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星记 » 第三十五章 自由

第三十五章 自由

    …

    七十多年前,天下大乱。

    各方乱战之下,百姓的日子当然不好过,兵灾天灾之下逃荒者易子而食,人吃人的事情并不是如何稀奇的事。

    对于老百姓来讲这样的世道,和地狱没什么区别,但是对于某些野心家来讲,却是如鱼得水。好似一场饕餮盛宴正待人入席,乱世出枭雄就是如此。

    当时的漠北王廷内乱不止,自暇不顾之下自然就没有能力进来搅和,如此中原大地就打成了一锅粥,当时的庆国皇帝被流寇一把火烧死在寝宫,皇子皇孙也被杀了个干干净净,真正的乱世也就到来了。又过去三年时间,有三方势力将流寇清理干净,又于洛河畔制定了条约,划定国界,发誓互不干涉。

    史称三家分庆,又称洛水之盟。

    就此,一统天下近五百年的庆国烟消云散,而就当所有人都以为一切都结束的时候。

    有一个人却突然起兵,以雷霆万钧之势灭了当时盘踞北方的盖天王,而此人正是盖天王收编的一股流寇。

    就是这个流寇,在天下大乱时纠集了一伙人马,坐山为王平日干的也都是杀人劫财的勾当,三方势力清扫天下的流寇时,又将山寨中积累的财货全部都献给当地的征剿大军的主将,并发誓愿意投诚效力。谁成想,没过多久两方不同势力的征剿大军无故起了祸端,此人所在的军队被打烂了,最后他牵头裹挟一群残兵败将又投了另外一方势力。

    当兵吃粮,都是为了一个活字,那时候大多流寇也都是这般样子。

    今天吃王家的饭,明日就去了李家的锅边,来来回回之下,惊雷乍响,突然有那么一天发现。

    当初的流寇山贼头子,手底下忽然就有了几万兵马,就在有人想对他下手之时,他转身就走,带着兵马从南方直奔北方,投奔了当时兵力最盛的盖天王,而后又因为盖天王身边幕僚的猜忌,最终又被派到了红岩山脉驻军,美其名曰看守边关,但是却无响无粮。

    就在所有人都遗忘了这群进山当猴子的人的时候,某一日那个流寇带着十数万兵马杀进了盖天王的王宫,不过区区九天时间,天地变色。

    又过了十来年,这个流寇扫平天下,当了皇帝。

    而征战天下十余年间,皇帝身边还有一人,皇帝平日里见到那人都口称老师,就是如今的大魏国师,一个不知姓名,不知来历的人。

    …

    李年对于当年的事情,自然不会清楚,但是当他将所有知道的事情都串联到一块儿的时候,他自然是已经知道,某人曾经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做过惊天动地的壮举,或许就是因为机缘巧合之下,他被某人给发现了他的秘密。

    毕竟他的确有太多怪异的举动,最能暴露他的,就是那几首随手散播出去童谣。

    而他也正好是那一年,被郭暨收为徒弟的。

    至于某人是国师他是知道,但是对于国师就是皇帝的老师这一点,他确实是不知道,虽然心中微微吃惊,但也没有太多波澜。

    李年毫无动静的样子,自然让皇帝心中微微一动,他是知道老师的脾气的,从来都没有认为有个皇帝当徒弟是个什么大事,所以也肯定不会与李年留信说这个。

    “你就不想知道些什么吗?”

    李年闻言略微思索后开口道:“为何我是半个师侄?”

    皇帝说道:“因为朕,并不认同郭暨。”

    李年点头,也没有多问什么,上一代自然有上一代的恩怨,这种事他也实在难得去深究,然而有些事情他却是很想知道。

    “他…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说的当然是国师,那个和他一个地方来的人,却躲着不见他的老乡。

    听娘说,来的时候坐在轮椅上,一副命不久矣的样子了,都他妈这样了还到处跑,你就不想和老子一起骂骂某足吗?

    皇帝略微迟疑,脸上泛着缅怀的意味,缓缓说道:

    “他是一个伟大的人…”

    “好吧,您说了一句废话。既然如此,我就不问这个了。我想问问,这两天来我所经历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自从与皇帝在朱雀桥遇见之后,好像就是故事的开端,先是大哥无端和人起了冲突,然后是先生突然推着一个老不死来了自己家,还拿走了他给幼妹做的玩具,最后还留了一封信,去了望月楼又是太子被刺杀,来了皇城内殿吃口饼还被人针对。

    这是在搞什么?把他当猴耍嘛?真以为他是个不懂的孩子?可以任人摆布?

