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妇复何求 » 54、最高规格的演奏

54、最高规格的演奏

    水阁这边已经闹起来了,有两位成了亲的小媳妇出面,花圃另一边的公子们直呼招架不住。

    “夫君啊!君子六艺,不知道各位进士老爷,会什么乐器呀!”贺欢妍站在门外喊话。

    对面一阵哄乱,吵吵嚷嚷一阵后,推了唐文正和谢泰出来。

    唐文正无奈摇头,站出来说道:“琴,筝,箫,笛子,二胡,琵琶,鼓,唢呐!”

    谢泰加了一句:“会弹琴,筝的多。”

    女孩们叽叽喳喳议论,乔巧儿总结喊话:“先合奏一首高山流水。”

    贺欢妍忙着补充,“夫君,抚琴,弹筝的都有谁呀?”

    对面报出一串名字,唐文正被公子哥们追讨,“你怎么把我们卖了。”

    “是内子询问,怎可不答?”唐文正回答的理直气壮。

    公子哥们哄笑,说唐文正惧内!

    “夫妻要相互尊重,敬重发妻是应有的品德!”唐文正老学究做派上线。

    又是一阵喧闹,小厮们抱着琴,古筝跑来。

    一曲高山流水,演奏的不算整齐,琴筝合奏乐声传遍花园。

    “真是,这哪是合奏,各管各的音。”顾三小姐踮脚往对面看。

    一排古琴中,莫家两兄弟几乎手势一样,看起来十分和谐。

    一曲终了,乔巧儿带着大家鼓掌,张小姐撺掇着,让贺欢妍去说,箫,笛,二胡合奏一曲。

    对面公子哥们商议半晌,谢泰出来回话,“我们起奏一曲闹春。”

    一帮公子哥干脆出了船厅,在花圃外摆开演奏。

    鼓声响起,唢呐盖过所有声音,张小姐皱眉,李霖瞧着儒雅,怎么学了民间的唢呐!

    杨三公子大力击鼓,鼓声落下,一阵疾风骤雨的琵琶声,带着柔和的筝声。

    古琴压着韵,箫声起,笛声婉转悠扬,一曲闹春堪称国朝高规格演奏了。

    演奏水准倒在其次,演奏乐曲的这些人,能聚在一起演奏,规格实在太高了。

    “吹唢呐那个,真是俊美,姐姐,你说他是不是好看?”唐文瑶手肘碰了一下身边人。

    不管是谁,她都该尊一声姐姐。

    正热闹的时候,大家都在对公子们评头论足,谁都不用拘礼。

    张小姐眯着眼睛笑,“没想到竟有唢呐。”

    “我记得,状元跨马游街时,唢呐公子在我姐夫身后!”唐文瑶捡了一块玫瑰酥吃。

    张小姐笑着问:“你姐夫是哪个?”

    “鬓角簪花那个,你看我姐,鬓发里也有一朵呢!”唐文瑶捂着嘴,咕咕的笑。

    唐文珊拍了她一下,“吃东西别笑!”

    曲声落下,园子里恢复了喧闹,小厮来来往往,忙着搬运乐器离开。

    宋二小姐闲闲的说了句,“状元公府上真是豪富,今年绸缎都涨成什么价了,他家小厮全是软缎直裰。”

    贺凤贞咯咯的笑,“我们家与三姐姐家一样,全在瑞和祥定衣料,也是瑞和祥的绣娘给做衣裳。”

    众人不解她口中,三姐姐是哪个。

    贺欢妍笑着接话,“这料子分了三六九等,前几年的老料子,今年就卖不上价了。

    我们府上与九妹妹府上一样,宅子修缮之后,添了不少下人。

    贺氏族里的产业,我们用些旧年的衣料,价钱上能便宜不少。”

    唐三老爷府上的事儿,京城传的沸沸扬扬,贺欢妍这样说,大家便知道怎么回事了。

    状元府上新修缮出来,唐三老爷府上,里外换了一波下人,都是新气象。

    另一边对着戏台的阁楼上,陈夫人听的津津有味,手指在桌案上敲着节拍。

    霍舲的母亲林夫人,找来戏台这边,扫了一圈,看见陈夫人,直直奔了过去。

    挨着陈夫人坐下,林夫人不好打扰听戏的雅兴,压着心事,等着陈夫人发现她。

    一折戏落幕,陈夫人才长长的舒出一口气,转身拿茶碗喝茶。

    “这出沉香救母真不错。”林夫人趁机刷存在感。

    陈夫人这才看向旁边的人,只觉得有些眼熟,却没多想,顺着话道:“是不错,难得唱腔醇厚。”

    林夫人干笑了一声,不爱听戏的人,实在看不出戏曲的精妙之处。

    “你喜欢就好,难得咱俩遇见,听说今儿珊姐儿也来了?”

    陈夫人笑着道:“是呢!女孩也就这两年,能出门玩玩了。”

    “瞧你这话说的,难道我们霍家,是拘礼死板的人家?”林夫人笑着给亲家添茶。

    “珊姐儿嫁过来,她想怎么玩,怎么乐,我统统不管!

    舲哥儿回来说,打算寻机会外放。我想着吏部选官,最是说不准。

    盼着珊姐儿嫁进来,在我跟前待几日,彼此熟悉一下,再跟着舲哥儿赴外任才好。”

    陈夫人这才想起,与她说话的是霍舲的母亲,她正经的亲家夫人。

    这番话的意思,陈夫人听明白了,却有些不舒服,脸色带出来一点。

    林夫人不了解陈夫人的脾气,只知道贺大奶奶爽利能干。

    可子女婚事,不能与嫂子商议,怎么都绕不过陈夫人。

    她是男方家长,低头娶妻,她该低头的时候,还是得把姿态放低。

    “我知道你舍不得女儿,可你想想,若是俩孩子成亲就要远行。

    身边没个长辈照顾,咱们怎么能放心啊!”

    陈夫人想想也对,“你家合出好日子了?”

    林夫人忙从袖中抽出一张纸,详细与陈夫人解释起来。

    “这个月喜庆日子多,二十六是难得的好日子,你瞧瞧。

    大相国寺的大师说了,上半年只有二十六,日子最好。”

    陈夫人仔细看了,说道:“二十六可没几天了,能来得及?”

    “来得及,为了舲哥儿婚事,我早几年开始准备了。”林夫人说完,想起唐家的乱象。

    立刻表示,“下聘请期放在一起,宾客不多,夫人放心,外面有舲哥儿与你家正哥儿,应付得来。”

    陈夫人又问:“婚期合了什么日子?”

    林夫人笑开了花,“亲家夫人就是爽快,你看,五月二十九是个好日子,六月初二也是好日子呢!”

    她以为陈夫人默认了,谁知陈夫人压根不打算做主。

    “你把这个给我,回去我与老爷商议一下。”陈夫人伸手要了这张纸。

    林夫人赶紧让丫鬟去取纸笔,在几个日子下面标注上。

    陈夫人收好,转头看向戏台,“这一出是热闹戏,咱们一起看。”

    林夫人为儿子成亲悬着心,哪有心情看戏,她本也不喜欢看戏。

    为了陪陈夫人,只好无聊坐着,看着戏台上你来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