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星记 » 第三十九章 皇宫无好人

第三十九章 皇宫无好人

    …

    京都的天气总是变化无常,或许就如同红楼中那位,动辄要变脸的皇帝一样。

    刚才还淅淅沥沥的雪,此时已经停了,下午的阳光从厚厚的云层中探出,让人昏昏欲睡。

    “为何小二大哥说的这些,我在史书上没看到过?”

    二皇子边走边抬头,白皙的手掌挡住有些刺眼的光线,缓缓说道:“这些东西只有皇宫内的秘藏和士族有,当然三台书院的旧书楼也是有的,毕竟修行只是少数人的事。”

    李年蹙眉,开口道:“那如今的修行者,如果只能修到四境,岂不是也没什么用了。”

    二皇子摇头又点头,认真的说道:“自然是有些用处的,修行中人寿命比常人多些,活得久自然可以做很多事情。”

    “还有呢?”

    二皇子眼中闪烁着狡黠,笑道:“没了,再就是像我刚才那样,唔拿出去骗骗那些小娘子,是个不错的手段哟…”

    李年大怒,老子裤子都脱了,你就给我看这?

    …

    片刻后

    “初识,玄门,神桥,彼岸,初识不用去说,而玄门每年一次的元气吐纳是未入实境的人,一次很好用元气梳理自身的机会。破入实境之后,入神桥。”

    二皇子说到这里停了下来,特意用手指了指自己,说道:“比如像我,就可以利用天地元气做些小事。”

    行走间手指微动,地上的雪就随着一股无形的气流缓缓盘旋而上,最终在二皇子的手上形成了一把晶莹剔透的剑。

    剑才刚刚成型,又剧烈的抖动起来,转瞬间就变成了一捧清水落在手掌中。

    李年正看得两眼放光,谁成想还没坚持两秒,这小二太监就不行了,自然是大感失望,正要催促着再来,却见二皇子面色苍白,眉宇间有一丝疲惫显露。

    二皇子张嘴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说道:“神桥境的修士气过两百里,是极限,我刚刚踏入神桥,所以只能气过二十里。”

    气者,天地之机也。

    修行中人运用吐纳之法,将元气运转全身,能留住那股无形之气,就是入了实境,能寒暑不侵,百病不生,气过五脏六腑以及经络的速度,代表了境界的高低。

    “若是用来打架,神桥境的修行者都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元气不够悠长,耗损的就是人自己的根基。只有到了彼岸的人,才能用自身的气机引用天地间无形的元气,形成共振。才能有许多神异手段,就比如大总管。”

    李年陷入了沉思,只是想着自己也实境,按照这个太监所说,岂不是也能像他那样,弄把剑出来,只是自己空有境界,却没有人来教他。

    至于问眼前这个太监,还是算了吧,无亲无故,总不能就全盘托出,这不符合李年低调的性格。

    之所以入了实境,还是像以前那样穿着,就是为了掩人耳目。一个十岁的孩子,真要是一副我是修行天才的样子,恐怕早就被人弄去研究了。

    这种事,李年可不想干。

    …

    两个抬舆的太监,对于两人的谈话自然都是置若罔闻,在皇宫里的生存之道很简单,那就是当自己是个聋哑人。

    该听的别听,不该听的更别听。

    快到五凤楼之时,李年与二皇子拱手告别,走之时互相留了姓名,二皇子还说过几日会出宫,若有机会再去找李年。

    抬舆在五凤楼前停下,守城的甲卫,已经备好了车马恭敬的站在城门口,等着李年上车。

    自然是将李年当成了大人物,毕竟皇城的二人抬舆,可不是谁都有资格坐的。

    就是六部堂官,到了五凤楼前都要乖乖的下马落轿。

    李年上了马车,赶马车的是一个神情木纳的中年人,看他嘴边的光洁,应该又是一个太监。

    坐在车厢中的李年,将怀中的菩提子拿了出来,这玩意看着乌漆麻黑,看着有他半个拳头一般大,体型可不小呢。

    这玩意儿真的能吃?不得把人噎死?

    世间都说,菩提子能治愈武夫暗伤,皇帝也明确说了这东西,当年吃过。

    李年拿着菩提子,试着往嘴里放了一放,嘴都进不去,更不要说往下吞了。

    大魏武夫都这么勇敢的吗?