    皇帝一副果然如此的样子,笑眯眯的说道:“这次你与王度起的冲突,的确是朕让断鸿安排的,一是朕的确不想让菩提子被别人得去,二是想考究一下你这些年都跟着郭暨学了些什么。至于望月楼的事,与你无关,断鸿和赵仲来应该也曾暗示过你早些走,唯一出的差错就是,那些人行刺的时间提早了。”

    李年插嘴道:“你们大人物是不是都认为什么事,都可以掌握在股掌之间?”

    像是想起来什么,情绪突然爆发了起来,厉声说道:“皇帝陛下,就因为你们玩弄谋略,几十条人命说没就没了!你知道嘛?”

    皇帝不为所动,对于李年的质问并没有生气,只是淡淡说道:“有的事情,不是你看到的这么简单。”

    李年冷笑道:“的确,一将功成万骨枯,更何况是做皇帝。”

    倘若是别人说这话,恐怕早被拉出去大卸八块了,但是李年知道,皇帝不会杀他。

    皇帝看着李年冷酷的面庞,捻须微笑,说道:“朕终于知道,老师为何会亲睐于你了,五十年前,他也曾与我们说过这话,他说在生死面前,所有的事情都应该放一放,可在某些事情面前,多少人的生命,也都是一个数字,英雄枭雄其实都是人命堆出来的…那时候,朕还在红岩山脉里当猴子呢。至于你说人命,其实若不是那个叫候子期的商贾子弟,死在你面前,想来死再多的人,你也是无所谓的,唔,应该是你都可以轻易放下。你刻意与别人保持距离,其实并不是天性凉薄,而是你害怕,害怕亲近之人终会死在你面前。其实这也是朕最为疑惑的地方。”

    情绪激动的李年,瞬间安静下来。

    窗口挤进来的阳光,照在皇帝银白色的头发上,李年看到了他脸上不太明显的皱纹,皇帝胡须微动,又说道:“京都虽说有些时候不太平,但是对于普通百姓来讲,应该也还是安全之处。你这样的心态,在当年天下大乱人命如草芥时有才对…更何论你十年来,连京都都出去过…”

    不知为何,李年心中突然烦躁了起来,从椅子上滑落,死死的盯着皇帝,恼声说道:

    “陛下,学生不过是普通百姓家的孩子,你们九天上的风云变幻本就动辄要人性命,我娘以前在大户人家做丫鬟时,自然见过许多不把人命当回事的主子,所以我活得小心些也是正常的事情。既然您说我您半个师侄,那我求您一个事,让我安安稳稳读书,长大,进书院,然后干一点我应该干的事!!行不行!至于您想因为我是郭先生的徒弟,就要栽培我之类的心思,您还是放弃吧,这话我给赵大伯也说过,我对做官没兴趣,那是因为我知道做官是怎么一回事。自由,对我来讲,很重要。”

    争执声此时从小楼中传到屋外,断鸿置若未闻,除他之外二皇子此时也站在外面,明明只有一门之隔,二皇子却听不清里面在说什么,他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断鸿,却没有说什么,只是暗道想不到除了自己,居然还有人敢和老头子吵架。

    李年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默不作声的坐回椅子上。

    房间里陷入沉默,谁也没有再说话。

    皇帝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只是静静的看着对面的人,不知道在想什么。

    “这个世界很大,漠北王廷在北边虎视眈眈,落月国反复无常,老师活着的时候,南岭之人自然不会有问题,可人,都是会死的…更不要说还有洛安士族了。即便是朕,很多事情也是身不由己,你想要自由,那你就得有得到自由的实力。不要认为你今天巧舌如簧长袖善舞就将士族之人打了下去,今日来的人,不过是某些人抛出来的棋子。朕还是那句话,这个世界很大,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

    皇帝本就生得极为高大人,他缓缓起身,站在李年面前就如同一座大山,

    “等你真正看清楚这个世界之后,再来与朕分说什么自由。至少现在的你,连长乐城都没出去过,谈自由,只是无趣的酸话。”

    长乐城很大,大到可以容纳百万人口,而李年的确从未出过城,其实不要说他,他们一家五口人,也就赵大壮每年会出城一次,祭拜先人,但是从来不让家中的人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