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执!念! » 第一章:蓝溪村

第一章:蓝溪村

    1996年早春,腊尽春来、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空气中弥漫着泥土、青草、甚至还有阳光的味道。人们穿着不再臃肿的衣服沐浴在金灿灿的阳光里,暖暖的,很舒服。

    村子里有很多垂杨柳,柳牙鼓出青青的嘴儿,好似一颗颗绿色宝石镶嵌在长长的柳枝上。柳枝细细长长,浓密柔软,就像是柳树披着的一头长发。“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杨柳丝丝弄轻柔”,微风吹过,婀娜的柳枝翩翩起舞,又犹如搔首弄姿的舞女,尽情地展现她柔美的身段,令人陶醉。孩子们很好奇这枯枝上长出的新绿,扯下柳枝玩耍,追逐嬉戏,或是在长长的水渠两岸奔跑着放风筝,欢声笑语随风飘散在广袤寂静的田野上空。

    春来无俗物,入眼皆成诗。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起清代诗人高鼎的那首《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美丽的山村景象,也是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的写照: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房屋俨然的蓝溪村是个普通的小村庄,只有三十来户人家。除了一家姓田的外姓人,其他都姓蓝。整个村庄被田地包围着,因几乎没有山,放眼望去连绵的全是田地,直到目光被邻村的房屋所打断。

    一条约五米宽的乡村泥土路从村子的正中心穿过,使整个村庄形成一个“中”字。这条泥土路经过人们日积月累的踩踏和车轮的碾压,硬度虽然比别处地面的高,但毕竟不是水泥路或者砂石路,泥土遇到水粘粘打滑,道路则变得泥泞不堪。下雨天走在这条路上,泥巴粘着鞋底,越粘越多,越多越沉,举步维艰。村民们多么希望这条路能像砂石路那样干爽,像水泥路一样坚实啊!

    蓝溪村几乎每户人家都有一个土墙围起来的院子,各家按自己的喜好打理着,有的种菜,有的种花,有的种果树,有的样样都种,也有的懒人啥都不种。果树以及一些很接地气的好养活的鲜花应季次第开放,为最朴实的农家院落增添了春色秋景。

    全村所住的房屋分成两种,有砖瓦结构的房子,也有茅檐草舍,参差不齐。家境好点的人家毫无疑问都建起了砖瓦房,还有些因要娶媳妇被逼无奈四处借钱也建起了砖房或平房,没有压力的人家都安逸地住着土墙茅草屋顶的房子。然而住茅草房的人家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有饭吃有衣穿就都万事大吉了。

    村子的西边有一条约十米宽灌溉用的水渠,连绵了很多个村子,也没人知道有多长。水渠下游全是大片的水稻田,一座小型石板桥横跨水渠,是全村通往西面的唯一通道。水渠经过村庄的那一段岸边是一排垂杨柳,看起来有些年头了。这些婀娜多姿会跳舞的树为这个小山村增添了诗情画意,以至于我第一次置身其中时就喜欢上了。同时喜欢的还有那全村人共用的一口老井,据说村里已经没人知道这口井始建于哪一年了。石板砌成的井台因年代久远被磨去了棱角,光光滑滑。井水很甘甜,冬暖夏凉,夏天人们把井水当冷饮解暑,冬天妇女们把衣服或菜拿到井边,用刚打出来的井水洗,一点都不冻手。这是个全村每户人家每天都必须光顾的地方,每天傍晚时分,几乎每家都来挑水。这里也是为姓蓝的小伙子想要搭讪姓田的姑娘找到的最强借口的地方。

    时隔多年以后的一个清明节,我回村给老爷子上坟,却怎么也找不到这口井了。村里二大爷带着不屑的语气告诉我——现在都用自来水了,没人挑水了,那口井被填平了,你还找那井干啥?

