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第一藩 » 第三十九章 王浩醉酒

第三十九章 王浩醉酒

    随着程知节的到来,本来想大快朵颐的许李二人不由得稍稍矜持起来,像俏生生的新媳妇一样,欲吃还羞。

    张猛张勇二兄弟却是见了好吃的早连自己姓什么都忘了,上前便是往嘴里一顿胡塞,直吃得满嘴是油。

    程知节赞赏的看了他俩一眼,道:“这俩小子还不错!颇对老夫脾气。会喝酒不?”

    张猛嘴里塞满了东西,呜呜道:“没喝过酒。”

    程知节对王浩喊道:“王家娃子,你家的酒呢?老夫都喊半天了,怎么还不见上酒来?”

    王浩正在优雅的吃着烤羊腿,闻言憨厚一笑道:“侄儿年纪还小,不会喝酒,所以家中不曾备酒。”

    程知节一拍脑袋道:“没有酒你早说啊!”对着院子外喊道:“回去几个人到府里取五坛酒过来,不,取十坛过来!”

    外面立马有人应声去了。

    不到半刻钟工夫,一伙人便抱了十坛酒进了院子,一溜儿摆放在地上。

    程知节起身提溜了一坛,用手拍开封口,仰着脖子对着坛口猛喝了一大口,抹了把脸,道:“驴养的,这过的才叫日子!”

    又朝大伙嚷道:“你们都别愣着,一起喝啊!”

    张猛一骨碌爬起身来,也提溜了一坛酒,学程知节一样拍开封口,仰着脖子对着坛口猛喝了一大口,脸上立马涌现一抹潮红,抹了把脸,嚷道:“驴养的,原来这便是酒,还真他娘的够劲!”

    程知节哈哈大笑。

    王浩却不敢这样喝,吩咐张勇去取了几个大碗过来,给余下几人一人倒了一碗。

    王浩抬起碗喝了一小口,咦!没什么劲啊!喝进去像水似的,感觉酒味还没有前世的啤酒重。

    于是王浩一仰脖子,一大碗全干了。

    脸色丝毫不变,啥事都没有。

    程知节见状一愣,指着王浩笑道:“你这娃子有点意思!哈哈,来,老夫陪你喝。”

    王浩爽快迎战,把刚开那坛酒抱了起来,也直接用坛陪程知节喝起来。

    于是接下来,程知节、王浩、张猛三人用坛,其他四人用碗,边吃边喝将起来。

    三人各自一坛酒下得很快,不一会,张猛把空酒坛往旁边一扔,道:“我喝完了。”说完直接往火堆旁侧身一躺,立马打起呼噜来。

    程知节哈哈大笑,把空酒坛扔到一边,又提溜了一坛未开封的过来,对王浩道:“娃子,你可还敢喝?”

    王浩笑道:“既然程伯伯如此豪情万丈,侄儿岂敢不陪?”

    程知节哈哈大笑,拍开封口递给王浩,自己又重新提溜了一坛新的过来。

    这一坛下去的就要慢些了。

    喝到大半坛时,程知节舌头有点大了,开启了怼怼模式。

    一会指着李义府说他年纪轻轻的极不爽利,喝酒还耍滑头,一会又指着许敬宗说老许你就不是个爷们,好歹也是昔日秦王府的十八学士之一,喝起酒来也磨磨唧唧的,酸!跟房玄龄长孙无忌那几个老货一样酸不可闻。对了,那些文臣里面就没有不酸的,一个个酸唧唧的,但耍起阴谋诡计却还耍得贼溜,不当人子。

