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第一藩 » 第二章 挤挤更健康

第二章 挤挤更健康

    时值午后,王浩喘着气坐在门口的椅子上晒太阳。

    方才王浩吃得太饱,坚持着不让别人帮忙,而是自己把被子垫絮搬出来晾晒好,这是利用阳光消毒。

    毕竟这世界的身体才十二岁,加上大病初愈,王浩晾晒好被子垫絮后便累到不行,索性搬了把椅子坐着晒太阳。王氏已经被王浩好说歹说劝着去睡觉了。

    毕竟王氏这些天睡眠严重不足,加上吃饱了饭,上床躺下一小会便睡着了。

    初春的暖阳照在身上很舒服。王浩坐在椅子上,眯着眼睛想事情。

    门口十多米便是自家的小菜园,菜园里稀稀疏疏的种着一些菜,菜园再往下便是一口小池塘,池塘再往三面便是漫山遍野的农田和村舍。目光所及大约一里处便是官道,管道两边皆是农田。

    村里很安静,路上基本见不到人,不时传来几声狗吠。

    之所以这么安静,是因为和王浩前世所遭遇的一样,现在有疫情。

    王浩所在的村子叫沙林村,据说很久之前是一片沙地,后来在沙地上栽树造林,慢慢便形成了村落,属于蓝田县安村乡,在蓝田县城西北,离蓝田县城十里,村子往西北七十里便是长安城。

    蓝田县后世不太出名,但蓝田大营是连王浩这个理工男都知道的,唐玄宗李隆基跟太平公主争权的时候蓝田大营便是双方争夺的焦点。

    天花——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名字,现在的疫情便是天花,起源于泾阳县,已经持续了近一个月,于半月前传到蓝田县,王浩七日前不幸染病。

    面对天花,官府所能做的非常有限,因为传染性太高,且没有明显有效的预防手段,也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基本上得了就只能听天由命。官府只能严令各家足不出户,尽量减少传染的几率。

    而且,医疗资源要最大限度确保长安以及长安近郊,毕竟长安有居民上百万。像沙林村这种远离长安城七十里外的基本上就只能自生自灭了。

    好在现在是农闲时节,但是如果疫情不尽快结束,就要耽误春耕了。

    王浩命大,从鬼门关里把命捞了出来,代价只是七日的发热咳嗽晕眩以及两条手臂上的丘疹。

    王浩眯着眼睛,想着前世天花的治疗和预防手段。

    王浩前世出过麻疹,还被县里的庸医诊断为疑似肺结核,打针吃药一周没有丝毫效果,不得已到市里的医院检查才发现是出麻疹,伴随支气管扩张,很轻松便治愈了。

    不知道麻疹是不是就是天花,似乎不一样。前世很多人的上臂离肩膀不远处有一个小疙瘩,那似乎就是种的天花疫苗。

    疫苗怎么来呢?天花应该也不是水痘。

    水痘?牛痘?

    王浩脑海里灵光一闪,前世不知道在哪里看到过,说牛的抵抗力比人强很多,感染了天花牛也不会死,取感染过天花病毒的牛身上的什么东西就可以当做天花疫苗了。

    牛粪?牛尿?应该不至于。

    牛奶?应该是了,王浩依稀记得好像英国有个叫牛什么的人发现挤奶工从来不感染天花,所以从牛身上提取了疫苗。王浩觉得那个姓牛的真牛,果然和牛有关系。

    王浩一拍大腿,估摸着应该八九不离十了。即便不是牛奶也跟牛的奶头脱不了关系。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还是得实验来证实。

    王浩之所以想找疫苗,是想给家里人种上,自己已经感染过,体内有了抗体,不再怕得天花了。但家里有自己这么一号病人,老娘衣不解带服侍着,虽然奇迹般的没有被传染,但总归不保险。还有琼儿和老孙,也得种上才能放心。毕竟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就这几个了。

    得赶快,一旦得上了就生死由命了。

    想到这里,王浩大叫一声“孙伯!”

    老孙鬼魅般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问道:“少爷,你叫我?”

    “孙伯,你打听一下,看看村里有哪一家牛生病了?”

    老孙不由得一怔,心说少爷没事打听牛干啥?但刚吃了人家的饭,俗话说吃人嘴短,便痛快应声而去。

    虽然官府严令不得出门,但命令是命令,村里山高皇帝远,命令的执行便不是那么彻底。

    一个多时辰后,老孙背着两袋东西回来了,说打听到村子西头张老五家的牛生病了,病恹恹的,不怎么吃草。

    王浩大喜,吩咐老孙拿个随便什么杯子或碗,赶紧跟他上张老五家。

    老孙也不多话,把肩上的东西放下,上屋里拿上他平日喝水的竹杯就走。

    不一会就到了张老五家——的牛棚。

    连张老五一家都没惊动,王浩在牛棚里见到了那只病牛,果然看上去病恹恹的,没精打采,连面前堆着的青草都没怎么动。

    王浩蹲下朝牛的腹部看去,是只母牛,两排乳头长满了疮,都化脓了,咦,有亿点点恶心。

    王浩作为一千多年后的人,多少还是有些洁癖的。

    “孙伯,看到那些长脓的地方了吗?把那些脓全部都挤到杯子里,小心点别洒了,这些可都是宝贝,挤挤更健康哦!”