    二大爷的话我无言以对,唯有失落的眼神随着风飘向了远方,随之流下大爷永远也不会懂的泪水。

    话说我嫁到蓝溪村已有五年多了。我和蓝青是高中同学,那时我们读的高中还是两年制的,读了两年书还没准备好就不得不参加高考了,结果双双落榜。不过那个年代考不上大学却是极平常的事,并不丢人。而考上了则是天大的喜事,必摆酒设宴、呼朋唤友、隆重庆祝。

    高中毕业后,有门路的同学,有的去村镇学校做聘用老师,有的在乡镇企业做会计。而我和蓝青没有任何关系门路,种地就是我们不得不选择的工作,因此我们常常会被一种失落的情绪所裹挟。

    种地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劳作,大忙季节是春种和秋收。像我们这些刚从学校毕业回村种地的学生娃,最怕的就是这两个季节。一天下来身体就像是散了架,特别是腰部,疼痛难忍。我和蓝青深深地体会到了稼穑之苦,更加懂得了珍惜一蔬一饭、一饮一啄。

    在农村,除了这样的大忙季节,平时倒也清闲。夏天为了避免高温中暑,一般只在早、晚各劳做三个小时就收工了。冬天就更加闲得发慌,妇女们尚且可以边看电视边织毛衣、纳鞋底,而男人们则无事可做,于是便常常聚众打牌甚至赌博。

    尤其是春节期间,农村赌博风气盛行,屡禁不止。有些村民因手头拮据,想通过赌博赢一点钱,可往往事与愿违。输了钱的人绝不会甘心就此收手,还想赢回来,结果是恶性循环、越陷越深。为了筹赌资,有些人不惜铤而走险,或半夜出去偷盗,或悄悄拿家里东西出去卖。东窗事发之时,家庭战争必然爆发,哭天抢地、大打出手、鸡犬不宁。

    我和蓝青出于好奇,就去赌博现场看看,竟被惊到瞠目结舌。一张破旧的八仙桌上放着三十二张牌九,桌子四边里三层外三层围着的全是参赌和看热闹的人,最外围的人因看不着,就高高地站在长条板凳上。屋子里面乌烟瘴气、浊气熏天。赌赢了的人大笑,赌输了的人骂娘。不管赌赢了还是赌输了,全都不愿离开,场面始终像一锅沸腾的开水。

    桌面上摆起一只碗,里面放着两个骰子。整个赌局中,所有人对掷骰子最为看重,仿佛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骰子上。掷骰子是庄家的事,只见庄家将骰子握于掌心,然后双手合十跟拜佛似的,嘴里念念有词。接着右手三个指头轻轻捏着两个骰子,先将手臂抬高过自己的头顶,此时并不会掷下骰子,因太高掷下骰子肯定会飞出去。庄家把握着掷骰子的高度,当手臂下落至刚刚好的位置,他像是千斤重力凝聚其中,随之形成绕指柔一般将骰子掷于碗中,并高喊一声:“猴子好!”因骰子在碗里滴溜溜打转,所以被形象地称之为猴子。

    我和蓝青对农村赌博的恶习深恶痛绝,但也只能怜其不幸怒其不争,没有任何办法。我们俩则利用整个冬天的时间来读书、看报、练书法、学骑自行车。那个年代自行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几乎家家都有,且不止一辆,用起来特别方便。

    我是在蓝溪村打谷场上学会骑自行车的。偌大的打谷场,特别适合练习自行车,泥土压成的地面,即使摔倒也不会摔伤。不过整个过程把蓝青累得汗出如浆,他一面用尽全力抓紧自行车后座不让其歪倒,一面气喘吁吁跟着自行车后面跑。也不知道跑了多少圈,最后他悄悄放手了,但我还以为他在扶着,便踏实地、大胆地用力向前奔驰。等我转过一圈回来再看到蓝青时,他边擦汗边对我比了个OK的手势,然后坐在石磙子上休息了。我在开心、兴奋、不知不觉中学会了骑自行车,蓝青的汗水换来我人生初次驾驭的快乐。

    学会骑自行车以后,我和蓝青就经常骑车出去,逛县城、赶集、走亲戚,或是去市里。蓝溪村离市里并不太远,骑车两个多小时就能到。每每这样的时候,我们俩就像欢快的鸟儿,无忧无虑放飞心情。