    正想着,车厢外传来断断续续的争吵声让他眼中一喜。

    “俺嫁给你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儿子进了皇帝老子皇宫了,你倒是一点都不担心…”

    “进了皇城有什么好怕的。”有个声音弱弱的反抗着。

    “呀,姓赵的,如今做了班头,你倒是学会顶嘴了。俺可是听说了,皇宫就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

    “嘘,这可是皇城口,你能不小声点…”

    “怕啥,俺在这儿等儿子呢…”

    “没看见有贵人来了,瞧着像是宫里的车架…”

    “啊?…那俺们…”

    李年侧耳听了一会儿,随即大喊一声停车。

    只见朱雀桥边,赵大壮双手拢袖,蹲在柳树下。而胖三娘虽然是站着,但是却低着头,时不时又悄悄抬头,想看看是哪家的贵人。

    待她看清楚掀开车帘子,里面露出来的那张脸时,面色一喜,一巴掌拍了正低头找蚂蚁的赵大壮头上,嘴里嚷着:

    “看看看,看个球,是俺小崽子。”

    说着就一阵小跑过去,没跑几步就停了下来,看着异常豪华的车马有些迟疑。

    李年出了车厢,咧着嘴笑着,一下子就跳下车架,跑到胖三娘面前站定,脆生生的喊了一声娘。

    胖三娘上下打量了一下李年,这才确认,这的确是她家的小崽子,不是谁家的贵人,伸手揪住李年的耳朵就骂了起来。

    “翅膀硬了,两天不着家,要不是赵大人派人来家里送信,俺还不知道你晃到皇宫里去了,皇宫是人能去的地方吗,小心被人给剐了…”

    李年疼得倒吸冷气,龇牙说道:“娘,轻点,旁边有人呢。”

    胖三娘一愣,看到车架前垂手恭立的马夫,顿时想到自己刚才的话,故作镇定的干笑两声:

    “哈,俺是说皇宫就是好人多哩…”

    揉着耳朵的李年低嘀咕道:“娘你说的没错,皇宫里就是没好人。”

    你宝贝儿子的小命,差点就没了。

    这句话自然是在心里偷偷说的。

    李年转身对那车夫说,让他自己回去,车夫也没什么多余的话,只是恭敬的行礼应是,便拉着车马回了去。

    待车夫走远,胖三娘顿时拉过李年,絮絮叨叨的说了起来。

    “你咋坐得上这么好的车马…”

    “皇宫里管饭不?你瞅见皇帝老子了吗?”

    “听说皇帝吃饭都用金筷子哩。”

    “还是俺儿有本事,不像有些人,当了个班头,找不着北了,还敢和老娘顶嘴…”

    赵大壮一脸憨厚的笑容,大手摸了摸李年的头,只是低声说道:“赵大人传信说,你在皇宫,会迟些回来,你娘不放心,非拉着我一起过来等你。”

    李年心中一暖。

    想起来了胖三娘的话,又蹙眉问道:“班头是什么意思?爹你升官了?”

    县衙普通衙役就是个听使唤的,属于编外人员,而班头是管着二十人的小头目。

    胖三娘脸上喜气洋洋,插嘴说道:“可不是嘞,你爹升官了,俸禄涨到五两银子,可把你刘大娘他们羡慕死了。哈哈…”

    李年低头沉思,赵大壮却拍了拍李年的肩膀,继续说道:

    “爹知道这跟你有关系,不然赵大人哪里认识我是谁。”赵大壮脸上挂着复杂的神情,又说道:

    “官不官的,爹不在乎,一家人平平安安比什么都强,爹知道你有自己的主意,你比爹强,可爹这些年来,看过太多聪明人栽跟头。聪明是好事,聪明过头是坏事。”

    有人养儿盼成才,赵大壮却希望儿子莫要太聪明,小老百姓,自然是有自己的大智慧。

    李年看着爹殷切的眼神,又想到这些天的事情,转头回望,只觉得这巍巍壮观皇城,就像是一头陷入沉睡的洪水猛兽。

    “你娘说得对,皇宫里没好人,以后便莫要去了。”

    还不待李年说话,胖三娘却不满的看了一眼自家男人,怒嗔道:

    “俺儿子以后还要做大官哩。”

    在自家婆娘面前,赵大壮就是一个鹌鹑,哪里敢反抗丝毫,只能呐呐不言。

    看着胖三娘还要继续说,李年换上一脸笑容,一下子就跳到胖三娘背上,脆生生的就说了句饿了。

    有了儿子,男人自然就不重要了,将李年扒拉下来,嘴里骂着老娘哪里还背得动你,又一边说家里都炖着鸡呢。

    “你妹妹这个赔钱货,今天蹲在王婆婆肉饼店,死活都不走,抱着老娘的腿,嚎得半条街都听得见…最后还是老娘给买了两个肉饼…”

    “姓赵的,你说俺年轻时候貌美如花,除了小崽子,咋老大俩就一点也不像俺…”

    “肯定是你爹遗传的,瞧他五大三粗的样子…”

    赵大壮面露无奈,李年小鸡点头。

    “对了,以前的主家老太君,过几日大寿,吴府的管家怕家里的丫头不够用,让俺过去帮帮忙…但是小崽子你跟俺去,俺可得好好显摆显摆…”

    “唉,吴家老太君是好人,老天有眼,让皇帝把爵位还了给吴家了…”

    “哎呀,赶紧回去,你哥那个榆木脑袋,怕是拦不住你妹妹,也不知这么小的人,咋就这么能吃,还好你爹长俸禄了…”

    李年和赵大壮对视一眼,一大一小都两手拢袖,乖乖听着胖三娘边走边絮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