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爹居然是朱元璋 » 七十章 储君之争

七十章 储君之争

    “然而,天道轮回。即便是有临尘谪仙,儿臣猜想,也无法助人长生不死。”

    朱林赶紧将自己获得仙人药方,所编造的故事给圆回去。

    当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朱林已经算是得到了某种意义上的延长生命:。

    只是这种秘密,不管别人信不信都不能说。

    “你为啥说即便有仙人,也无法助人长生。难不成你问过?”

    听到这话。

    朱林知道自己多加了这一句,失言了!

    不应该这么说的,以老朱的性格和智商,这话显然破绽百出。

    说不定他昨晚,就一直想着自己的故事,整夜没睡好。

    怕就是要问出个结果。

    也好,那就再做一回神棍,让洪武大帝彻底死心吧!

    “父皇,事到如今,也不瞒你了。当初那道人意欲收儿臣为徒。儿臣便问他,可得长生否?”

    道人却是无奈一叹,吐出:“不能!”

    “儿臣追问为何。”

    “他却说这一方世界乃放逐之地,天道不允!”

    随后就再不言语。

    儿臣才选了药方。

    说道这里,朱林故意将声音变小。

    和老朱斗智斗勇太累。

    这不由让朱林想起,以前看过的小说。

    里面动不动洪武大帝激动得落泪,才进宫没几天就批奏折,问政天下,封储君。

    掌管五军都督府,拥兵天下。

    这不用想都知道不可能。

    历史只有一个朱标,也只有一个朱标!

    上下数千年来,平民出生的帝王真正意义上只有一个半。

    洪武大帝算一个,另外半个是刘邦。其他哪个不是有实力背景的?

    至于半个,那是之前做过亭长,算不上平民。

    但即便朱标是如此疼爱的长子,同样被朱元璋压得喘不过气,活活吓死。

    这就可想而知。

    朱林以前对明史有过不少接触,所以在穿越来这个世界,知道身份后。

    每一步都力求做到稳。

    老朱还能活六年,那时候二十一岁。

    有了未来的知识,再怎么都能混得风生水起。

    朱元璋沉默许久,又一言不发的起身走向殿外。

    转了一圈后回来。

    整个人从脸上看不出丝毫变化。

    朱林却看到,对方原本挺直的身体有了一丝佝偻。

    是啊!坐拥天下的君王,谁不想长生。

    然而。

    朱元璋坐上皇位后,整个人有一扫之前的颓态。

    散发出帝王的威严。

    “今日叫你来……”

    话刚说到这里,黄平就走进武英殿。

    朱元璋问了句:“他们来了?”

    “是的,皇爷!”

    “带吴王进去。”

    朱林还没搞清楚去哪里。

    黄平就说到:“殿下跟我来。”

    看老朱没有任何动作。

    朱林跟着走到龙案后。

    黄平拉开一道暗门:“殿下,皇爷的意思要你听些事,你且听勿要出声!”

    朱林点点头,走进暗室。

    随即。

    暗门被合上。

    朱林没想到,武英殿后面居然别有洞天。

    原来这是间休息室。

    有床榻被褥等物。

    光线从暗窗照进,屋子并不黑。

    木墙上半部分,通透的细密网格能够看到朱元璋的背部,以及殿内的情况。

    朱林原本想去看看窗外是哪里。

    就看到刘三吾,黄子澄,方孝孺以及另外三名穿着官袍的男子先后走了进来。

    忍不住心道:“今天让我来,难道就是为了这?”

    随后,几人跪地行了个大礼!

    “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早些时候还犯累,就让你等这时辰来。俺这几日身体有恙,不知这翰林院还是朝堂出啥事这着急?”

    朱林听这话,回想起老朱昨晚让自己来武英殿。

    这就证明他早就料到了。

    难道说这群文官……

    “皇上,朝堂翰林院都一如往常!”刘三吾答道。

    “那还数人前来,有事就说。俺最烦三杆子打不出个屁来的。”

    朱元璋言语中颇为有些不耐烦。

    刘三吾左右看了一眼,放出信号。

    众人齐齐喊道:“臣等前来,是要陛下早立储君之事!”

    果然!

    朱林猜到这群家伙来肯定是为了这件事。

    估摸着是听到了什么风声,要挺朱允炆上位了。

    原本朱林以为老朱要发怒。

    可没想到,他却语气平静的开口:“俺说是啥事呢,大惊小怪。”

    咦!不对啊,这显然不符合朱元璋的风格。

    难不成这还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皇上,你这几日龙体有恙,虽说朝堂无异,但毕竟已近古稀之年。如今皇储之位悬空,久久未定。这满朝文武何想,大明天朝百姓何想?”

    刘三吾话刚说完。

    黄子澄紧接着开了口:

    “陛下。懿文太子薨毙半载有余,可这储君之位至今不定。这几日听闻龙体欠安,这普天之下民众便已惶惶之心度日。所谓君臣父子,国位早定。万事皆安!”

    2kxs.la

    方孝孺也随之补上:“皇上,正所谓后继需前定。皇储之位安定。若有事发突然,也好有人监国!”

    这话就说得比较重了。

    意思是老朱你不立储君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这事情怎么办?

    随后的三人也是同样的调调,意思就是让朱元璋册立储君。

    朱元璋点点头:

    “你们说的是这个理。咱想了想也对。你们看立朱林为储君如何?”

    朱林惊呆了,他感觉自己在做梦。

    只是几秒钟,整个人就清醒过来。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老朱叫自己来的目的,恐怕是让自己认识清楚现在的位置。

    就算是天下他一言而决。力排众议,自己这才进宫几天就被册立储君。

    别说是满朝文武,就是那十三塞王都会生出异心。

    那老朱这是什么意思?要把自己架在火上烤?

    也不对啊!

    此时,朱林脑子像是团浆糊乱糟糟。

    突然被一声大喊,给吸引了注意力。

    “不可!陛下,若你立吴王殿下,那将皇孙置于何地,将十三塞王,十余位藩王置于何地?”

    刘三吾的声音陡然拔高。

    “陛下,秦不立长子扶苏,二世而亡。如今虽说四海升平,若陛下一意孤行。吴王登上大宝之日。大明顷刻间将会分崩离析,到时诸王刀兵相向,势必生灵涂炭,血流成河啊!”

    方孝孺毫不留情的讲出利弊。

    “大胆!将这群腐儒拖出去,就在这门口一人打十板子再来说。”

    忍了半天的朱元璋发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