    我们去市里主要是光顾书店,买书或者借书回家看。几年下来,古今中外的小说、哲学、美学、诗词歌赋、文艺期刊、报纸杂志,看过的书堆起来就是一座小山。

    蓝青不仅爱读书,还有写书法的爱好。据他自己讲,他的书法兴趣是娘胎里自带的,六岁时就喜欢,从描红开始到长大后临摹王羲之等各大书法家字帖从未间断。彼时农村还没有通电,用煤油灯照明,因家境贫穷,妈妈不让长时间亮灯费灯油,蓝青就在院子里月光下写。

    蓝青十二岁那年就可以给家里写春联了,村民们也都跟着找蓝青帮忙写。蓝青爸爸买了许多红纸和墨汁,给各家量身定做春联,各家来拿春联时都会留下一点钱给蓝青交学费,因此蓝青在十二岁的幼小年纪就开始做“生意”了。蓝青爸爸算了一下,即便是村民们给的钱很少,也还是有得赚,因买红纸和墨汁的成本很低。而村民们在蓝青这里买春联花的钱比在集市上买的也更便宜,就是说蓝青和村民们获得了双赢。这件事让蓝青感到很开心,不仅能赚钱同时还有了成就感,他便更加努力练习书法了。蓝青把赚到的钱用于买字帖和一些喜欢的书,所以他读过很多课外书籍,就是这么来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蓝青感觉自己的毛笔字越来越好了。妙手偶得的杰作不舍得丢,就贴在土屋墙壁上,多年下来四壁都被杂乱无章地贴满了,竟找不出一块空地。

    结婚必然生子,我们也不例外。造人的事既无计划也无备孕措施,顺其自然就有了。一个春节前的晚上,在蓝溪村寒冷漆黑的夜空里,不时传来一阵阵女人痛苦的呐喊。疼痛一阵阵袭来,汗水湿透了头发,让人感觉生命就处在死亡的边缘,强烈的求生欲望让我拼尽全力与死神搏斗。几个小时后,随着划破夜空的一声长啼,我高耸如山的肚子终于像泄了气的皮球,整个人瞬间瘫软下来,完全没了力气庆祝胜利,甚至连说一句话的劲都没了。

    这时村医的操作才刚刚开始,她用消毒好的剪刀剪下脐带,一面自顾自包扎孩子伤口,一面让蓝青将剪下来的那部分拿出去埋了。蓝青按村医的吩咐把女儿的根埋在了村边的大柳树下,也正是在此刻,他想出了孩子的名字,就叫“柳”吧。

    蓝青说:“给孩子起名为柳,不仅是因为她的根埋在大柳树下,还有很多条说辞。其中最重要的两点:一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了柳,以后咱们遇到再大的困境都不会害怕;二是古人有折柳送别一说,柳的谐音是留,孩子名字叫柳,留得住好养活。”

    孩子出生三天后,婆婆把早已准备好的艾草放在大锅里,烧了一大锅艾草水。然后在房梁上吊着塑料薄膜做成的洗澡罩子,罩子下面放一只大木盆。当把滚烫的艾草水倒进盆里时,洗澡罩子立刻被热气撑起来,形成了一个桑拿房。婆婆和蓝青都在旁边伺候我和孩子熏澡,婆婆说:“坐月子最重要就是熏澡。熏得好,能把以前的毛病带好,还能保你以后到老都没毛病。”

    坐月子是对女人辛苦生孩子的奖励,整个月子除了给孩子喂奶,啥也不用干,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样的日子对我来说太无聊了,于是我把整个月子的时间都用来看书。蓝青早就考虑到这一点,他为我准备了足够的书,古今中外的都有,《红楼梦》、《唐诗宋词》、《简爱》、《复活》、《老人与海》、《战争与和平》等等。

    我和蓝青都酷爱读书,这个习惯是我们上高中时养成的。我们俩原本分别属于两个乡镇,八六年我们成为了高中一年级同班同学,且同桌、同龄。上了高中离家就远了,我们都不得不住校了,而住校后的生活无疑比在家时更苦。学校没有食堂,学生得自己带大米,用饭盒装好,集中起来去学校的大锅炉里蒸饭。每天值日的同学将装满饭盒的四方形铁丝匡抬上锅炉去蒸,饭前再将蒸熟的饭盒抬下来,以便给下课时蜂拥而至的同学们各自认领自己的饭盒。

    一些家境好的同学会将切好的一片片腊肉带到学校,蒸饭时将腊肉铺在淘好的米上面,那样蒸出来的饭特别好吃。有细心的同学会记下放入腊肉的片数,吃饭时一定会发现少两片,毫无疑问,这一定是某些值日的男同学干的。

    丢了腊肉的同学并不会觉得奇怪,嫣然一副啥事也没发生过的样子,依旧很香地吃完饭盒里的所有,一个饭粒也不会剩下。等到吃完饭回教室再见到值日男同学时,并不会顾及他的颜面,大声说道:“哎!今儿的腊肉味道如何?”

