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颠覆红楼梦 » 第二十三节 贾敏不是贾母的亲生女儿的证明(一)

第二十三节 贾敏不是贾母的亲生女儿的证明(一)

    按照《红楼梦》“不写之写”的写法,曹雪芹不写“贾敏是贾母的女儿”,是为了“暗写”——贾敏不是贾母的女儿。

    那么,怎么证明“贾敏不是贾母的女儿”这个推断呢?

    胡适考证过,贾宝玉家就是曹寅家,贾政的原型就是曹寅的二儿子曹頫。

    周汝昌先生考证过,《红楼梦》里的史侯家(即史湘云家)就是李煦家,史湘云的原型姓李,她就是李煦的一个孙女。

    笔者前面论述过,脂砚斋在《石头记》里的批注“‘树倒猢狲散’之语,今犹在耳,屈指三十五年矣”足以证明,脂砚斋就是李煦的亲孙女。

    刘心武则明确告诉我们,贾母的原型是曹寅的夫人李氏,她是史湘云的原型(李雪琳)的爷爷李煦的妹妹。

    而笔者能确定,贾敏并不是贾母(原型是曹寅的妻子李氏)的女儿,就是因为曹寅和妻子李氏(即贾母)只有两个女儿,而且曹寅和李氏的这两个女儿都做了王妃。

    而贾敏不过是进士(县令)的妻子罢了。

    因此,贾敏根本就不可能是贾母的女儿。

    (注,胡适和周汝昌考证的贾宝玉家就是曹寅家,存在很大漏洞,以致相当多的人不相信。但是,《石头记》的作者曹雪芹早已把一切,包括他是贾宝玉的原型,他家就是曹寅家,写在了《红楼梦》里。笔者在后文有详述。大家在这里先简单了解一下。)

    李氏和曹寅是一对夫妻。按照封建礼制的一夫一妻多妾制,曹寅的女儿肯定就是李氏的女儿,哪怕这些女儿不是李氏生的。

    所以,曹寅只有两个女儿且曹寅的两个女儿都是王妃,就是李氏(即贾母)只有两个女儿且她的这两个女儿都做了王妃。

    《胡適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37页。

    《永宪录》续编(排印本三九○)记雍正五年十二月,“督理江宁、杭州织造曹頫、孙文成并罢”条下说:

    (曹)頫之祖□□(当作“曹玺”)与伯寅相继为织造,将四十年。寅字子清,号荔轩,奉天旗人,有诗才,颇擅风雅。母为圣祖保母,二女皆为王妃。及卒,子颙嗣其职。颙又卒,令頫补其缺,以养两世孀妇。因亏空罢任,封其家赀,止银数两,钱数千,质票值千金而已,上闻之恻然。

    ———

    由“(曹寅)二女皆为王妃”,可以看出曹寅只有两个女儿,而且曹寅的两个女儿都是王妃。

    因为在“只有两个女儿,两个女儿”都是王妃的情况下,才能用“皆”。

    如果有两个女儿,一个是王妃,一个不是王妃,就不能用“皆”了。如果有多个女儿中,其中只有两个是王妃,其她的女儿不是王妃,也不能用“皆”。

    因此,曹寅只有两个女儿,而且两个女儿都是王妃。

    ———

    房兆楹先生考证了曹寅的大女儿的详细情况。

    “嫡福晋曹佳氏,通政使曹寅女”——曹寅姓曹,他的大女儿嫁给平郡王纳尔苏为妻时,被赐姓为曹佳氏。

    《胡適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37页、第238页。

    又曹寅“二女为王妃”,其中一女是平郡王纳尔苏之妃,是可考的。房兆楹查《爱新觉罗宗谱》(本院近代史所藏)乙册三二○七——八代善下第六代:

    纳尔苏

    康二九(一六九○)九月十一生。

    一七○七(康四○)十月袭平郡王。

    一七二六(雍四)七月因罪革退王爵。

    一七四○(乾五)庚申九月五日死,照郡王品级殡葬。

    嫡福晋曹佳氏,通政使曹寅女。

    《胡適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38页、第239页。

    又第七代,纳尔苏七子:

