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女皇出山 » 第十三章 女乞丐莫名背黑锅

第十三章 女乞丐莫名背黑锅

    陈硕真养伤的这些天,道观里倒也清净,一群人其乐融融。

    而山下却是另外一幅景象,尤其是县城,正闹得鸡飞狗跳。

    当得知有人硬闯李府,还劫走了陈硕真,老太监气得吹胡子瞪眼睛,当即就派人快马加鞭给县衙送了口信。

    听说李府出事了,挺着圆滚滚大肚皮的县令比自己家出了事还着急。

    “李老爷怎么样了?”

    “大人,开仓放粮的女佣陈硕真逃逸,李老爷气得暴跳如雷,发誓要把救走陈硕真的刁民碎尸万段。”

    “传我的话,让李老爷保重身体,这事交由县衙全权处理。”

    县令当即传令,一队人马赶往李府,所有参与救人的一律抓捕归案。同时,全城缉捕主犯陈硕真。

    去往李府的官兵很快就抓回来二三十人,而这些人都是被李府打手打伤的人。

    自己派出去的人马连陈硕真的影子都没看到,胖县令觉得很没面子,没法跟老太监交代,于是对官兵下了死命令: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掉一人!

    于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盘查在清溪县全境展开了。

    得到命令的官兵连夜在整个县城的东西南北四个出入口派出重兵把守,对所有进出城的行人进行严格盘查。

    这次盘查一是看路人的行李中有没有兵器等危险品,二是检查路人的通关文牒。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他们的终极目的就是抓住头号要犯陈硕真。

    “关牒”即为当时人们的身份证明。

    古代人除了游学的士子之外,百姓离开自己的居住地都要携带官府出具的官凭路引,相当于现在的身份证加暂住证,出入城门的时候由看守城门的士兵一个个查验,做官的则要携带官凭或腰牌、令牌,相当于工作证。

    一般情况下,如果一座城池中发生杀人事件,那么城门口的盘查就会变得非常严格,每个人的出入都会被详细记录在案,犯人很难成功混出城门。

    当官兵得知李府开仓放粮的消息布置好城门盘查时,陈硕真一行人已经出了城,等官兵反应过来,她们已经走出好远了。

    县衙得到报告此前有一群出城的人极有嫌疑,只得派出一队人马出城追捕,结果却在半道上遇上了怪事,地上突然腾起一阵浓烟,挡住了官兵的去路,官兵们当即迷失了方向,在胡乱地东走西窜一阵后,发现前面一个人影都不见了,只好作罢。

    当然,城门口的盘查依旧没有放松。因为官兵至始至终都无法判断之前追捕的那群人是否就是他们缉捕的嫌犯。

    一般犯人作案后都会选择一个就近的地方隐蔽,以防止动作过大引起怀疑,而陈硕真又受了重伤,行动不便,更不可能冒冒失失地走远路。

    官兵们分析后认为陈硕真她们留在县城的可能性非常大,于是对过往行人加大了盘查力度。

    陈硕真侥幸逃脱了官兵的追捕。而另外两个人却没那么幸运了,莫名其妙地成了冤死鬼。

    这两个人一个是流浪的女乞丐,另一个是戏班子里的小花旦,两人都因为跟陈硕真长相酷似而遭遇了厄运。

    在唐代,官府通常在通缉令上配上由画师绘出的犯人头像,但由于画师都是根据别人口述和自己的想象去画的犯人画像,所以往往只是画出了犯人的突出特征,其他的五官都与本人有很大的差异。也因此经常错抓人。

    就在陈硕真她们逃往道观的第二天,官兵在例行盘查中发现一个人跟通缉令上陈硕真的画像长得极为相似,巧的是,这个人身上没有“关牒”,而且说话也不利索。

    清溪县城北门,城门上的官旗随着一阵阵的大风上下翻飞,猎猎作响。

    城门下面,几十个官兵全副武装,分别在城门两旁排成两列,每个人手里都驻着一支红缨枪。

    城门中间另外有一群官兵,各个腰间都挂着佩刀,他们正在检查过往行人的通行“关牒”。

    出城的人群中,一个长得如花似玉的姑娘,大概十七八岁,虽然满脸污垢,穿得也破破烂烂,但是那张满是污垢的脸却生得极为俊俏,柳叶眉,大眼睛,高鼻梁,樱桃小嘴,一头乌黑的头发虽然油腻却依旧藏不住青春的活力。

    没有人知道这个长相俊美的姑娘在之前的人生中经历了什么变故,导致她在最美好的年纪成了乞丐。

    如果不是那一双脏兮兮的手和身上破破烂烂的衣裳,谁也不会把这个姑娘跟乞丐联想到一起。

    女乞丐生下来就有口吃的毛病,或许正是说话不利索导致她只能四处流浪。

    当官兵跟她要通关文牒的时候,她一边用双手不停地比划,一边结结巴巴地想说明身份。

    “我,我,我……”

    或许是女乞丐太紧张了,结果说了半天也没表达清楚,最后只得无奈地摇了摇头。

    官兵以为她是被吓到了,所以才浑身直打哆嗦,见她一个劲地摇头,于是怀疑她是在逃嫌疑犯。

    一个官兵直接把大刀挡在了她面前。

    “你不用比划了,有没有关牒?有就拿出来,我们要查验。”

    女乞丐见官兵把明晃晃的大刀横在她面前,当即吓得花容失色。

    她无奈地点点头,马上又似乎发现不对,连忙又摇头。

    “到底有没有?有就拿出来,不然休想走人!”

    官兵见她又是点头又是摇头的,心里的怒气一下子就上来了。

    “再问你一遍,有没有关牒?”

    就在逼问的同时,官兵又把大刀晃了晃。

    女乞丐越发紧张起来。

    “没……没……没有。”

    女乞丐满脸都是惊恐。显然她被刚才官兵们的样子吓坏了。

    官兵却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对她高声大喊起来。

    “陈硕真,不要装了,我们这么辛苦在这里当差就是为了等你。”

    “陈硕真?”

    其他几个官兵一听也纷纷凑了过来,他们可不想失去这千载难逢的邀功机会。

    有人把通缉令上的画像与女乞丐对了对,兴奋地叫嚷起来。

    “果然是陈硕真!”

    “好啊,陈硕真,你好大的胆子,偷了李府的粮食,还想蒙混过关,你当我们是瞎的吗!”

    女乞丐早已吓得不知所措,她不停地点头又摇头。

    “陈硕真,别装了,你看看这个!”

    一个官兵把通缉令在她面前晃了晃。

    乞丐虽然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但是一看到通缉令上画着自己的头像,还是下意识地往后退了退。

    “把她绑起来!”

    官兵头子一声令下,几个官兵上前三下五除二就把乞丐绑了个结实。

    可怜的女乞丐,命中注定有此一劫。

    如果官兵知道陈硕真不但五官精致,还是一米八的大高个,或许这个只有一米六左右的女乞丐就能逃过一劫。

    可是,没有如果。

    在胖县令“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指示下,官兵们岂能轻易放过任何一个有嫌疑的人。

    女乞丐被抓后,不但没有反抗,还似乎露出了一丝微笑。

    这微笑,像是对苦难生活的解脱,或许她正想找个理由结束这卑微的乞讨生活。

    如果一个人连最卑微的生活都过得很艰难,那生死对于他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

    女乞丐莫名其妙地被官兵抓走,这对于她来说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真的很难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