    值日男同学于是红了脸,嘿嘿笑着跑掉完事。即便是这样的窘态,他们下次再遇到有蒸腊肉的饭盒,一定还会打开,因为那腊肉释放出的香味真的太诱人了,让人无法收敛。于是这种放了腊肉的饭盒被同学们形象地称之为“勾魂饭盒”,与之相对应的另一种则叫着“安全饭盒”。安全饭盒里面蒸的是两条没切碎的干菜叶子,没有一滴油。这样的饭盒散发出的气味犹如家里喂猪煮的猪食,没有人会去碰这样的饭盒。

    学校大多数同学吃的菜都是星期天回家带来的,带的是咸菜或者是家里自制的黄豆酱,用罐头瓶子装一瓶咸菜或酱够吃一周的。这样的生活完全没有营养,只能充饥不挨饿罢了。这种生活给同学们带来最直接的健康问题就是便秘,我就有一次二十一天没上大号,开始呕吐了才去医院检查。医生给开了支开塞露,问题很快就得以解决。生病的原因虽然找到了,很遗憾,盐菜配大米饭的日子仍旧无奈地继续着。

    我和蓝青家境都不好,家里兄弟很多,且都没读多少书。我们俩则是学历最高的,是唯一的高中生。因此我们总觉得在学校读书是件奢侈的事,就尽量不给家里增加负担。在我印象里,高中两年,我除了买女生必需品之外,基本没有摸过钱。

    那时候同学们住在学校每周回家一次,每周六下午放学回家和周日傍晚返校基本都是步行的。不过也有家里条件好的同学,有自己专属的自行车。骑车上下学特别爽,那种优越的感觉会在途中遇到步行同学时得以最好的展现。他们得意洋洋吹着口哨,本不需要按铃却故意让铃响个不停,并热情地跟步行同学打招呼,然后飞快向前,消失在羡慕的目光里。

    蓝青是我们的班长,人长得帅又写得一手好字,办黑板报、组织班级活动等,事事当仁不让。他超凡脱俗、洒脱浪漫,同时有一定的领导能力。他文科方面成绩很好,但数理化成绩平平。而我的数理化成绩在班里是名列前茅的,所以蓝青经常找我帮他补习数理化。因我和蓝青同桌,近水楼台先得月,蓝青的数理化在我的帮助下进步很快。其他同学看到蓝青的进步也都来找我帮忙讲解,一时间我们的座位前门庭若市。蓝青见我的时间都被同学们占用了,于是就出主意,要带我去学校附近的小河边读诗词,让找我讲解的同学有问题去问老师。

    我跟着蓝青来到小河边,只见清澈的河水缓缓流淌着,几个妇女在河边不紧不慢洗着衣服,棒槌拍打衣服发出“啪啪”的声响,随着哗啦啦的河水传向远方。河对岸几个人在挑水浇地,绿油油的菜地沿着悠长的河道延伸着。幽静的小河给人一种温馨浪漫的感觉。

    继续往下游走,河边出现一个荷塘,不禁让人眼前一亮。时至秋天,高高低低、层层叠叠的荷叶接天映日,盛开的荷花像擦了胭脂的姑娘娇艳迷人。在傍晚夕阳的辉映下,荷塘显得格外碧绿嫣红。

    蓝青情不自禁,吟诵起杨万里的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带着陶醉,责怪起蓝青怎么不早点告诉我还有这么美丽的地方,蓝青说:“我高中刚入学不久就发现了这个地方。我经常会在下午放学后独自过来,坐在河边或者沿着河边走走,吟诗诵词、背诵课文,这样的环境背书都容易记住些。至于为什么没叫你一起来.....”

