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隋末:我上了李世民的必杀名单 » 第21章 真能睡

第21章 真能睡

    温泉水暖,幽香阵阵。

    薛明刚想结结实实地搂住她,樊隐芸柔若无骨的身体却已从他的臂弯里滑脱,躲到了另一边。

    在水里,薛明的锁技不管用,根本捉不住她。

    “喂,我们要这样捉迷藏到天亮么?”薛明抱怨道。

    “嘻,那你想干嘛?”

    “累了,我想睡了。”

    “好啊,我陪你睡。”

    什么?

    这个超级大拐弯拐得他猝不及防,感觉差点被甩飞到墙角。

    “走啊。”

    樊隐芸起身走出温泉池,拿起大布巾,来到屏风后。

    湿透的夜行衣和里衣陆续被拧干,一件件铺在了暖笼之上。

    薛明看到她伸出玉臂,将屏风旁木衣架上的一件宽松布衫扯了进去。

    过了一会儿,她穿着那件宽松布衫,光着腿走了出来,手里还拿着布巾,正侧着头揉擦着如瀑的长黑发。

    薛明彻底呆住了,她是认真的吗?

    “快点,再不睡,就别睡了。”

    樊隐芸伸腿踢了一下薛明的肩膀。

    这场景,让薛明有些恍惚,家里有个女朋友,应该就是这种感觉吧。

    薛明起身,拿起布巾裹上,手忙脚乱地擦干,就看到樊隐芸已经跳上了床榻,正用脚将那些锦被香衾都踢散开来。

    妈的,这种事,以前做梦都没梦到过。

    用脚将被子全部铺开后,樊隐芸像只小鹿一样跪坐下来,拍了拍旁边的被子:

    “来睡吧。”

    薛明隐隐觉得有点不对劲,她这也太主动了,不合常理啊。

    但他还是拉开被子躺了进去。

    樊隐芸改变坐姿,盘起双腿:“你睡吧,我练功。”

    尼玛,就知道这事情不会那么容易。

    薛明感觉自己完全被套路了。

    “算了,我也没心思练了。”

    樊隐芸微微一笑,往旁边一倒,拉过另一条被子盖在了身上。

    “登徒子,别太贪心,睡啦。”

    切!闹了半天,还不是耍我,薛明有些意兴阑珊,背过身不去看她。

    无奈眼睛是不看了,但阵阵幽香还是绕过来钻进了他的鼻子。

    见鬼!这谁受得了?

    再这么熬下去,太贱系统都要“叮”了。

    “叮……宿主与美女温泉戏水,同榻而眠,却毅然背身而卧,秋毫无犯,符合‘反人性’特质,获得‘智慧果’1枚,目前累计智慧果1枚。”

    草!果然,回回都是这样。

    这特么到底是个什么系统,令孤不举扭蛋机?还是阻冲之模拟器?

    等等……薛明的思维忽然拐进了一个从未细想过的地方。

    既然回回遇到这种情况,系统就会跳出来“叮”。

    那不就证明,这是一种百分之一百能刷出智慧果的方法?

    薛明被自己的天才想法给整兴奋了,不由激动地浑身微颤。

    樊隐芸在背后看到他这副模样,心中涌起怜意:

    他还真是个君子,宁可自己强忍到这般难熬的程度,也不越雷池一步。

    亏我之前还叫他登徒子,其实,他比柳下惠还柳下惠。

    那要不要……给他一点好处?就一点点?

    樊隐芸伸出手指,戳了戳薛明的脊背。

    薛明茫然地回过头,樊隐芸居然凑了上来:

    “想不想抱我一下?”

    薛明有些懵。

    我正搁这研究高精尖技术呢,你咋又突然转性了?

    行呗,抱就抱啊,这都主动提要求了。

    薛明展开手臂,樊隐芸像只小猫一样挤了进来,躺在他的臂弯里。

    又软又暖又香,还真像抱着一只猫。

    薛明这么一想,心中倒也坦然了许多。

    樊隐芸被他搂着,感觉温暖又舒服,也渐渐放松了下来。

    没过多久,这两个冤家,居然同时睡着了。

    脑海里,站在水池边的徐渭朝外面看了一眼,微微一笑,捡起一根枯枝,蘸着水,随手在地上写了几句诗。

    莲花如妾叶如郎,画得花长叶亦长。

    若使画莲能并蒂,不须重画两鸳鸯。

    ……

    翌日清晨,薛明醒来时,樊隐芸已不知所踪,只留下锦被里淡淡的幽香。

    “军师,她……几时走的?”

    薛明在脑海里询问正在水池边踱步的徐渭。

    “天将破晓之时,如灵猫出阁,转眼就不见了。”

    唉,真是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露无觅处。

    关键是这一晚上,自己居然睡得那么沉,一次都没醒来。

    一起睡觉,就真的只是睡觉。

    这身体也特么太实诚了吧。

    不过,就算是现实中的女朋友,也未必第一晚就能和你睡,对吧?

    再说了,毕竟脑中徐渭还在,真要怎么着,我还舍不得她被人看到呢。

    找齐了这些足以安慰自己的理由之后,薛明整理衣冠,离开了白玉坊。

    回到校尉府,用了早膳,薛举把他叫到了书房里。

    “阿果,昨天的筵席大有收获。褚家父子已答应为我推介几位江东好友。”

    “江东好友?”

    “不错。褚亮是阳翟褚家的人,阳翟褚氏,当年和琅琊王氏、陈郡谢氏等望族一起随晋室南渡,定居江南。此后,这些侨居的士族和本地的士族,都被称为江东士族。”

    “那褚家父子推介的江东好友,想必都出自江东士族了?”

    “不错。”

    “爹,这江东士族很厉害么?”

    “阿果,当今朝中有‘五贵’:宇文述、苏威、裴矩、虞世基、裴蕴。这虞世基和裴蕴皆为江东士族之人,五贵占其二,还不厉害么?”

    薛明点头称是。

    薛举继续说道:

    “当今天下,入朝为官的世家子弟,皆出自关陇、山东和江东这三大士族。关陇自不必说,大隋的立国柱石,我们薛氏也算是关陇之人。山东士族自视儒门正宗,视关陇得天下为野人坐王庭,清高难交。而这江东士族,自东晋亡后,风光不再,族中人才虽多,也仅有虞、裴二人位极人臣。”

    “爹的意思是,江东士族都有怀才不遇之心?”

    “正是。我听褚亮说,江东人才济济,论儒门道统之传承,不输于山东士族;论王霸创业之术,不输于关陇贵族。阿果,如有这些人才相助,何愁大业不成?”

    此时,薛明终于明白薛举如此看重褚亮父子的原因了。

    “爹,我明白了,褚亮父子,不仅是我们需要的人才,也是打开江东士族大门的钥匙。”

    “所言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