    喝了几口酒,又开始喷李绩、侯君集、秦琼、尉迟恭等人。哪次大战本来应该是他程知节战功第一,却被李绩这个老匹夫使手段不声不响抢了功劳;又有哪一次出征本来他应该当先锋的,却被侯君集抢了先。还有当年秦琼本来是跟着他混的小弟,尉迟恭也是他亲自捉住献给当今皇上的。现在秦琼病重,怕是时日无多了。尉迟恭个黑棒槌居然敢在皇上的酒宴上当众殴打江夏郡王李道宗,真是个没脑子的二货。那李道宗也是个怂货,堂堂一个郡王居然不敢跟尉迟恭还手。

    程知节絮絮叨叨的,王浩觉得他多半是在借酒吹牛,却也懒得揭穿他。其他人更是一声都不吭。

    喝完大半坛,王浩觉得自己也有点上头了。毕竟劲再小那也是酒,加上这身体还是第一次接触酒,已经喝了快两坛,王浩估计两坛喝完就到了自己极限了,心里暗自决定喝完这坛就不喝了。

    程知节似乎也不行了,第二坛的最后一点喝得颇为费力,都不怼人了,安安静静的喝着,脸色泛红,眼神迷离,似乎随时都可能躺下去睡着似的。

    程知节把最后一点酒倒进嘴里,放下坛子,大着舌头盯着王浩道:“这坛酒喝下去可真不容易,老夫是不能再喝了。娃子,你还能喝吗?”

    王浩脑海中想的是不喝了,嘴巴说出来却变成了:“还能喝!这酒就跟水似的,一点劲都没有。”

    程知节愕然道:“这酒跟水似的?老夫怎么没感觉到像水啊!水哪有这好喝?”

    王浩舌头也有点大了,嘟囔道:“那是程伯伯没喝到过真正的酒,真正的酒不是这样的。”

    程知节目光中精光一闪,又迅速淹没,浑浊的双眼盯着王浩道:“老夫是真喝不了了,但娃子你要喝的话,那老夫便勉为其难再陪你喝一点。”

    王浩豪气干云道:“喝!再喝一坛!谁不喝谁是驴养的。”

    之后王浩便啥都不记得了。

    。。。。。

    第二天上午王浩是被来宣圣旨的人吵醒的。

    王浩被一阵吵闹声惊醒时,发现头疼欲裂,口里干得不行,又懒得起身喝水。

    张勇慌慌张张跑进王浩的卧室,喊道:“快!圣旨到了,快出去接旨。”

    王浩这才挣扎着起床,手忙脚乱的穿好官服,匆匆如了个厕,水都来不及喝一口,便出去接旨了。

    颁旨的是老熟人,便是第一次到沙林村王浩家里颁旨的那位太监。

    此一时彼一时,那日在沙林村这太监拽得跟二五八万似的,今日却笑语吟吟的站在那里,一点都没有不耐烦的样子。

    见王浩出来,那太监朝他一笑,随后肃正面容,道:“王浩接旨!”

    王浩连忙在香案后跪倒。许敬宗、李义府昨日因宵禁也没回家,此时早跪着了。张家兄弟也跪在后面。

    太监展开手上圣旨,高声念道:

    “大唐皇帝敕令:少府监火器署令、太常寺太医署丞王浩德才兼备,有功于社稷。特晋封王浩为蓝田县子,食邑五百户,实封二百户,授永业田八百亩。另于长安城内保宁坊西部赐府邸一座,赏黄金千两,锦缎百匹。”

    王浩谢完恩刚准备起来,那太监道:“大人不忙起身,还有第二道圣旨。”

    王浩只好继续跪着。

    太监把第一道圣旨收好递给旁边随从,拿起第二道圣旨展开大声念道:

    “大唐皇帝敕令:少府监火器署即日起不再隶属于少府监,转归军器监所属,仍于原地办公。原火器署大门封死,另由北面开大门出入,增派二百北衙羽林军护卫。火器署令王浩即日起升至正七品下,火器署丞许敬宗、李义府升至从七品下。其余火器署官员皆升一级。”

    王浩心里默默吐槽:“终于升到七品芝麻官了,虽然还是个正七品下,但好歹也是七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