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末山河劫 » 第二百三十七章 准备登陆

第二百三十七章 准备登陆

    大宋既然决定了进攻辽东半岛,就立刻开始部队的集结。

    大宋共调集两支大军,幽云军和辽东军。

    这两支部队没有前往幽云地区,而是前往了胶东半岛的北部。

    宋军重新捡起来了当年选择登陆辽东半岛作战的方案。

    因为从幽云地区直接攻入辽东半岛的话,需要经过几个非常险要的关隘,这样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蒙古大军一定也在那些重要关隘等着宋军的进攻,所以赵与芮决定避其锋芒从胶东半岛直接坐船出发登陆辽东半岛。

    登陆作战宋军已经进行了好几次,也算是轻车熟路了,没有最开始的那种不适感。

    宋军独霸天下的水军能够较多的补给运送,因为水路运输一般比陆路运输的效率更高,运量也更大。

    比如你在陆路运输的时候,一般一车也就只能拉个几石粮食,但是你在水陆运输上一船能拉几百甚至上千石的粮食。

    更何况一些军械,比如铁火炮,回回炮,三弓弩炮,这些东西如果用马车来拉的话速度非常慢,而在水路上就没有这种情况。

    掌管幽云军的陆明和掌管辽东军的彭大雅,两人都率部前往胶东半岛集结,准备登陆作战。

    大宋集结了不少的水军战船,这一次水军战船也可以在攻城战中大派用场。

    辽东半岛不少的城池都是依托海岸线建造的,这样就可以利用战船的大口径火炮进行沿海炮击。

    而且有了水军的协助,宋军可以从任何一个地方的任何一点发起进攻,能够从多个地方同时登陆作战,机动性和灵活性也更强。

    甚至还可以在水路上采用迂回作战。

    这一次的宋军想了一个办法,能够将蒙军全部合围在辽东半岛地区。

    赵与芮打算先在辽东半岛的西南端的尖角处登陆,在那里吸引蒙军前来支援。

    然后宋军再次登上水军船只,分别沿着辽东半岛的两个海岸线方向进发,最后拦腰斩断辽东半岛的南部地区,让整个蒙军被困在那个尖角处。

    当然了,这一作战非常考验水陆两军的配合默契,而且还要看蒙军的规模是多少。

    如果蒙古大军的规模非常小的话,那就不必要采用此等作战方法,如果蒙军的数量超过五万,那么采用合围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减少士兵的伤亡。

    赵与芮猜想蒙哥未必会调集蒙军主力前来镇守辽东半岛地区,可能会选择在三大部地区进行游击作战。

    毕竟在这些城池进行驻守不是蒙军的强项,三大部地区城池数量较少,多为平原沼泽地,在那里展开游牧作战,非常适合蒙军骑兵的发挥。

    实际上在西夏地区也好,在幽云地区也好,蒙军和宋军铁骑的正面冲突,宋军铁骑一般是吃亏的,损失也更大。

    若不是大规模部队进行合围的话,宋军可能会因此而溃败。

    辽东半岛地区攻下对于宋军来说不算太难,如何才能在尽量少伤亡的情况下拿下三大部地区,才是宋军应该是思考的重中之重。

    宋军二十万主力大军大概只有四万的铁骑部队,而蒙军现在的铁骑大概还有十五万左右。

    若是蒙军铁骑全面驰援的话,宋军就被迫要固守辽东半岛地区。

    因此打下三大部地区对于宋军来说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的。

    宋军的优势是火力比较强,而且水陆两军的协调性更强,步军的结阵厮杀能力更强。

    赵与芮不想和蒙军比机动性的优势,他想的是如何能够让蒙军停留在原地聚而歼之,利用地利的优势打击蒙军。

    不过蒙古铁骑估计也不会大规模的出动,因为这十五万蒙古铁骑是蒙哥最后的老本。

    大宋的铁骑数量实际上已经超过了蒙军,只不过这一次宋军并不打算调集主力铁骑前来作战。

    因为主力铁骑的作战维护费用比步军作战更高,除了人要吃饭马匹也要吃饭。

    为了让马匹保持更高水平的作战力量,因此马匹喂养的都不是干草,而是用好谷子来喂的。

    这样的马匹虽然作战能力更加彪悍,但是消耗的粮食也是惊人的。

    宋军的粮草本来就不充盈了,所以并没有办法维持大规模的骑兵作战。

    虽然赵与芮想过让宋军铁骑也采用游牧的作战方式来抢蒙古人的粮食。

    但是慕容凰那里传来消息说道,今年蒙古地区气候不太好,水草地长的没有以前茂盛,牛羊的产出都在减少。

    很多蒙古的牧民都放弃了原有的水草地选择了迁徙,因此找到它们水草地的方向并不简单。

    而且就算是找到了他们的水草地,还有着游弋在外围的蒙古铁骑,双方一旦爆发大规模冲突,在不熟悉的地形作战,吃亏的必定是宋军。

    诸如此等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因此宋军并没有办法,也没有把握在那里利用骑兵进行大规模作战。

