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末山河劫 » 第二百二十八章 分兵

第二百二十八章 分兵

    宋军的主力开始在六盘山以东的地区开始集结。

    伴随着幽云十六州的防备逐渐妥善,很多的部队都可以自由调动了。

    临洮军和三淮军的二十五万人已经赶到了关中地区。

    距离较近的汉中军也加入了进来,不过汉中军因为成了大后方,不需要太多的部队,此时大概只有五万人,其中的两万还是西夏遗民。

    关中军建立的差不多了,十万步军可以加入战斗序列。

    胶东军和辽东军的部队不参与西线战事,但也不打算让他们闲着。

    他们可以在辽东地区搞一搞破袭,牵制一部分的蒙军。

    虽说蒙军更大的可能性战略放弃那里,不过宋军也打算争取一下。

    胶东军和辽东军的二十万人距离关中地区太远,就算是调集过来也很容易水土不服。

    还不如从幽云方向出击,给蒙军造成一些打击。

    和朔军以及北河军的二十万步军也可以调集过来。

    平胡军、端平军以及漠北军合计十三万铁骑也在朝着这里进军。

    宋军合计调集了七十三万大军朝着六盘山方向汇聚。

    再加上镇守幽云的幽云军和进攻辽东的部队,宋军全盘的兵力总数超过了百万之巨。

    而蒙军比起来就相形见绌了。

    蒙军的主力是二十万的铁骑部队和三十万的步军。

    其中漠北就算是再不防守也得留下个几万人镇守,辽东同理。

    也就是说蒙军在西夏故土地区能够调集的部队大致也就是四十万人左右。

    本来的蒙哥还打算向察合台汗国借一些部队的,可惜那里西域开始争斗起来,察合台汗国的部队也不打算前来支援了。

    蒙哥这会儿真的感受到了什么叫无力回天。

    但是还没有到绝对绝望的时候,当年的拖雷可以在三峰山创造奇迹,如今的蒙哥同样指望可以在西夏故土地区击溃宋军。

    蒙哥对宋蒙之间的前景抱着比较悲观的态度,但他也不胆怯。

    宋军数量很多,优势很大,但并不一定可以保证胜利。

    原因很简单,现在的宋军每次集结时间都需要的更长一点。

    以前的宋军每次进攻都是每年都大打出手。

    现在的宋军要不是之前三年左右的累计,是不足以支持每年都开战的。

    补给线在不断地拉长。

    这也是无奈之举。

    宋军的主要军粮还得考淮河流域的稻米,黄河地区的农业虽然恢复了不少,但是远远支持不住宋军务必庞大的消耗。

    一百零三万宋军,耗费的军粮每天都要三万多石的粮草,准备三个月的军粮就需要百万石左右。

    这么庞大的开销真的只够一年动一次兵了。

    越往后频率还会越低,宋军不可能无休止的开战。

    他们也要发展的。

    再者,就算是蒙军丢掉了西夏的故土、河西走廊地区以及辽东地区。

    蒙军仍然可以退守草原和漠北。

    蒙哥感到失望和悲观的原因并不是说蒙古要被大宋给端掉了。

    而是他的野心再也不可能实现了。

    宋军若想要跨过草原和漠北,那还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

    蒙军的主力铁骑尚在,这仍然是宋军的致命威胁。

    不过宋蒙双方的铁骑实力差距不大了。

    根源就在于老兵在蒙军当中的逐渐凋零,蒙军从最开始的十三万精锐的无敌铁骑不断地损失,不断地膨胀,如今十个骑兵不知道有没有三个原来的老兵了。

    这样的比例就导致了蒙军铁骑战斗能力一定的下滑。

    而宋军的铁骑却在不断上升,虽然损失颇大,但是老兵的比例在上升。

    蒙军和宋军的铁骑正面碰撞,已经无法完全压倒了。

    蒙军的铁骑或许在作战经验上更加强一点,对于骑兵战术的应用更加的平滑,机动性也更高。

    宋军机动性差一些,战术也有些呆板,但是士兵的披甲率较高,重装铁骑和轻骑兵的组合也初具成效。

    宋军和蒙军的正面对抗当中,已经很少吃亏了,甚至偶尔还能占一些便宜。

    宋军这么一大波部队的云集,正是说明了对自己绝对的自信。

    蒙军现在可以指望的也就是野外作战。

    守城战和攻城战对于蒙军来说吃亏太大了。

    蒙军占据一些优势的就是野外作战了,野外作战的蒙军可以利用机动性不断拉扯,只要宋军的总兵力不占据压倒性的优势,蒙军还是可以战胜的。

    现在的问题就出现在蒙军的兵力严重不足。

    宋军就算是兵分两路蒙军依然占据不到便宜,还有可能被拖住包围。

    宋军的基本战术就是,兵力不够的时候就拖住,反正支援总会过来的。

    若是兵力占优的时候,那就全力进攻。

    蒙军和宋军交道打的太多了,自然明白宋军的这些小套路。

    蒙军自然不会再个宋军这么打了,他们要充分发挥自己骑兵的优势。

    蒙哥将二十万的铁骑分为了两百个小分队,这些小分队各自为战,不必联系,只管遇到宋军袭扰便可。

    铁骑并非全都主动出击,他们也会设置几个集结地点,在那里可以补充物资。

    可以用宋军的斩首来换取更好的物资和食物配给。

    蒙军两百支小分队四面出击,不断给宋军造成袭扰。

    这并不是最后的决战,蒙军的目的很简单,削弱宋军的士气。

    另一方面,宋军的补给线很长,蒙军想要去焚烧宋军的粮草。

    面对这种大规模兵团的作战,最紧缺的就是粮草。

    宋军屡战屡胜的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宋军的粮草从来没有断过。

    水泥路地的补给线让宋军的后勤供给非常的顺畅。

    但是多次交战的蒙军也反应过来了,水泥路地可以方便宋军那就可以方便蒙军。

    蒙军可以集中主要力量夺取几个道路的入口城池,然后侵袭这些路线上的补给。

    数十万大军只要粮草一断,任你士气再高也没有用。

    连粮食都吃不上了,士气必然会崩溃。

    蒙哥这次的策略便是集中全部力量打击宋军的粮道,机动作战,绝不正面作战。

    总兵力差距大,这种游弋战术才是最符合蒙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