    蓝青停顿了一下,俊朗的脸上泛起了红晕,便低下头假装看路,接着说:“因我很害羞,同时也怕同学们误会是在谈恋爱。这次带你来,一是看你被别的同学耽误了太多的时间,二是想推荐课外书给你读。”

    我被蓝青的话感动着,心底最朦胧的爱泛起了一丝涟漪。因又担心被蓝青看出端倪,听他说到课外书,赶忙顺水推舟做掩饰,说:“我还真没读过课外书。我也想读,苦于没有。你借给我,太好了。”

    蓝青接着教给我一首苏轼的词《明月几时有》,这首词让我喜欢得有点激动。这也是我在课本外读到的第一首诗词,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直到这时我才知道,蓝青从初中的时候就开始读课外书籍。每年过年帮全村人写春联,乡亲们给的笔墨纸砚钱,他都攒起来留着买书了。上了高中以后,蓝青接触到了更多的书籍,在这条小河的陪伴下,他贪婪地阅读着。唐诗宋词、小说、文学期刊等,这条小河边留下了蓝青太多的脚印。

    我和蓝青肩并肩沿着小河继续漫步,蓝青说:“你之前在数理化上花的时间精力比较多,忽略了读文学书。其实你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明天我把我那些书都带来给你看。”

    我感激地说:“在这之前我真的不知道还有这么多宝贵的书可读,我以为学校发的书就是书的全部,差点错过最美的风景。”

    从那以后,我将蓝青读过的课外书悉数读了一遍。我们俩经常在傍晚放学后来到小河边,分享读书心得,感慨小说中的人物,感叹书中的经典华章。我们跟随着作者的情感穿越,或清风明月、或离愁别绪、或家国情怀、或田园美景、或渔歌唱晚、或仰天长叹,我们为伟大的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所倾倒。我们俩也会齐声朗诵最美的诗篇,双双陶醉在那能把人融化的美妙中,我们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所震撼。

    春天的时候,我们坐在小溪边的草地上遥望着远方,不约而同地吟诵: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入夏的时候我们爱读杨万里的《小池》,秋天的时候我们读杜牧的《山行》。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我们的最爱。我们享受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那种顺应自然、自得悠闲,坦然面对绝境的人生境界。我们被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爱情佳句所打动。我们为苏轼的那句“腹有诗书气自华”而不懈读书。

    渐渐地我对蓝青从最初的感激发展到了后来的崇拜,因我感觉他每每分享给我的读书心得总是比我自己理解的更有深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他讲解给我听,而他也为有我这样的聆听者收获到了虚荣心的满足。

    我和蓝青有了这一层关系以后,我越来越喜欢他了,我甚至会在漫长的暑假里想他,会流着眼泪在土地上用树枝写他的名字。我盼望着假期快点结束,甚至有去他家找他的冲动,但最终都会被没有勇气绊住了脚。后来我想到给蓝青写信,可提笔又不知写什么内容。于是写了撕掉,撕掉又写,反反复复,最后竟写了王维的《相思》。可是写完还是觉得不妥,万一蓝青对我没有任何想法,我们只不过是同学、同桌而已呢!那不是很尴尬了嘛!我思来想去,最终还是没有把信发出去。

    我自认为自己爱上了蓝青,爱他的才华,爱他的书法,爱他的幽默,爱他的超凡脱俗,更爱他的高颜值。我笃定任何一个姑娘跟蓝青在一起相处,都会被他的颜值所征服,更何况我这个人是个天生的颜控。正所谓——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

    蓝青一米八的个子,温厚儒雅、俊朗洒脱、剑眉星目。蓝青的唇边和下颚都有胡须,他总是爱刮,致使露出了青青的胡茬印。他的皮肤白得恰到好处,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肩宽腰细形成个倒三角形,牙齿雪白整齐,说话声音带磁。

    至于我的长相,蓝青给出了极高的评价:端庄秀丽、双瞳剪水、笑靥如花、秀外慧中。我知道蓝青对我的评价过于夸大,可能他是为了秀他掌握的那几个漂亮的词语吧!但我听了心里却感到美美的,便也不去戳穿他。虽然蓝青对我的评价有点言过其实,但实际上我的样子也不算差。我细高个儿,面庞清秀,皮肤白净红润。我甚至很感恩父母给了我这副还不错的皮囊。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快,转眼两年的高中就结束了。高考后,很多同学不用等分数下来就已经很清楚自己的结局了,个个像霜打的叶子般蔫了下来,无奈地收拾行囊各回各家了。我和蓝青也不例外。