    因此赵与芮只能依靠着他的二十万主力大军前往作战。

    危险性较大,但同样的消耗的物资较少。

    可是就算是消耗的物资不大,现在的大宋也顶不住了,这点物资还是从裤腰带里勒出来的。

    若是来年不风调雨顺的话,可能作战就要被迫中止了。

    这几年也算是气候风调雨顺,种粮食产出都年年有新高。

    而且随着北方地区的经济恢复,很多人回到了北方的农庄。

    北方的很多地区,农庄的人口都在上升,粮食产量也在节节攀升,很多地方都已经开始了种植。

    以前的北方中原地区被蒙古人入侵之后,千里白地荒无人烟,现在已经至少可以自给自足。

    再过个两三年的时间,这里就可以成为重要的粮食产量基地。

    宋军没有办法再等待两三年再进攻,只有现在立刻进攻将辽东半岛和三大部地区完全压制。

    一旦蒙古人的疆域被压制到一定的范围,那么他们就无法再供养庞大的军队。

    到时候就可以凭借着人口和国力的优势慢慢积攒能量,最后一战定定乾坤。

    赵与芮的计划就是在这短短的几年中剪除掉蒙古人的周边势力,剪除掉他们的羽翼力量。

    四大汗国并不服从蒙哥的指挥,大蒙古国已经分崩离析,大宋完全可以静待时变。

    等待实力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再行出击,所以现在的宋军并不适合立刻决战。

    决战大概要等到几年之后,当宋军完全准备充足,铁骑力量完全压倒蒙军的时候,才可以深入大漠进行决战。

    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中,宋军开始筹集物资,在胶东半岛随时准备出航。

    粮食的装运,炮石的运输,回回炮等作战军械相继抵达胶东半岛地区。

    彭大雅和陆明的主力大军也朝着胶东半岛进发,于八月末的时候抵达胶东半岛。

    此时的大宋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准备秋收了,这个时候大宋的粮草和钱币储备都是非常充盈的。

    要是等到开春的时候再进军,可能那些钱财和粮草都要被消耗掉了。

    虽然民生建设也非常的重要,但现在的重中之重是要解决蒙古人的威胁。

    只要能够将它们封锁在长城以北,让他们永远进不了中原地区,大宋就可以进行经济上的腾飞。

    宋军整装待发,大部分的军械粮草已经到位,位水军的五千多艘战船已经来到了胶东半岛的港口之上。

    伴随着荣王的一声令下,宋军相继登船,五千多艘战舰运载着二十余万大军和各种军械、钱粮开始向着辽东半岛进发。

    大宋完全掌控了水路上的绝对优势,蒙军根本无法察觉到宋军的动向。

    此时的蒙军还在监视着幽云地区宋军的调动情况,殊不知宋军已经开始筹谋准备在辽东半岛地区登陆。

    蒙军虽然在大宋的境内有不少的探子,www.uukanshucom但是他们也不能深入到胶东半岛地区刺探军情。

    这就让大宋军队的战役发起具备了突然性,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蒙军的主力都在辽东半岛西北部地区的重要关隘驻守,半岛南方的一些地区,蒙军部队数量较少,宋军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占据沿岸滩头,迅速完成登陆。

    大概经过了十余天的航行,宋军陆军在战船的护送下,终于来到了辽东半岛的南部海岸线。

    此时附近并没有蒙军,只有一些打渔的船家看见了。

    当时这些船家还以为是眼睛花了,过了好久才发现,原来是大宋的大军来了。

    “宋,宋!”船家们欢呼雀跃的呼喊着。

    他们早就听说在大宋的日子好过,也早就想前往大宋了。

    可惜蒙哥下达了封锁大宋的命令,这些百姓没有办法进入大宋境内只能老老实实的呆在原地。

    当宋军开始向着幽云地区进军的时候,他们无不期待着宋军能够趁势收复辽东半岛。

    可惜,总是南望王师又一年。

    如今,当大宋的战船真的出现在辽东半岛的时候,那种心绪实在是难以描述。

    那是好日子的盼头即将到了兴奋和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