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再遇老子 » 第三十二章 活着是为了活着?

第三十二章 活着是为了活着?

    “既然各有各的优势和缺点,也没有好坏之分,为什么还要将我们区别对待呢?”女孩又问。

    “你们有感觉到这种区别对待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吗?”

    吕老师反问道。

    孩子们摇摇头。至于具体体现是什么,他们倒不是很清楚,但这种区别总会在不经意间被感受到。

    “确实,这种区别对待是无所不在的。从你们的身体发育开始显现出区别的那一刻起,这种区别对待就已经开始了。”吕老师答道。

    “对于我们整个大家庭来说,不管是男孩和女孩,都是一样的重要,少了任何一种群体,整个社会将无法持续下去。随着你们的成长,会带来青春期的一些反应和冲动,但是太过年少的你们很难抵制这种生理和心理的双重互动。你们的成长也需要不同的方式加以引领,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同的生活引导,必要的区别对待是为了让你们能够更好的成长。

    另一方面,异性之间过早的接触,会让你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面临一些不必要的互相伤害,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需要等到你们相对成熟,才会进一步放宽对你们的限制。

    对于现在的你们来说,可能会慢慢的感觉到一些限制,但你们需要知道,在你们知道如何了解彼此,并且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之前,必要的限制是保护你们的最佳手段,也是你们实现自我保护最有效的途径。”

    “您的意思是说,我们会互相伤害吗?”女孩指了指身边的同伴们。

    “也许你们主观上不会,你们都不想伤害彼此,但是在客观上却是存在的。孩子们,现在我能告诉你们的是,在你们成长的过程中,虽然你们不愿意伤害别人,特别是你们在乎的人,但有些伤害会在无形中产生,不可避免,唯一能够帮到你们的是多多交流,多站在彼此的立场去看待伤害本身,从而将伤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吕老师话语很温柔,却有着不容置喙的气场。

    “老师,我不明白什么是主观,什么又是客观,又该如何站在彼此的立场上看待问题?”

    另一个男孩问道,其他少年少女也点头表示同意。

    “这个问题问得好!主观就是你自己心里怎么想,你可能也会认为别人也会这么想,这是站在你自己的立场想问题,做事情。但别人可能并不是这样想,别人的想法和做法对于你来说就是客观的,不会因为你怎么想而改变。

    因此呢,当你主观的认为做一件事是为别人着想时,可能反而会给别人带来某种伤害,为了减少这样的主观伤害,就需要站在彼此的立场上看待同一件事情,也就是你既需要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考虑,也需要站在别人的立场去考虑。”

    “我还是不明白要怎么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男孩摇摇头,有些迷茫。

    “这确实是一个难点,对于年少的你们来说不会有任何头绪,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增加对彼此的了解,明白彼此的不同之处,会有什么不同的需求,才有可能看到对方的立场,通过这种转换立场的思考,才有可能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主观伤害。人和人之间因为彼此不同,所以才有了相处的精彩,也同样是因为不同,不容易互相了解,所以常常把精彩变成了伤害。你们现在能做的就是记住你们是不同的,需要增加了解。”

    孩子们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他们需要在成长过程中慢慢体会这些话的真正含义。

    陈乐却明白了,但他也并不了解这些所谓的不同具体指的是什么,他同样需要一点点去体会,只不过有了方向,不再是盲打莽撞。

    “也许你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你的想法是自己的主观想法,但对于别人来说就是客观存在,别人的想法是别人的主观,却是你的客观。”另一个中年女性补充道。

    陈乐注意到她的面前写着医生,却不在感到吃惊。

    后面的环节是每个孩子与一个成年人单独交流,通过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引导,陈乐并没有参加。

    来到顶部露天活动区,找个地方坐着,静静地看着周围的一切,陈乐反复问自己,自己这一生到底有没有真正了解过一个人。

    顺着人生的轨迹慢慢的下翻着记忆的花絮,生命中出现过哪些人?亲如父母,曾经的那些同学同事,迷恋过的情人和爱人,最真挚的朋友……

    我到底理解他们多少?

    他一遍一遍的心中问着自己,希望为任何一个人勾勒出一个立体的人设,但陈乐最后还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在他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几十年时光中,居然没有一个人是他真正了解的,他们都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除了记得他们的脸,他们的身形,他们的表情,他们最爱发的牢骚,这些无关紧要东西以外,对他们为什么是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为什么会发这些牢骚,陈乐却一无所知。

    甚至,陈乐连自己都不了解,他为曾经做的很多事情感到迷惑,不知道为什么会无缘无故的要去做,为什么会后悔?

    陈乐用力的甩了甩脑袋,将目光投向周围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那山那水那树,还有那天空和云彩,它们为什么是它们?对于这世间的一切,陈乐感觉自己好像从来没有了解过,他开始对自己的人生产生动摇。

    我到底为什么活着?曾经为什么选择死去?此时似乎就连活着和死去都成为了未知。

    那山为什么是那山?那水为什么是那水?那人为什么是那人?我又为什么是我?

    陈乐知道自己是有意识的,有思想也会有想法,但他却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是自己,那么这些想法和自己的思想,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若是人只是为了活着,那完全可以是一棵树,扎根于土壤,不需要有思想也不需要考虑什么。也可以是一头动物,遵循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饿了便去狩猎,吃饱了便睡觉,找到属于自己的领地,似乎也是一种生活的方式,也没有必要去产生太多的思想。

    只是,人又为什么要是人呢?

    陈乐闭上眼不再去看,也不再去想,他害怕再次陷入死循环走不出来,他双眼迷糊的看着前方,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