见证过村狗互相交缠,偶遇过公牛推背母牛。

    这个世界的时间很慢,生活很悠闲。

    每天回家的时候,身上总会带点东西——路边的野果、池畔的草茎,随处生长的金银花,林间的蘑菇、竹林里的竹笋;还有用蜘蛛丝裹成团放在鱼钩上从池塘里刷起来的刁子鱼,用棉花团系在绳子上钓起来的青蛙。

    回家后到厨房里一顿忙碌,煎炒烹炸,有荤有素,饭后用晒干的金银花泡茶,解渴又败火。

    嘴馋又没钱,暂时只能做到这样了。

    王浩在努力融入这个世界的生活。

    凑合着过吧,还能回去咋地?

    时光飞逝,五天时间一闪而过。

    五天后,老孙完全恢复正常,连红点点都消失了。

    在张老五的全程关注下,王浩指点老孙给王氏和琼儿也种了天花疫苗,有进步的是,在划伤口前用开水把菜刀消了毒。

    张老五回到家便钻到牛棚里,然后大汗淋漓的拿着一小杯子液体出来,把全家老小召集在一起,进行每人手臂上划一刀的手续。

    再五天后,村子里传遍了天花的疫苗方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钻张老五家的牛棚。

    再十天后傍晚时分,刚吃过晚饭,离王浩家一里外的官道上出现一队十多人的人马,为首的一人长须飘飘,作道士打扮,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

    越来越多的村民混进队伍,人越来越多,浩浩荡荡直奔王浩家而来。

    张老五带着自家两个儿子急匆匆走在队伍前头,隔老远就大喊道:“王家娃子,孙棒槌,朝廷来人了。”

    王浩和老孙赶紧出门。王氏也在房里听到了,眉头一紧,随即也踏出门来。琼儿俏生生跟在王氏身后。

    “王家娃子,朝廷来人了。说要验证你说的天花疫苗方子。”张老五已经到了,一脸兴奋的喊道。身后紧跟着同样兴奋的两个儿子。

    王浩不动声色一笑,心说意料中的不速之客终于来了,来得比自己预想的还要快。

    队伍来得很快,当先一人健步如飞走在人群最前面。只见他身着青色道袍,头戴黑色道帽,鹤发童颜。以王浩两世为人的眼光,竟然看不出其大致年龄。那人刚到跟前便盯着王浩问道:“娃子,你可是王浩?”

    王浩恭敬行礼回道:“小子就是王浩,不知老先生是哪一位?”

    “贫道孙思邈。”中气十足,天空中隐约响起一声炸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