    自从忙着复习迎接高考,我和蓝青就没有去过小河边了。分别在即,我本想再跟蓝青去小河边走走,但话到嘴边却没有勇气说出来,我们俩只在同桌的座位上轻声道别。教室里只剩下我们两个人,我们静静地坐着,良久谁也没说话,谁也不愿意先走。我们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而对未来的迷茫又让我们都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我和蓝青虽然已经到了心心相印的那一步,但在一起时所有的话题都是关于读书,感情的事没人有勇气说出来。我很清楚自己一直默默喜欢蓝青,跟他在一起总是很开心、很快乐,有说不完的话。我也能感觉到蓝青对我的感情,但他却从来没有表露过任何超出同学关系的语言和行为。作为一个女生我还能说什么呢!我们就这样很平静地分别了。

    毕业后我无处可去,只能在家帮着种地,情绪无疑滑落至最低谷。我拼命挑最重的活干,我想虐自己,我要忘记自己是谁,来自哪里,又将去向何方。我强迫自己不去想任何事情,刻意让自己变得麻木。我痛苦地消沉着,可是我那尖刻的嫂子却在我滴血的胸口补上一刀,她说:“哎呀,读那么多年书有啥用啊!还不是跟我一样挖泥巴。”那一刻我真想离家出走。

    那天晚上,我独自一人坐在打谷场上,看着斜挂在天空的月亮出神。冷冷的月光如水一般泻在山川田野,周围树木庄稼影影绰绰、斑驳陆离。此时我想到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然而我对蓝青的思念又何尝不是剪不断理还乱呢!我孤独压抑的眼泪奔涌而出,泪眼朦胧地看着月亮喃喃地说:“蓝青,你好吗?我想你!”

    谁知就在我最痛苦、最无奈的时候,蓝青也同样被各种交错的情感纠缠煎熬着。他自思——如果没读过几天书,倒也不会有想法,读了这么多年书结果还是在蓝溪村种地,这让人如何不感叹呢!

    蓝青整日浑浑噩噩躺在床上,后来大哥蓝强看不下去了,硬是把蓝青拖了起来,骂道:“你简直就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脑子不好使考不上大学,身体没毛病吧!大忙季节,爸妈都累得不行,你就睡得下去这个觉?”

    而蓝青却对大哥戟指怒目,吼道:“你天天忙、天天累,不照样还是个穷光蛋嘛!还不如躺着睡觉落个快活呢!”

    大哥气得吐血,抡起棍子就要打蓝青,一面声嘶力竭喊道:“睡觉是快活,可哪来的饭吃啊!你这样的话,从此不要吃饭,饿死得了。”

    蓝青赌气冲到地里,独自干了一个下午加一个通宵的活。因过度劳累又加上没吃饭、没喝水,最后晕倒在田沟里。幸亏村民发现得及时,蓝青才得救。

    我昏昏沉沉在家麻木着,两个月后的一天傍晚,蓝青突然出现在我家门口。四目相对的那一刻,我不禁耳热心跳起来。当我得知他是从早上一直步行走到我家时,心疼的眼泪夺眶而出。流出的热泪告诉我,这不是在梦里,也不是幻觉,他真的来了。这是心灵的召唤、是思念的驱使、是青春的撞击、是无言的约定、是爱情的印证,这一刻的幸福永生难忘。

    蓝青的到来太突然了,我没有任何思想准备,也不知道怎样跟家人解释。不过我爸晚上收工回来一看到蓝青,不等我介绍,就说:“这小伙一表人才、人高马壮,就是不知道会不会种地。”

    蓝青说:“大伯大妈,我跟小花都没考上大学,这次来想找她商量一下,看我们俩除了种地还能干点啥?读这么多年书怪可惜的。”

    我爸说:“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种地,也没什么不好,我只怕你种不来地。”

    我妈说:“要是能找到事做,那当然好。找不到的话,也只能种地了,种不来也得学。”

    我说:“蓝青,我跟你想法一样。这两个月在家特别迷茫,就这么种地吧,真的不甘心,可是又没有任何办法。其他同学都没有联系,也不知道他们都在做什么。”

    蓝青说:“我今天顺便去咱学校看望了班主任苗老师,同时也去了解我们这一届有几个人考上了大学。咱们高考以后知道自己考得不好,都没去学校看分数,也不知道录取情况。”

    我出神地听着蓝青带着磁性的声音,急切想知道下文,忙问:“都有谁考上啦?”

