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爹居然是朱元璋 » 七十一章 帝王心术

七十一章 帝王心术

    很快。

    一排长凳整齐的排好。

    十几个太监拿着板子,将六人按在凳上脱了裤子。

    正要动手时。

    朱元璋才说道:“刘三吾老矣,就罚他在一旁看着,这板子打上去响声如何。”

    的确这时刘三吾已经是七十九岁高龄。

    这要真打上十板子,怕是当场得断气。

    但皇爷看着,要听响声,又不可能假打。

    随即。

    门外就响起此起彼伏,木板击打身体的闷响声。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特别是有名气的大儒。

    嘴皮子厉害,骨头硬也不怕死。

    但几板子下去同样惨叫连连。

    朱林知道只打十板子。

    明显就是,给这几个大明文坛领军人物,朝堂文臣表率一点教训而已。

    然而老朱当着他们的面,说要立自己为储君。

    肯定不是做戏。

    毕竟整个大明朝,他说了算。根本就不需要搞这些阴谋诡计。

    也不会是试探刘三吾他们的决心。

    朱林记得明史中有确切的记载。

    太祖常有意易储燕王朱棣。

    刘三吾曰:“若然,置秦、晋二王何地?”

    太祖乃止!

    既然朱元璋问过立储君的事情。

    今天再提。

    还让自己在暗室看戏。

    其目的就不言而喻。

    不过问题又来了。

    如果是让自己死心登上大宝。

    昨晚上提出就藩,今天让人写好诏书,直接下令就藩。

    改吴王封号为赐地封号亲王头衔就可以。

    为什么还要如此大费周章?

    又是让自己明白大臣们的心思,又是打板子的。

    朱林走到窗前,吹着寒风。开始认真的思考。

    至于黄子澄,方孝孺等人被打板子之后,跪在殿前说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朱林让自己冷静下来,将所有的事情一件件理顺。

    老朱这样做的目的,难道是想自己辅佐朱允炆?

    不,这绝对不可能。

    朱林随即否定这个想法。

    洪武大帝虽然心性冷酷嗜杀。但还不至于糊涂。而且对亲情骨肉这一块是极为看重,不可能会这样做。

    再说了自己也不傻,看着势头不对,肯定会撤。

    那会是什么呢?让自己开疆扩土?

    这也不可能啊!

    从洪武七年,十四年,二十三年数次禁海。

    就能够看出,他已经准备固守南七北六十三布政使司。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

    老朱这种人,不可能做这种毫无意义的事情。

    肯定有目的。

    朱林有些急躁。

    在多年的经历过后。

    面对任何事情和强大的对手,他都能够坦然相处。

    唯独有一点会让他忐忑心里没底。

    那就是明明知道事情的发生和经过,却无法猜到对方的意图。

    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朱林闭上眼揉了揉太阳穴。

    由于过度的用脑,让人脑子让他有些疲惫。

    朱元璋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自己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

    面对这样一个虽然才相认一月。

    目前为止非常满意,且救了自己老命的儿子。

    让他知道成为储君之位已经不可能,也不想放任其就藩,更不会让去开疆扩土。

    yyxs.la

    那就意味着,对方有很强的目的性。

    将所有不可能排除。

    能够肯定,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将子自己留在身边。

    但规定是所有藩王成年后都必须离开皇都,无诏不得回。

    偏偏要把自己留下。

    呵!难不成是要把锦衣卫给自己?

    原本只是一个调侃的想法。

    突然让朱林抓住了重点。

    瞬间恍然。

    “刚才的话,都听到了吧?”身后传来朱元璋的声音。

    虽然被打断了思路,但事情总算想通了。

    朱林睁开眼,转过身答道:“听到了,父皇!”

    “你有什么想法?”

    朱林心里忍不住叹了口气。

    这老朱还真是,什么事情都谋划掌控好全局,才来慢慢揭晓答案。

    要是看不破他的计划,就只能被牵着鼻子走。

    难怪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

    “父皇,其实刘学士,黄翰林等人说得不错。牵一发而动全身。到时一个不慎……”

    余下的话朱林没有开口,他知道这不适合自己说。

    “是不是会像方孝孺说的那样,诸王反目成仇,刚刚过了几十年安定生活的百姓,又要面临战火,无家可归。”

    朱林看了一眼朱元璋,点点头。

    “所以啊朱林,就像刚才咱问你的那句话。你回答得很好。”

    朱林这才想起朱元璋那句,‘那你说说,这江山是不是真的能千秋万载?’

    原来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在提醒自己这个意思。

    “父皇,儿臣明白你的用心良苦。你放心,”

    “能明白就好。你的才学与聪慧,远远不是你皇兄弟以及亲侄儿等人能比。且有主意,做事不受旁人指使,俺放心。”

    朱元璋说完,看了一眼窗外:“去外面走走,晚膳就一起吃了。”

    “是!父皇。”

    皇帝、皇子俩人一前一后的走着。

    朱元璋没有开口。

    朱林是不知道说什么。

    “你就不问问咱为啥这长时间来,就没有给你母妃正名封号。”

    朱林当然有想过,不管怎么样占用了前身。也得给对方的母亲一个名号。

    可这讨要和等老朱开口意义完全不同。

    朱林到是没有想过,会被叫去守凤阳皇陵。

    因为终其洪武一朝,都没有皇子被罚去圈禁过。要不然明朝四大恶人早就该发配了。

    “儿臣想过,但父皇做事包含慧理,时间到了自然会安排。”

    “这点与你四皇兄很像。”

    朱林忍不住腹诽,这老朱是故意的还是怎么?

    “唉!咱已命宗人府造册,你看谥号恭安和顺可行的话,就选个日子迁往凤阳。”

    朱林记得朱元璋从没有给已逝的妃子上过谥号。

    看来自己用青霉素救了他,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切父皇做主。”

    “行吧!等你回来后,给你安排个事。”

    朱元璋听朱林说过守孝期满才出来寻亲的。

    朱林听到这话嘴上答应。

    心里却是想着,朱元璋对自己的安排,应该还没有做好最后的决定,所以想趁去迁坟的这段时间,好好想清楚。

    处于感情来说。

    朱元璋对朱林的生母叶氏,根本就没有什么感情。

    无外乎就是见到美人心喜,想要得到而已。

    无非就是有了皇家血脉,给个名分。

    所以只是按照正常程序走一遍,让世人知道而已。

    时间过得很快。

    朱林从凤阳回到应天府,已是接近年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