    老孙虽然心里有一万个问号,但只化作一个“好”字,便默默蹲下身去。

    咦,画面太污了,王浩扭头不敢看,毕竟他还是个宝宝。

    老孙默默地操作着,牛棚里一片安静。

    王浩受不了这份压抑,不由得开口问道:“孙伯,你今年多大年纪啦?”

    “老奴五十出头。”

    “娶过亲吗?”

    “娶过。”

    “那我婶子人呢?”

    “早死了。”

    “什么时候死的?”

    “刚过门两年就死了。”

    “我爹是谁?”

    “你爹是。。。。。。啊?你问什么?”

    老孙站了起来。

    王浩也装作没事人一样,仿佛刚才的问题压根不存在似的。

    初春时分,天气还很凉爽,老孙一顿操作下来汗都下来了,看来是个体力活。

    老孙把杯子递给王浩,王浩死活不肯接。

    “挤完了吗?”

    “挤完了,一滴都木有了。”

    “给你五星好评,那咱们回家。”

    “好。”

    刚走出牛棚,迎面便碰上张老五。正所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刚刚非礼完人家的牛,牛主人便寻仇来了。

    王浩脸色一变,拔腿就跑,边跑边喊道:“孙伯,杯子一定要保护好拿回来啊!”一溜烟跑远了,留下老孙一个人拿着杯子一脸疑惑。

    王浩边跑边回头看,怎么看老孙都像是个背锅侠。

    张老五看上去四十多岁,一张大饼脸涨成了猪肝色,怒气冲冲指着老孙喊道:“好你个孙棒槌,俺说你方才来我家偷偷摸摸打听我家牛干什么呢?原来是祸害俺家牛来了。说,你把俺家牛怎么了?是不是对它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了?你可得对俺家牛负责啊!不然俺可不饶你。”

    五里地,王浩一口气跑回家,坐在大门口的椅子上直喘气。在厨房门口择菜的琼儿见状奇道:“少爷,你怎么啦?脸色这么难看。”

    王浩突然发现这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良久,王浩回了一句:“我练跑步呢!病刚好锻炼一下。”

    琼儿哦了一声,继续低头择菜。

    不一会,琼儿抬头奇道:“咦,孙伯也在练跑步。”

    王浩扭头一看,发现孙伯果然正飞奔过来,后面十多米远张老五紧追不舍。

    王浩赶紧起身,喊道:“琼儿姐姐,赶紧找家伙,仇人追上门来了。”

    琼儿啊了一声,紧张得站起身来,问道:“仇人?在哪里?”

    王浩顾不得解释了,顺手操起倚在门边的一把锄头,气势汹汹的望向张老五的方向。

    转眼间老孙便跑到了,一屁股坐在屋檐下开始喘粗气。

    张老五随后赶到,喘着气扶着腰,怒气冲冲的盯着老孙,估计要不是忌惮王浩手里的锄头,早扑上来和老孙干架了。

    王浩寻思即便扔了锄头,和老孙两个联起手来对付张老五应该也有优势,便把锄头一扔,哈哈一笑朝张老五拱手道:“张五叔,小侄这厢有礼了。”

    张老五一怔,这小子刚才拿着锄头一副要拼命的架势,现在又一副笑脸,这是要闹哪样啊?再说这小子不是得天花了吗?咋还活蹦乱跳的呢?

    既然对方以礼待人,自己也不能赶尽杀绝,便点点头道:“浩小子,你和老孙到我家牛棚到底是做啥子?”

    王浩笑着招招手道:“来,张五叔先坐。琼儿姐姐,给张五叔端杯水来。”

    见王浩礼数周到,张老五气消得差不多了,矜持着昂着头过来坐下。

    一刻钟后。

    “就这个能预防天花?”张老五指着那杯黄不黄绿不绿的液体问道,一脸的不可置信。老孙和琼儿也一脸怀疑。

    “侄儿也不敢十分确定,但只要按照我说的做,有很大可能日后不会再得天花。张五叔你不是外人,再加上这东西又是从你家牛身上取下来的,所以侄儿不瞒你,不然的话你给多少钱我都不会告诉你。”

    张老五摇摇头,还是不敢相信。

    王浩扭头转向老孙道:“孙伯,你信不信我?”

    老孙点点头,想了下,又摇摇头,过了一会,又点点头。

    虽然有所反复,信我就成。王浩心道。

    “琼儿姐姐,麻烦你把菜刀拿过来。”

    琼儿依言把菜刀取过来递给王浩。

    “孙伯,麻烦你把这边衣服脱掉,这里露出来。”王浩连比带划指示老孙。

    待老孙露出上臂,王浩把菜刀递给张老五,在老孙上臂比划了一下道:“张五叔,麻烦你在这里划一道这么大小的口子。”

    张老五依言一刀下去,老孙大臂上出现了大小合适的一道伤口。王浩指示张老五赶紧去池塘洗手。顺序有点乱,应该先让张老五洗手再划伤口的,不过无伤大雅。

    张老五洗完手飞快回来,张老五的伤口已经在流血了,王浩指示他用手指沾了杯中一点液体涂抹到老孙伤口上。

    “行了,大功告成。”王浩总结发言。

    “这就成了?”张老五疑惑道。

    “如果不出意外,孙伯明天会发热,然后身上长红点点,大概最多五天,就会痊愈,以后就再也不会得天花了。”王浩道。

    张老五半信半疑,方才是完全不相信,现在看王浩确定的表情,已经信了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