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末山河劫 » 第二百二十七章 端平二年

第二百二十七章 端平二年

    端平二年,在一片祥和之中到来。

    曾记得,赵与芮也是难得的回到了故乡当中。

    绍兴的老家,还是那片熟悉的村落。

    赵与芮没有身着锦袍华服,也没有带着鱼符。

    只是带着顾瑧回来看看。

    赵与芮看着绍兴的老槐树感叹道:“顾兄,你说我们当初在这里相识,想来也快十年了吧?”

    “是啊,想当年的殿下还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小娃娃呢。”顾瑧轻笑道。

    “唉,十载过去了,不知我等的奋战是否有成效啊?”

    “有的,殿下莫不如寻一户人家,过去看看。”

    “嗯嗯,说的也是。”

    赵与芮和顾瑧两人顺着古道,寻得了一户人家。

    农家刚刚忙完农活,也没有什么事情。

    赵与芮的到访,让农妇和老农二人出来相迎。

    这里的乡亲都是好客的。

    农妇名叫郑玲,她面色红润,毫无菜色想来是生活圆润了许多,生活的质量也得到了改善。

    郑玲客气的说道:“客从哪里来?”

    赵与芮笑了笑:“我们是胶东来的游学士子,听闻朝廷又开科举,特来一试啊。”

    “敢问这里可是保长家?”

    郑玲似是发现了什么珍稀物种,打量这两人笑道:“哎呦,两位小先生还是文化人啊,这里是保长家,两位快请坐。”

    赵与芮和顾瑧来到了自己的座位之上,木桌木凳,倒是别有一般风韵。

    郑玲拿来了刚泡开的山茶笑咯咯道:“嘿,客啊,我家良人过一会儿就来。”

    “朝廷有令,求学士子食宿全免,官府给咱报销,所以别客气,煮的山茶尽管喝。”

    “一会儿还有肘子吃呢~”

    赵与芮嘴角扬起了一个轻微的弧度。

    看来他们的生活的确是不错。

    郑玲拿着几块肘子和柿子做成的饼放在了木桌上。

    赵与芮和顾瑧赶了不少的路,也有些饿了。

    两人都不是那种讲排场的人,自然不会在意什么,拿着就吃了。

    “大姐,这饼香!甜!这肉也好吃!”顾瑧赞叹道。

    赵与芮稍吃了一会儿,笑咯咯的问道:“大姐啊,这家里就你们二人么?可有子嗣?”

    郑玲脸色非常的傲然,嘴角的笑意也有些挂不住了:“我家三个儿子,老大成了别县的知县,老二老三都从军去了。”

    在她看来,她的孩子在大宋已经是非常骄人的存在了。

    赵与芮心中也满是欣慰之感,百姓以戎马生涯为荣,以报效国家为荣,自然证明了他们做的没有错。

    而且,大姐的生活也好了许多。

    遥想当年的赵与芮一日三餐哪里会有什么肘子啊,柿子饼啊。

    大部分都是山里挖的野菜,白饭一天都不能够管饱。

    当时的赵与芮走在路上,到处都是面露菜色的民众。

    而现在,起码今天赵与芮在街道上没有看到多少面露菜色,大部分人都是面色红润,健康饱满。

    赵与芮吃饱之后,站起来作揖告别了农妇。

    各地的生活都在改善。

    赵与芮随即前往了北部的各个路、州、县明察暗访。

    和当年的嘉定年间不一样,这一次倒是没有多少的劣绅豪强,县官们大多清廉。

    就算是有一些小小的问题,也大致上是瑕不掩瑜。

    赵与芮的这一波明察暗访也没有太大的收获。

    不过赵与芮对大宋的前景越来越欣喜,人们都有了奋进的目标。

    百姓们也可以靠科举和戎马生涯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端平二年的财政收入也是再创新高,两万万两千万贯的收入,大宋的底气也越来越硬。

    俗话说的好,打仗打的就是钱,没有钱,一切免谈。

    和蒙古人的作战,大宋真正占上风的并非是将士们的战斗能力多么的顽强,而是大宋他是真的有钱啊。

    弓弩、箭矢、炮石这些东西的生产都要钱的啊。

    蒙古炮击城墙也就是几百台铁火炮的使用,用个几天基本上就要告罄了。

    而宋军则不然,宋军的铁火炮那是一打就是几千门的使用。

    动轴就是几昼夜轮番轰击。

    很多的蒙军士兵没有和宋军拳拳到肉的搏斗之中战死,而是在宋军的炮火铁片的弹击之下重创。

    众所周知,近代火炮的威力之所以强大,不是因为爆炸的威力,更多的是因为弹片。

    近代的士兵带着头盔并不能防御子弹的攻击,更多的是防御弹片的袭击。

    可是现在的蒙军用的基本上是皮革战甲,哪里来的铁制头盔呢?

    宋军在炮石当中加了少许的铁片,这些炮石爆炸之后,铁片的弹射可以直接击碎蒙军的皮质甲胄。

    这些弹片打入人体之后,就会引起感染。

    这个时候的医疗水平并不高,很难让人从这种感染当中恢复过来。

    因此,宋军的火炮攻势往往给蒙军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蒙军现在士卒越打越少,丢失了整个幽云地区以南的全部区域,蒙军的兵源也开始出现问题了。

    以前的蒙军是草原上的主力铁骑配合上中原地区的歩卒为主要战力。

    而现在,中原地区重新回到了大宋的手中,大宋募集了很多的步军用来守城,将三淮军和临洮军彻底的解放了出来。

    宋军的机动兵力在增多。

    主力铁骑除了原本的十万铁骑以外,开始建立第三支骑兵军团。

    第三支骑兵军团命名为漠北军,目前的漠北军只有三万铁骑,补充到五万的数量还需要一年左右。

    宋军开始谋求原本西夏地区的故土,那里有着适合放牧的马场,假如宋军收复了那里,就可以建立更多的铁骑。

    宋军当中是有一部分的西夏遗民的,他们还是想要回到故国的土地,当年的恨并没有消逝。

    伴随着宋军作战方向不再是秘密了以后,这群西夏遗民的战意也越发的高昂。

    他们纷纷向朝廷请愿,愿为先锋,只要战后可以迁回故土一切好说。

    这批西夏遗民提供了约两万人的精锐部队。

    这两万部队如同陷阵营的装备构建,全身轻装悍不畏死。

    这批部队的作战能力绝对超乎蒙军对于宋军的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