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轻拂黄沙之封神 » 第144章 灵台

第144章 灵台

    昏暗的灯光下,姜尚看着季发的眼睛,点了点头。

    “大王,帝国三师就是玄辛帝手里最后的筹码,他只要把咱们压服了,哪怕只是面子上的,就能给各方一个交代。真要是打下来只要损兵折将,就算胜了也破了帝国三师的神话,他再拿什么去震慑其他人?”

    “有道理,看来这次孟津观兵,咱们没有吃亏。”

    “大王,岂止是没有吃亏,简直是大赚特赚了。”

    两人对视一眼,好好大笑起来。

    此番出兵,也让姜尚看清了季发的心思。

    这位武王对自己并不太信任,之前诸季在议事中突然冲着自己发难。

    说起来是以季虢、季鲜、季度为首的一帮武将跳出来质疑,最终的得益却是季发的异母的兄弟季奭。

    作为季昌的庶子,前面有十来位嫡子,怎么也轮不到他来给自己做辅帅。

    看来季发不放心自己,也不相信自己那些同母兄弟,这才把季奭这个铁心追随他的家伙推上了前台。

    至于季虢、季鲜、季度这些武将,虽然不知季发是如何鼓动的这些人,不过经此一番运作下来,他们在军民心中形象大损。

    最受季发猜忌的那位周公季旦,也被大义架着,不得不以辅相之尊过河觐见,至今未回。

    据说季旦被玄辛帝指派,此刻正在前往镇东城劳军,为此季发这些天心情一直不错。

    “可是这流言盛行,光靠刀剑难敌悠悠众口啊!”

    看着季发一脸的忧郁,姜尚微微一笑。

    “大王,这个好办,咱们筑个高台,就命名为灵台,专为祭祀拜神敬告上天,届时将此番东征定义为祭奠先王,公告天下,流言当自去。”

    “嗯,好办法,只是你说我们修建灵台,会不会有人拿我们和那位玄辛帝相比,说咱们也不体恤百姓,耗费民脂民膏?”

    季发不无担心的看着姜尚,自己刚刚拿这位相国掩盖给了许多首尾,效果不错,他可不希望因为些许担心,最后坏了大计。

    姜尚微微一笑,“大王多虑了,用计于心,愚民于形,此事好办,只需要一纸文书,十余小吏就可搞定。”

    “哦?”

    季发十分期待的看着姜尚。

    “出份告示,告示百姓咱们西凤城生活安定,无人祸有天灾,大王欲建一灵台,祈福祛灾,百姓自愿服役,参与者一律赏银。再安排小吏下面鼓噪,一是鼓动报效,参与者荣,躲避者耻;二是和太阳城的政策对比,加大对帝国的抨击。再有人还要多话,那就是蓄意与我西凤城为敌,和大王为敌,咱们也用不着客气。”

    季发听姜尚的话,微微点头,安心的趁着夜色回了王宫。

    次日相国府发布命令,散宜生按照指令编写告示,出示张挂在西凤城城各门,引起过往军民的高度关注。

    告示是这样写的:

    武王示谕军民人等知悉:西凤城之境,道德之乡,无兵戈用武之扰,民安物阜,讼减官清。近年来灾异频仍,水潦失度,及查本土,占验灾祥,竟无坛址。昨观西城外有官地一隅,欲造一台,名曰‘灵台’,以占风候,看验民灾。恐土木工繁,有伤尔军民力役。特每日给工一钱支用。

    此工亦不拘日之近远,但随民便:愿做工者即上簿造名,以便查给;如不愿者,各随尔愿,并无逼强。想宜知悉,谕众通知。

    西凤城众军民见到告示,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众人欢悦的纷纷发声赞叹:“大王恩德如天,莫可图报。我等日出而嬉游,日落而归宿,坐享承平之福,是皆大王之所赐。今大王欲造灵台,尚言给领工钱。我等虽肝脑涂地,手胼足胝,亦所甘心。况且为我百姓占验灾祥之设,如何反领大王工银也?”

    军民欢悦的甘情出力造台,散宜生知趣将这种民心写本上奏。

    武王吩咐道:“军民既有此意举,传旨相国府不得伤了民心,立刻择选吉日,破土兴工。”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众民用心搬泥运土伐木造台。

    光阴弹指去,霎时花满地。

    灵台建造不过十天,姜尚口称竣工,请武王随同文武官员排鸾舆出郭,行至灵台举行大典。

    只见灵台台高二丈,势按三才,分八卦合阴阳,属九宫定龙虎,左右立乾坤象,雕梁画栋台砌巍峨,异常壮观。

    兴高采烈的武王随同两班文武上得灵台,和姜尚对视了一眼。

    登高望远风景独好,众人赞不绝口,季发默然不语。

    在姜尚目视之下,上大夫散宜生朗声问道:“今日灵台竣工大典,大王为何不悦?”

    季发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此台虽好,台下却少一池沼以‘水火既济、合配阴阳‘之意。已然竣工,再开沼池,恐劳伤民力,故此有些郁郁。”

    散宜生笑道:“大王,灵台程如此工浩大,尚且不日而成;区区台下一沼池,算不得什么。”

    姜尚笑着点头附和,命人下去传王旨:“台下再开一沼池,以应‘水火既济’之意。”

    旨意所到,众民大呼曰:“小小池沼,有何难成,又劳大王过虑!”

    众人随即挥舞锹锄,一时挑挖,大干起来。

    季发在台上见众人抛弃枯骨,问道:“众民抛弃何物?”

    左右回复:“掘池起出一付人骨,众人故此抛掷。”

    季发急传旨命众人:“将枯骨取来单独存放,用匣盛之埋于高阜之地。不可因我开沼池而暴露骸骨,实乃孤之罪也!”

    众人闻旨大呼圣君仁德,道合天心,一时间西凤城万民传颂此事。

    季发和姜尚目光相对,会心一笑。

    大典开始,季发在姜尚的陪伴下缓步登上灵台顶层。

    季发深吸了一口气,这登上灵台的一级级石阶有些陡峭,他觉得自己的身体似乎有肥胖了些,感觉格外费力。

    朝日霞光四射,蓝天万里晴空,这灵台就在西凤城城外的西凤城山上,远眺西凤城雄伟壮观。

    灵台上一群西凤城文武官员衣鲜甲亮垂首静立,灵台下的校场里各色彩旗招展,早有一队队甲士列队肃立。

    看到姜尚在季发的陪同下登上了灵台顶层,人群之中姬虢早就等得不耐烦了,“早知道要演这么一出,现在才开始,何必要我们那么早就过来?”

    不少人侧目而视,姬虢洪亮的嗓音有些刺耳。

    姜尚回头看了姬虢一眼,一言不发,随即眼观鼻鼻观心。

    季发会意,宣布开始拜坛祭天。

    负责祭祀的司仪是庙祝巫乐,他身穿大红神袍,接过弟子准备好香火,对着祭坛上首的青铜巨鼎连续九个叩拜,随即将手中的燃香放入鼎中。

    季发走到巨鼎前跪下叩首行礼,巫乐大声宣布由召公季奭祷文颂天。

    季奭出列后接过一旁神教弟子送上的祭文,阴阳顿挫的开始高声诵读。

    姬度和季鲜两人都是一脸不屑,在队伍里冷眼旁观,此时忍不住嘟囔了一句,“什么时候轮到这个庶子出来祷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