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妇复何求 » 71、教学相长

71、教学相长

    唐文正在国子监属于代课,正经编制在翰林院。

    他有个不能推卸的工作,轮值去御书房当差。

    以他上一世的经验,轮值时,待在御书房外,紧邻茶水房的小隔间就行。

    内阁与皇上商议国事,需要拟定圣旨时,会有舍人出来传话。

    由翰林拟写,舍人拿进去给圣上过目。

    旨意最终落在九龙缂丝黄卷上,还得舍人亲笔书写。

    翰林能见到皇上的机会不多。

    一般皇上累了,让翰林入内,念诵奏折给皇上听。

    大多时候,皇上还是喜欢安静批阅奏折。

    在御书房外当值,唐文正做足了准备。

    拿着学生的作业批改,认真书写下一步教学计划。

    “皇上请唐翰林入内,给两位王爷讲书。”

    小内侍来传话时,把唐文正吓了一跳。

    跟着小内侍上台阶,到御书房门外,唐文正才想起问:“不知要给王爷讲什么书?”

    “唐翰林进去就知道了。”小内侍哪里知道什么书。

    小内侍能在御书房当差,得益于他读过百家姓。

    到御书房当差后,得了恩典,进了宫学识字。

    小内侍只盼着,哪一日字认全了,学会读圣旨。

    再能攒够银子,换一个出宫宣旨的好差事。

    唐翰林不懂事,没给小内侍塞银子,又让他少了一回攒钱的机会。

    御书房内,太监唤了声:进!

    小内侍掀起门帘,容不得唐文正有半点犹豫。

    御书房内静悄悄的,皇上在御书案后批阅奏折。

    唐文正往前三步,跪下给皇上磕头。

    “嗯!守正,方才在做什么?”皇上看到唐文正指间,有一团黑墨。

    唐文正这才发现,被小内侍惊到,手上沾染了墨汁。

    “回圣上,微臣在看学生作业,写教学备案。”

    皇上眯着眼笑,“朕听说守正治学严谨,果然如此啊!

    朕的儿子读书一知半解,守正去教教他们吧!”

    皇上往侧殿指了指。

    “微臣不敢言师。”唐文正低着头,慢慢站了起来。

    皇上含笑摇头,“去罢!若他们有不妥,守正只管替朕教训。”

    年纪轻轻,当了老师的唐文正。他的学生尚不能代入角色,全心尊重他,更何况两位皇子。

    康亲王许是体弱之故,性情谦和,对唐文正还算客气。

    五皇子今年刚封了庆王,还未出宫开府,性子孤傲了些。

    “翰林?”五皇子斜眼看着唐文正,“父皇让你教我们读书,你说不敢言师。”

    “是,守正自知学识不足。”这是唐文正的文人自谦之语。

    “平日教我们的都是大儒,你自知不足,如何教本王啊!”五皇子满眼鄙夷。

    唐文正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微臣学识尚浅,与王爷教学相长。”

    三皇子拦住要说话的五皇子,“五弟,还是开始读书吧!等会儿父皇问起来......”

    五皇子扁扁嘴,抓了一本书丢给唐文正,“该讲这本了。”

    唐文正翻看第一页,扫了一眼,合上书本开始教学。

    但凡考中进士,该读该背的书,早就烂熟于心,对书中含义有自身解读。

    唐文正侃侃而谈,从书本讲到民心,再从民心讲到为官。

    最后留作业,让两位王爷背诵整本书,再写一篇关于此书的策论。

    五皇子听到作业,已经惊的说不出话了,一本书要背会,还要写策论!

    唐守正是在报复他吗?

    可他不敢反驳,皇上就在后面听着呢!

    唐文正站起身,冲两位学生躬身作揖。

    站直了身子,等着学生回了礼,才温声说:“今儿授课到此。”

    皇上呵呵笑着问:“守正说到民生,不知守正眼中,该如何让百姓满足啊?”

    唐文正仿佛才知道皇上来了,一个激灵转过身,有些慌乱的作揖。

    “回皇上,守正自幼读书,早年以为,百姓吃饱穿暖即为满足。

    后学生走访庄户,发觉国朝盛世,京郊百姓能够吃饱穿暖,生活幸福。

    可百姓拦住守正,话语中极为焦虑,言家中人丁众多,田地却没有增加。

    想送家中子弟出去,学一门手艺,认识几个字,不当睁眼瞎最好。”

    皇上笑着点头,“你家里让家丁识字,便是因此而起?”

    唐文正恭敬作答,“圣上英明,臣听说宫中有宫学,让宦官、宫女识字。

    臣想试试,若是家中下人识字,明理知法,会不会更好管理。”

    “嗯!这样想法很好!”皇上眯着眼睛,淡淡道:“你且试一试,有成效报与朕听!”

    唐文正赶忙跪地领旨,心想,皇上发了话,谁敢说下人识字不合规矩!

    从宫里出来,唐文正才发觉,后背的罗衫已经湿透了。

    唉!面对两位君主,果然压力太大,失了往日坦然啊!

    在翰林院转了一圈,想起午饭没用,唐文正招呼都没打,直接回了府。

    他才刚离开翰林院,学生袁业便找了来。

    翰林院守门的老衙役,晒着太阳,懒洋洋的说:“若是里面没有,那便是下衙回府了。”

    “这还不到下衙的时辰啊!”袁业看看日头,确定没到申时。

    老衙役眯着眼睛,慢悠悠道:“翰林院大人们,想几时上衙就几时来,想几时下衙,就是到下衙时辰了。”

    袁业听说,唐文正给皇子授课了。

    本想问问情况,见这样,只能回去,憋着明日再问。

    “兴邦来找守正兄?”刘察带着护国公世子洪信来了。

    “你们两个怎么来了?”袁业笑着迎了过去。

    洪信指着后面道:“不止我们,苏谨言也来了。”

    苏默是威远侯世子,表字谨言。

    “也是找守正兄?”袁业笑着冲苏默摆手。

    “守正兄不在?”洪信往翰林院里看了一眼。

    袁业指着来路道:“走吧!守正兄早下衙回府去了。”

    “回府了?”苏默语调上扬的同时,抬头看天。

    “别看了,不到申时呢!”袁业伸手去拉他,把老衙役的话说了一遍。

    “翰林院真自在!”刘察调侃了一句。

    洪信拱手道:“不如我们去拜访守正兄?”

    四人各怀心思,倒是一拍即合。

    唐文正回府,让小厮准备热水,打算泡个澡,去了汗味儿再回后宅。

    “大爷,门上说,有几位国子监监生,来府上拜访大爷。”墨风禀告道。

    热水澡泡不成了,让墨风准备茶点,亲自出去迎接吧。

    “你们怎么一起来了?读书如逆水行舟,怎敢荒废一日啊!”

    打了个照面,唐文正师长的架子就端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