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末山河劫 » 第二百五十一章 强夺汪古部

第二百五十一章 强夺汪古部

    汪古部地区是一片平坦的草原,这里虽说成为了大战爆发的地方,可是并没有太让人觉得难受的气氛。

    如果没有这些部队的话,这片草原还会和以前一样祥和、静谧。

    汪古部草原上,宋军集结了一大批的骑兵部队准备和蒙古大军正面冲突。

    宋军和蒙军都调集了超过二十万的铁骑主力部队在这里遭遇。

    宋军的背后是二十万步兵部队正在抓紧时间抢修的城池要塞,一旦城池完工,宋军的战略意图就达到了。

    攻城战来说,蒙军是绝对没有办法轻而易举的登上宋军驻守的城池地区。

    宋军大批步军依托城墙防御的有利态势,调集来了不少三弓弩炮、铁火炮以及回回炮的作战军械,这些军械虽然无法在草原上派上太大的用途,但是可以在守城战的时候发挥巨大的用处。

    蒙哥也深知不能让宋军完成城池的修筑工作,于是他们的而十万铁骑蜂拥南下企图以最快的速度打穿宋军的防守线,从而将宋军尚未建设完成的城池,捏死在腹中。

    蒙哥的计划很完美,但是形势非常的困难,因为宋军也不是软柿子,双方都是二十万主力铁骑队,谁都不占便宜。

    为了能够尽快的突破宋军的防线,蒙古铁骑哪怕损失更大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

    而对于宋军来说同样是这种情况,如果能够拖住蒙古铁骑的入侵,那么损失大一点也是值得的,只要在汪古部北部的城池能够建好,那么宋军就拥有一个完美的战略支点。

    有了这个战略支点,宋军就可以任意的从汪古部地区出击漠北草原,向着哈拉和林的门户将立刻洞开。

    虽说哈拉和林地区仍有不少的防御骑兵,但是汪古部对于蒙古铁骑来说,就如同幽云地区对于大宋来说一样。

    他们虽不是唯一的防御,却是最好的防御,一旦突破了汪古部,那么哈拉和林地区再无屏障,就再也不能阻挡宋军铁骑的脚步了。

    因此哪怕是付出再多的代价,蒙哥也想彻底的打穿汪古部,将宋军彻底的驱逐回自己的地界。

    草原是属于他们的牧场,没有任何人可以沾染他们的天地,如果有的话,草原的男儿会誓死捍卫他们的荣耀。

    对于大宋来说这同样意义非凡,这是他们挺进漠北草原最关键的一步,拿下来这里他们位于幽云地区南部边境的一些边民们就会受到庇护,这些百姓们就会安居乐业能够尽力的农耕而不用担心蒙古铁骑的进犯。

    一方为了守护荣耀,一方为了守护家人,双方在荒芜地区,以自己的信念展开了无情的厮杀。

    宋军铁骑调集了大量的部队,从正面固守占据的一定的坡度,等待蒙军铁骑的冲击。

    蒙军铁骑也不傻,他们不会愣愣的直接向那大宋步好的阵地发起冲击,他们让轻骑兵冲出来以齐射的方式与宋军游斗。

    宋军同样派出了轻骑兵,双方的轻骑兵在草原上展开了对射。

    轻骑兵的骑射能力,是蒙军的强势强项,但宋军也同样毫不逊色。

    虽说射箭的精准度来说是蒙军更强大,但是宋军的弓弩器械倒是更先进,他们的弓弩射击的距离比蒙古铁骑的射击距离还要长一些,因此在对射当中占据了一定的优势。

    双方的轻骑兵从拂晓开始激突,一直打到了正午,当双方的轻骑兵都开始出现疲态的时候,重骑兵出场,冲击骑兵开始进入战局。

    宋军的重骑兵从两个方向展开了两翼,和抱住了整个蒙古铁骑,不让蒙古铁骑突破宋军的防御线。

    蒙军铁骑同样不畏惧于宋军铁骑张开的包围圈他们派出了精锐的主力铁骑,从正面开始对宋军铁骑构筑的防御阵线冲击。

    大开大合的中路突破,这就是蒙古铁骑采用的战略他们的轻骑兵拖住敌人的两翼之后用重骑兵一举分割敌人的阵型。

    赵与芮一直喜欢使用的就是将计就计的计谋,他从来不会阻止敌人战略意图的实施,而是按照敌人的战略意图构筑出自己最好的战略动向。

    既然蒙哥企图分割大宋的部队,那就让他分割好了。

    赵与芮老早就将铁骑部队分为两个部分,自己统率的西路军,东路军由孟珙负责统帅,两路军各十万铁骑带队,宋军铁骑待得蒙军冲锋的时候自动分开,从两个方向向后夹击蒙古的铁骑。

