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第一藩 » 第六章 圣旨进村

第六章 圣旨进村

    兕儿扭头问道:“十六姐,方才是父皇在笑吗?”

    李秀莹点头回答道:“是的,好多天没听到父皇这么开怀大笑了,估计是有什么大喜事。”

    兕儿道:“能让父皇开心成这样,估计是碰到很好很好的事了,不知道是不是吃糖了?也不知吃了几块?”

    兕儿有喘疾,孙思邈嘱咐尽量不能吃糖,一定要吃的话也要少之又少,所以兕儿觉得这世上最高兴的事莫过于痛快的吃糖了。

    李秀莹道:“母后说父皇是一国之君,有好多烦心事要处理,像今天这么开心实在是太难得了。”

    兕儿支起小脑袋想了想,像下了偌大决心似的道:“如果父皇能每天都这么开心,兕儿愿意一辈子都不吃糖。”

    李秀莹满脸欣慰的看着兕儿,满眼疼爱之色。

    她曾经不小心偷听到孙真人跟父皇和母后说过,兕儿这病是从娘胎里带来,天生有亏损,怕是活不长,尽力维持估计也只能活到十一二岁。

    李秀莹默默记在心里,从此以后加倍对兕儿好。

    屋子里一阵安静,最小的李文茵也不哭不闹了。姐妹三人望着前殿的方向,内心不约而同的泛起了同样的渴望。

    李秀莹已经懂事了,知道这些天因为天花的事情父皇非常忧心,连她都不敢朝父皇身边凑。心想:“到底是谁让父皇今天这么开心呢?这人可真有本事!”

    李秀莹望向窗外,一轮圆月从乌云里钻了出来,今晚的月色分外明亮呢!

    。。。。。

    面对孙思邈的盛情,王浩如厕回来后果断的拒绝,引来张老五极为鄙夷的眼神。

    那可是孙老神仙啊!据说皇帝陛下都待如上宾的,跟了人家老神仙那还不是一辈子吃香的喝辣的?

    如此好的机会居然不要,张老五怒了。

    张老五发泄愤怒的手段就是猛抽自家两个儿子,轮换着抽,抽得两个儿子杀猪般大喊大叫。却不肯回家——家里有个更猛的。

    王浩惬意的在一旁看着热闹,发现张老五那俩儿子一个比一个丑,比张老五还要丑一百倍。

    长这么丑是应该多抽,说不定抽着抽着就变漂亮了,还我漂亮拳嘛!

    加油!奥利给!

    王浩在一旁暗自给张老五加油。

    正加油得起劲时,张老五却不抽了,弯着腰喘着气。

    得,热闹看不成了。

    孙思邈在王浩这里碰了钉子,径直去找王氏,不知道这货用了什么法子,居然说动了王氏。王氏回答他只要王浩自己肯去,她绝不拦着。

    孙思邈很满意,这年代父母之命还是有相当高的可信度的。搞定了王氏,王浩这小屁孩还不好对付吗?无论是坑蒙拐骗,总有一种手段能把王浩带走。

    孙思邈看着王浩,像盯着自己碗里的菜。

    王浩很是无语,这是自己亲生的老娘吗?哪有当老娘的把儿子亲手朝深渊里推的?

    难道你不知道那荒山野岭很恐怖吗?山体滑坡、泥石流、山洪什么的很常见的好不好?而且据说孙老道很喜欢钻原始森林,动不动就跑到哪个山隐居。

    自己还是个宝宝,不想那么早去喂毒蛇猛兽好不好?

    王浩没辙了,只好进了自己房里把门关上,躲着孙思邈。

    孙思邈却也不是一般人,谢绝王氏邀请他进屋里厢房过夜,吩咐人在门外边搭了几个帐篷,他居然要在王浩家门口过夜。

    搭好帐篷后,孙思邈优哉游哉宵了个夜,还邀请了王浩。

    王浩果断拒绝。谁知道这货是不是在饭菜里下了什么药,吃了就三天醒不来那种。

    王浩不吃,孙思邈也不以为意,自己吃得津津有味,也不知道吃的什么,反正没少造。

    王浩偷偷的旁观过后很是鄙视:还老神仙呢?都这么晚了还吃,吃了不动难道不担心长小肚子吗?

    。。。。。

    凌晨,正是夜深人静之时,一阵迅疾的马蹄声打破了村子里的宁静。

    明亮的月光下,伴随着马蹄声,一队人持着火把下了官道,直奔王浩家而来。

    王浩全家以及孙思邈一行都已经被惊醒。王浩刚刚穿好衣裳走出门外,便听得一个略显尖锐的声音响起:

    “王浩何在?大唐皇帝有旨,速速跪接!”

    月光下,在火把的照耀下,一个身着锦袍的人傲然立在众人面前,其人面色白净,神情淡漠,一对三角眼斜着四十五度望天,下巴光秃秃的一根毛都没有。身后簇拥着一队持刀卫士。

    王浩连忙学着前世电视剧里的模样跪倒,其他人也都跪了一地。

    那人在人群中扫了一眼,再次问道:“谁是王浩?速速接旨。”

    王浩赶紧直起身答道:“草民便是王浩。”

    那人看向王浩,眼中颇为震惊,心里有些踌躇不定。盯住王浩看了半晌,再次开口问道:“你就是王浩?你今年年岁几何?听说你发明了预防天花的法子,可有此事?”

    王浩回答:“草民就是王浩,今年刚满十二岁,草民确实误打误撞发明了预防天花的法子。”

    那人道:“既然如此,那便打开大门,准备好香案,接旨吧!”

    王浩不知道接个圣旨还有这么多道道,还要打开大门准备香案什么的,那香案也不知是怎么个弄法。

    后面的王氏低头吩咐老孙和琼儿几句。老孙和琼儿答应了,起身忙活起来。

    香案其实很简单,一个桌子往堂屋中间一放,上面点上一根蜡烛便作数。王浩带领王家四口跪倒在香案后。孙思邈带的一行人依然跪在外头。

    至于孙思邈本人,人家见了李世民本人都只是拱拱手,早回帐篷里待着去了。

    拿圣旨那人便面无表情打开圣旨,开始大声念:

    “蓝田县村民王浩,创预防天花之妙法,惠国利民,绝朕心腹大患,善莫大焉。特封王浩太医署从九品医正,赏黄金百两,赐良田二百亩,钦此。”

    王浩听完圣旨有点懵。

    电视剧里的圣旨不都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吗?而且不是之乎者也一堆听不懂的废话吗?

    怎么这道圣旨这么简洁,而且自己居然全都听懂了。

    王浩不知道的是,唐朝的圣旨还没有所谓“奉天承运”这一说,所谓的“奉天承运”一直到明代朱元璋开始才有。因为朱元璋是泥腿子起家而得皇帝位,没有世家底蕴,所以要拼命证明自己得位是正统,便称自己是受命于天。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其中一座规模最大的朝会大殿,取名为“奉天殿”。

    为了向人们昭示他登上皇位是奉天的旨意,也就是进一步阐明自己做皇帝的“合法性”,他把手拿的玉圭也刻上了“奉天法祖”字样,而且还写了《御制纪梦》一文,说自己梦游天宫,见到了“道法三清”,紫衣道士授以真人服饰和法剑,为“奉天承运”找到了事实根据和理论基础。朱元璋便自称“奉天承运皇帝”,所以他颁发的诏书前面都要加上“奉天承运皇帝”六个大字。至于后边的“诏曰”二字,是不能与“皇帝”断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