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燕歌行之凌波词 » 第一百四十八章 王师北伐

第一百四十八章 王师北伐

    谢昭容一睁开眼睛,便看见萧越。他正侧着身子躺她旁边,单手支颐,神色古怪,眉心微皱。

    见她睁开眼睛,他并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瞧着她。

    谢昭容反应了好一会儿,环顾四周,眼泪没征兆的掉下来。

    她还活着。

    说不出是悲是喜。

    原来她真的做了一场大梦。

    梦中元恪死了,那钻心的痛犹在。

    萧越伸出食指,在她脸颊揩过,瞧了瞧指尖眼泪,他淡淡说,“难不成你也梦见元恪死了?”

    她身子一震,双手藏在锦被中,紧紧攥住,忍不住颤抖。

    就是这个人!他杀了元恪!

    她痛苦的不能自抑,想控诉,想质问,想哭喊。

    可她只是沉默的看着他。

    萧越皱眉,捏住她下巴,“别那样看我。”

    她心头燥热,一口血毫无征兆的吐在他胸口,顿时将他白色衫子染的鲜红。

    萧越低头看了眼胸前,又抬起眼,她苍白的毫无血色嘴唇嫣红一片,鲜血犹顺着唇角滴,在她妃色衣衫上开出一朵一朵触目惊心的花。

    萧越指尖抹掉她唇角鲜血,冷静的说,“看来,你这病是好不了了。”

    谢昭容别过头,并不想让他碰自己,“我睡了多久?”

    “十九天。”

    她点点头,“我快死了。”

    萧越眼里浮现一丝痛苦,转瞬即逝,“我自有办法让你活着。”

    她摇摇头,虚弱的笑,心如死灰,“你又执着什么?”

    听她问,他强耐着性子循循善诱,“我执着什么,你不知道?”

    见她不说话,萧越换了话题,“后日北伐大军出征,你随行。”

    谢昭容大骇,一脸不可置信。

    萧越道,“我亲自帅军北伐。”

    说完起身,走时候还不忘替她掖了掖被角。

    独留她在空荡荡的寝殿恍神。

    他要御驾亲征?

    去年刚打了败仗,今年又要兴兵,就算师出有名,可对国家来说该是多么沉重的负担!

    元恪在北边过的艰难,战争,洪水,汉化,哪一样都让他睡不安稳。

    如今萧越再北伐,无异于雪上加霜。

    萧越亲自帅军北伐,那意味着这是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恐怕旷日持久。

    元恪能不能挡的住?

    她既盼望自己的国家胜利,又盼望北朝能抵挡住,竟说不清心在哪边了。

    还能劝住萧越吗?

    不能。

    她痛苦,焦灼,不安,可无能为力。

    和谢昭容一样焦灼不安的还有承天殿众人。

    他们已经没日没夜在殿中呆了三天,唇干舌燥,板凳刚坐下就站起来急躁的走来走去,唉声叹气。

    圣上日前回宫,忽然宣布北伐,众人大惊,反对声一片。

    连一向拥护萧越的陆修毅都眉头紧锁,斟酌着道陛下三思。

    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困扰南朝最大的问题是粮草。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南朝粮草运输线太长了。

    就算拔掉江夏王,将永州纳入朝廷直管,还是够呛。

    南朝军队,五人为一伍,五伍为一两,五两为一卒,五卒为一旅,五旅为一师,五师为一军。征兵时候,五户人家各送一名男丁,一比共要送五人,恰好组成一个伍,不论干什么事情,这五个人总是被分在一起。

    去年刚征兵,今年又征,恐怕民怨沸腾。

    国家现在需要休养生息,大规模的战争百害无一利。

    李真陈南行崔少群等人直言反对,八月兴兵,于国不利,请陛下慎重。

    圣上近来太胡闹,丢下国事给太子不说,自己在通化寺日日谈经,不闻政事。

    才多半月,大昭佛寺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蓬蓬勃勃,金刹与灵台比高,广殿比阿房共盛。

    太子婉谏,圣上竟斥其不务正业。

    太子的正业是什么?是监国。

    监国监到天子身上,果然……不务正业。

    圣上在承天殿宣布北伐,请十五日之内安排妥当,之后再不见人影,只留下众人一脸懵。

    大家只好把祈求的目光投向长身玉立的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环视众人,拍了板,大家分头行动吧。

    啧。

    二十万大军整装待发,阵容威武,出了城门向北而去。

    此次北伐在太清十七年,昭武帝御驾亲征,三世子萧铮之为左将军,陈南行为右将军,两人各持一半虎符调兵。

    圣上对三世子委以重任,这是众人没想到的。

    三世子从未领过兵,一领兵便是如此重任,可见圣上对其能力的认可。

    这少年神采飞扬,跨坐在马上十分精神,望着北方,目光刚毅,一脸志在必得。

    宸妃随军让众人又一番苦谏,知道圣上不会听,大家该走的程序还是走了,毕竟劝谏君王是他们的分内工作。

    南朝多沼,天子临行前让工部铸剑十二柄,以象四季,投于大江大泽,永镇河海。

    不管有没有用,大家心里踏实许多,百姓更是踏实,就算圣上不坐镇京城,万民也觉得心有所依。

    萧越做这种事极为在行。

    于是城门外君臣酒别,大军出征。

    八月二十一日,北伐军在萧越指挥下,闪电出击,截断定江青山峡出水口,出其不意的水淹北朝,北朝匆忙出兵,大败,全线退云岭关。

    平靖二州两日便又收到南朝手中。

    北伐军士气大振,萧越并未穷追猛打,当即派陈南行东去,过了云岭关,再次筑堰水攻,直扑北朝,速战速决拿下了宿州彰州。

    南朝历来在定州驻扎重兵,每次出击也都是猛攻云岭关,心存侥幸,万一破了那就可直入北朝腹地。

    从云岭关攻入北朝确实是最直接最快捷的办法,说起来轻而易举,做起来难度登天。

    历来兵力分散、战线太长是大忌,萧越却出奇制胜,从两翼包抄,双向蚕食,打的对方措手不及,再次展现他卓越的军事才华和领导天赋。战争分遭遇战、攻城战、水战,要问哪个伤亡最大,水战第一,攻城战第二,遭遇战第三。

    萧越十分擅长水战。

    北朝哀鸿遍野,损失惨重。

    北伐第一战又称八二一大捷,成为后世典型案例。

    靖州军帐里。

    薛孟卓匍匐在地,瑟瑟发抖,一颗心上蹿下跳,后悔不跌。

    萧越并未搭理他,好似没看见,只问任素明道,“可见香魂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