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再遇老子 » 第二十五章 人性

第二十五章 人性

    面对老人拋来的诱惑,陈乐着实有些心动。这让他想到了圣贤榜,若是有一天自己也能榜上有名,那是多么风光的事情。

    陈乐几乎就要答应了。

    他在心里面盘算着,应该怎么去做,可是这难住了他。人们的生活是美好的,他需要扮演一个不那么美好的角色。若人们是善的,他就是恶的。可是陈乐似乎从不曾想过要怎么做一个恶人,就像他从来不知道自己要如何做一个好人一样。

    陈乐最终无奈地摇摇头。

    “这件事情我做不来,虽然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我却承受不起做一个坏人代价,那使我感到害怕!你——可以嘲笑我。”

    陈乐显得很低落。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弱者,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既无法承担成功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也不愿面对失败带来的痛苦。

    老人并没有嘲笑他,但他还是笑了,笑得很开心。

    “虽然多少有些失望,但你至少是让人放心的!”他说。

    “我们不用担心你在这里掀起多大的风浪。你生性懦弱,在好坏善恶之间摇摆不前,确实有几分悲哀,但这不应该是嘲笑你的理由。

    不知道你怎么看待人性?”老人问。

    “人性,人性!…”

    陈乐重复着这两个字。

    “我也不知道。”他说,“也许人性之恶更多一些吧!”

    陈乐摇摇头,接着又点点头。

    “我不太确定。”他补充到。

    “这倒是句实话!”

    老人很随意的点评道。

    “因为你不确定,所以你一直在善与恶之间摇摆不定,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是该做一个恶人,还是该做一个善良的人?既然不知道该怎么做人,你也就不会知道应该怎么做事,你的人生必定是迷茫的,总会在确定与否定之间摇摇晃晃的前进。别人走直线,而你却按照波浪线前进,你落后于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陈乐想了想,这无疑是正确的。

    “你这样说是对的,但是似乎又不全是对的。曾经的某一段时间,我也是一个坚定的人,我相信人性是善良的,并以此为人生信条,为目标而辛苦努力。但结果并不太如意,我输得一塌糊涂。”

    他想起了创业那段时间,也想起了那段没有结果的爱情。

    老人看着他,眼里甚至没有怜悯,他只是很平常的问,

    “还记得我刚才跟你提到的两种力量吗?”

    陈乐点点头,他当然不会如此健忘。

    老人接着说:“任何一个现象的产生,都是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人性也有两种力量,一种是善一种是恶。善的力量大,你就向善,恶的力量大你就向恶。但善恶并不是你自己说了算的,善恶本身来自于环境对你的影响,来自于你对环境产生的反应。若是你对两种力量没有清晰的认知,你就无法协调这两种力量对你产生的影响,使它们凝聚成一股力量为你所用,而只能随着环境的变化,随着善恶的增减随波逐流。”

    这让陈乐陷入了沉思之中,似乎自己这一生之中,一直都在两种力量之间左右摇摆,时而觉得人性是善的,时而又觉得人性是恶的。

    当你觉得人性是恶的时候,善的一面总是让你看到爱的伟大,总是让你感动。当你觉得人性是善的时候,又时常觉得恶无处不在,每每吃亏。

    只是陈乐从来不知道,也从未想过要将两种力量整合起来,又该怎么样去整合?

    “善恶还可以整合起来吗?”

    他问道。这让他的兴致提高了不少,好像看到了另外一条康庄大道。

    老人点点头,“当然!”他说。

    “这个世间的任何事情,任何人,都同时受到多种力量的影响,但这些力量,都处于对立的两个方面。善恶,好坏,美丑,各种力量的相互交织,让世界看起来非常复杂,很难找到现象背后的驱动力量。

    但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人们只选择其中的一种,而否定另一种。

    这就产生了两种人,一种是坚定选择某一个方向的人,另外一种是在两种力量间左右摇摆的人。而你恰恰是属于第二种!第一种人是那些看起来意志坚定的人,或坚定的恶,或坚定的善。

    像你这样的人,痛苦来源于左右摇摆的不确定性带来的人性的迷茫。

    那些看起来意志坚定的人,似乎要好得多,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他们需要时时刻刻否定他们选择之外的另外一股力量,通过这种否定来肯定自己所选择道路是正确性,这个过程会伴随着他们的整个人生。若是哪一天他们不能再坚持否定,整个人就会陷入极致的痛苦之中,甚至会觉得自己曾经的整个人生都是错误。

    但不管是哪一种人,看待人性都是不全面的。”

    “照你这么说来,要怎么样去看待人性呢?”陈乐。

    老人:“其实人性原本很简单,但是要把这个简单的道理讲清楚,却必须要引入另外一个概念,那就是公与私的对立。”

    陈乐:“善恶怎么会和公与私扯上关系呢?”

    老人神秘一笑:“因为人是一个整体。是看得见的身体和看不见的心灵,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一个人要维持身体的存在,就必须从外界获取物质需求,就好比每个人都需要吃饭。

    获得外界物质需求的这个过程,是满足个人的私,如果人获得物质需求,是完全依靠自己去获取,而不与其他任何人产生任何交集,那么就没有公与私的分别。

    但人类社会不是这样的。人的身体在动物界中是比较脆弱的,个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威胁。为了安全,人们会聚在一起生活,这就导致了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一定有多个个体同时存在。

    我们把这个范围设定在一个地域之内,这个地域内的土地是有限制的,那么随着人口的变动,每个个体所占有土地的多少也会随之而变化。这个时候,人与人之间就必然产生物质利益的关联。

    但每个人都有私的需求,如果一个人获得土地多了,那么其他人获得的土地就相对少了。于是矛盾就产生,这种矛盾就是公与私的矛盾。

    你知道什么是‘公’吗?”

    他突然问道。

    “当然!”陈乐答道,“公就是……”

    但他忽然发现,自己没法给出准确的解释。

    老人笑了笑:“我来给你解释一下,公是什么意思?一个群体所占有的共同资源叫公,你从群体中获得的为自己所用的那部分是私。公就是所有私的结合。

    你为共同的物质利益付出的劳动是公,这个劳动的过程是对公的奉献。你从大家劳动的成果中,取回你需要的那部分是私的部分。

    人们通常会认为:若是付出与获取是等量的,那么你自己就会平衡,其他的个体也会平衡。要是你拿的多付出的少,那么你就是自私的;若是你付出的多拿的少,你就是富有公心。所以人们喜欢大公无私的人。

    但人不可能没有私心,若是完全没有私心,就把自己饿死了。人也不可能没有公心,若是没有公心,他就只能离开这个团体,独自一个人到单独的地域去生活。这是由人类社会的组织结构所决定的。

    为了共同抵御外部风险而聚在一起生活,人们选择在一起聚居,是社会组织的基础。

    在聚居生活中,人们希望付出与收获绝对平衡,也就是公平。

    但是绝对的平衡不存在!你不可能在任何时候,付出的和得到的总是一样多。所以人们之间很容易产生矛盾,就是因为在分配的过程中,不可能做到时时刻刻,都能平衡彼此的付出与收获,实现公与私的平衡。

    也就是说在一定时间内,不可能做得到绝对的公平。最后,为了不吃亏,大家都只能顾着自己,而不愿考虑他人的感受。这就形成了人人都是自私的局面。

    你发现其中的关键点了吗?”

    陈乐正处于思考中,他本能的摇摇头。

    老人接着说道:“这个关键点就是:时时刻刻的绝对平衡。这种平衡不可能做得到,而人们希望任何时候这种平衡都是绝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