    蒙古铁骑从中路发起了正面的突击,双方在中路混战了一会儿,整个中线被蒙军铁骑的重装骑兵打穿,但是蒙哥却并没有发现宋军有任何的紊乱,相反宋军似乎早已准备妥当。

    蒙哥立刻恍然大悟,他明白自己的战略计划被看穿了,但是这并不足以让他畏惧,因为他已经成功的分割了宋军的铁骑阵型,接下来只要冲破宋军的防御线即可。

    可就当蒙军铁骑准备冲破宋军防御线的时候,宋军的铁骑从两翼插到了蒙军铁骑的后方,整个蒙古大军的后背被彻底的咬住,蒙军虽然可以向前突出防御,但后部的铁骑一定会被包围吞掉。

    这就看蒙军铁骑的取舍,如果他们将后部的铁骑用来阻挡宋军的铁骑倒是可以拖住宋军。

    从而击穿防御线,前往城池地区。

    可若是他们不舍得后方的数千上万铁骑的话,就彻底没有办法突破宋军的防御线。

    蒙哥也不是犹豫之人,他察觉到之后立刻决定向前突击,一部分少量的铁骑用来抵挡宋军的合围、

    蒙军铁骑冲上山坡之后立刻冲击宋军搭建的城池

    可当他们越过山坡的时候,却瞬间愣在了当地。

    宋军可不仅仅是只有铁骑部队,他们的步军同样在后面构筑了坚实的壁垒。

    宋军调集了六十万大军,其中接近四十万都是步军,这些步军,大部分时间是在修筑城池,但是他们并没有忘记战斗的本能。

    他们虽然没有骑兵那样的机动性,无法担当在草原沙漠作战的主要任务,但要是让他们来防御的话,他们的作战能力比骑兵甚至更强。

    蒙古铁骑刚一突破宋军铁骑的攻击圈,就立刻来到了宋军步军的攻击圈。

    步军和骑兵弓弩对射的话步军是占据优势的,因为陆军他们的射击条件更加的好,而且可以用更大的力量来设计。

    宋军的步军圆阵当中,弓弩手已经准备妥当,在将领的一剑挥下之后,数以万计的箭矢穿过了茫茫的天空,朝着蒙军铁骑的阵营中呼啸而去。

    一时间人仰马翻,蒙军铁骑损伤惨重,蒙军铁骑刚一突破山坡便遭到了宋军步兵的重重打击。

    宋军步兵重拳突击,一举将蒙军铁骑的冲击势头给压了回去,同时步军的壁垒两翼也在缓慢的展开配合骑兵的运动作战,将蒙军铁骑合围在草原的正中央地区。

    蒙哥见势不妙,立刻决定向西部突围成宋军包围圈的薄弱点,发起突击。

    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他朝宋军最薄弱的地方发起突击的时候,另外一个口袋在西部,缓缓的张开。

    宋军严格的执行了围三缺一的包围方式,同时在外围张开了一个接着一个的口袋阵,一旦蒙军突破重围之后,就会掉入另外一个口袋阵。

    连环的口袋阵让蒙军铁骑十分的惊慌,他们没有办法短时间内突出重围。

    于是被宋军从三个方向夹攻,整个蒙军在汪古部北部地区的草原中,连续作战五昼夜之久,非常疲惫在围攻之中损失了大量的军马。

    数日激战之后,蒙哥率领铁骑从西北方向突出重围,蒙古铁骑折损六万余人,彻底丧失了对汪古部地区的统治力量。

    相比较之下,宋军折损三万余,但是他们夺取了汪古部地区的统治权同时,将这一中立区域划归到大宋的势力范围之内。

    大宋在这里建立了第三座城池,形成了牢不可破的三角防线,无数城池开始拔地而起,无数的物资开始朝着这里运输,汪古部地区建设了十余座大型城池,不少军械也开始装备到城头之上,这里成为了真正的金城汤池。

    蒙古丧失了对于汪古部地区的战略优势,漠北草原的战略天平开始由蒙古这一方朝着大宋这一方缓缓的偏转,虽然此时还是蒙古在漠北草原上占据绝对的优势,但是,宋军有了一个出击的前沿阵地。

    而且除了长城防线以外,宋军在长城以北地区终于有一个站稳脚跟的地方,这里成为了宋军接下来反击的战略发起地点,同时还可以和河西走廊上草原的铁骑相呼应,成为威胁蒙古腹地的核心力量。

    大宋采用这样步步蚕食的方略,蚕食掉了蒙军漠南草原最南部的一部分草原,这让蒙古的牲畜损失惨重,牧民也大多成为了大宋的牧民。

    战略态势的紧急扭转,让蒙哥感受到了危机的存在,立刻召集集了所有部落的勇士,决心重新夺回汪古部地区,掀起一场浩大的铁骑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