    长子平敏郡王福彭

    一七○八(康四七)六月廿六日生

    母曹佳氏,曹寅女。

    ……

    ———

    周汝昌先生也考证了曹寅的大女儿以及曹寅的二女儿的情况。

    周汝昌《红楼梦新证》

    大姑某,寅女,颙姊,适镶红旗平郡王讷尔苏。

    康熙四十五年八月初四日曹寅一折奏云:“今年正月太监梁九公〔按即旧剧《盗御马》里的‘梁九公’〕传旨著臣妻于八月船上奉女北上,命臣由陆路九月间接敕印再行启奏,钦此钦遵。窃思王子婚礼。已蒙恩命尚之杰备办无误:筵宴之典,臣已坚辞。……”又同年十二月初五日折子云:“前月二十六日王子已经迎娶福金过门,上赖皇恩,诸事平顺,并无缺误。随于本日重蒙赐宴,九族普沾,寅身荷天庥,感沦心髓!……所有王子礼数隆重,庭帏恭和之事,理应奏闻,伏乞睿鉴。”至四十七年七月,知此“镶红旗王子已育世子。”按曹颙于五十一年曹寅死后上折尚言:“奴才年当弱冠。”则四十五年完婚之女必为曹颙之姊无疑。

    周汝昌《红楼梦新证(增订本)》第70页。

    二姑某,寅女,颙妹,适王子侍卫某。

    康熙四十八年二月初八日曹寅一折奏道:“再梁九功传旨,伏蒙圣谕谆切,臣钦此钦遵。臣愚以为皇上左右侍卫,朝夕出入,住家恐其稍远,拟于东华门外置房移居臣婿,并置田庄奴仆,为永远之计。臣有一子,今年即令上京当差,送女同往,则臣男女之事毕矣。”据此知道曹寅在四十八年又曾遣嫁最幼一女,所嫁的是一侍卫,也是皇帝著梁九功传旨指婚派定的。这侍卫也是一个王子,因为《永宪录续编》叶六十七说:“寅……二女皆为王妃”,可见为侍卫是此时当差,后来也袭了王爵,唯其人待考。此女亦应略长于曹颙。

    ———

    从胡适、房兆楹和周汝昌的考证来看,曹寅只有两个女儿,而且两个女儿都是王妃。然后我就想明白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贾敏不是贾母的女儿。

    按照封建礼制,曹寅所有的女儿,都要认曹寅的夫人李氏(即贾母)为母亲,因此李氏(贾母)也只有两个女儿,而且她的这两个女儿都是王妃。

    但是,《红楼梦》写得明明白白,林如海是进士出身①,他的妻子贾敏根本不可能是王妃。而且一个王妃是不可能跑回娘家(贾府)去长住的。就算是王妃的女儿也是不可能跑回外婆家(贾府)长住的——因此,贾敏不是贾母的女儿,贾敏甚至连贾母的庶女都不是。

    ———

    附:①林如海是进士出身。

    在封建社会,有多种当官的途径。其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科举制度。秀才、举人、进士、榜眼、探花、状元,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称。用我们广东人的话来说,大戏里都有得唱。林如海就是通过科举考试,中了进士,从而得到了做官的机会。

    《红楼梦》第二回,

    那日,偶又游至维扬地面,因闻得今岁鹾政点的是林如海。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氏,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

    ———

    “探花”是科举制度的第二名。

    “科第出身”:“科”,指科举。“第”,即及第。特指在科举考试中,考中进士。

    科第出身,特指做官的这个人,是在科举考试中,考中了进士,从而得到了做官的机会,从而出来做官。

    《红楼梦》里,曹雪芹写了两次林如海是一个进士。并且林如海是因为考中进士,而出来做官的。

    第一次:“这林如海姓林名海,字表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

    第二次:“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

    这两条,都表明林如海至少是一个进士。也就是说,林如海的原型是一个进士。因此,林如海的正室夫人贾敏,只能是进士夫人,不可能是王妃。

    ———

    另一方面,既然曹寅和李氏只有两个女儿,而这两个女儿都是王妃。那么一个王妃,她能离开王府,回娘家荣国府长住吗?王妃所生的孩子,能离开王府,在外祖家长住吗?这是不可能的。

    《红楼梦》里的“贾妃”和贾母说过“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红楼梦》里又写“贾妃虽不忍别,怎奈皇家规范,违错不得,只得忍心上舆去了。这里诸人好容易将贾母、王夫人安慰解劝,搀扶出园去了”;可证,曹霑的亲大姑自嫁给平郡王纳尔苏后,很艰难才能见到她的亲生母亲李氏一面。

    《红楼梦》第十八回

    半日,贾妃方忍悲强笑,安慰贾母、王夫人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说到这句,不觉又哽咽起来。

    贾妃虽不忍别,怎奈皇家规范,违错不得,只得忍心上舆去了。这里诸人好容易将贾母、王夫人安慰解劝,搀扶出园去了。

    ———

    所以“(曹寅)二女皆为王妃”以及林如海是进士出身,就证明了贾敏根本就不可能是曹寅和李氏的女儿。也就是说,贾敏根本不可能是贾母(即李氏)的女儿,连庶女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