    蓝青的表情变得神秘起来,说:“苗老师说,总共有两名同学考上了。一个是苗老师自己的儿子,二班的苗禾,考上政法大学;另一个是我们一班的,考上了师专。你猜一下这个考上师专的人是谁?苗老师说他都没想到,这个同学居然能考上,虽然不是本科大学,也已经很不容易了。”

    蓝青笑眯眯地看着我,好像那个考上师专的人是他似的。我在脑海中飞快地搜索着,然后把搜索到的结果一一报给蓝青,却全部都被否定了。

    蓝青说:“你肯定猜不到,我来告诉你吧!就是我们班那个默默无闻,整天不讲一句话,晚自习后教室熄灯了他就在路灯下读书,那位刻苦学习但每次考试却成绩平平的米亚楠。”

    我惊讶地说:“啊!米亚楠吗?那个走路都能撞上电线杆子,整天书不离手的米亚楠吗?怎么可能呢!他平时考试成绩还没咱俩好呢!那时我们都认为他是个书呆子,读书读傻了,整天都是在做无用功呢!”

    蓝青说:“是啊!人家这才叫韬光养晦,不显山不露水,真人不露相啊!”

    我给蓝青夹了一块鸡蛋,他嘴里嚼着,一面说:“我也看了咱俩的分数,你比我考得好,你只差2分就搭线了,我差11分呢!”

    我说:“差2分和差11分,结果不都一样名落孙山嘛!”

    蓝青在我家过了两天,期间都下地帮忙干农活。他走后我问爸妈意见,爸妈说:“他人长得好,也会种地,也很懂事,就是家里穷。你自己掂量吧!你不嫌他家穷,我们没意见,反正日子要你自己过。”

    被很多人认为是天造地设的我和蓝青,就这样极其顺利地走到了一起。我几乎来不及考虑除了感情之外的现实问题,就匆匆结了婚。

    结婚时蓝青家添置了最大件的电器就是一台黑白电视机,婚房毫无疑问是茅檐草舍,而且还是跟父母及弟弟妹妹共同拥有的三间茅草房。蓝青大哥和二哥结婚都按女方要求建起了瓦房或平房,婚后他们各自带着那砖瓦房分家另住了。

    蓝青在有限的条件下开始布置新房,他将新写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陶渊明的《饮酒》、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等贴得满墙都是。另外又请木匠打造了一个书柜,酷爱读书的我们给心爱的书也安了一个家。

    如此简陋的新房,却让我感到很满意、很喜欢,从此我和蓝青有了一个专属的独享空间。我们在这里读书、看报、下象棋、写书法,这里装满了我们的恩爱、欢笑和甜蜜。我们把人生中最最美好的时光烙印在这里,成为永恒的回忆。

    时光流转、光阴似箭,转眼在蓝溪村几年过去了。在村里呆久了,我们都快忘记自己是年轻的一代,是读过十年书的人,近乎麻木了。而书看得多了,沉睡的意识也终于被唤醒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看完后,我们越发感到太过平静的日子令人窒息了,一颗不安分的心开始躁动起来。

    受书中人物的影响,迫切地想要打破这一成不变的岁月,毕竟我们还很年轻。茅檐草舍虽然也能住,但这毕竟是祖祖辈辈人的生活水平,我们这一代还要继续这种糊口谋衣的生活就太悲哀了。况且,收下的粮食留足全家人一年的口粮和按规定缴纳国家的公粮外,仅够买下一年的种子和化肥的。这样的日子年复一年,让人茫然看不到希望。看不到的是希望,而看到的却是父辈们那一眼就能望到头的人生。

    我和蓝青不由得想到施耐庵所说——家贫走他乡。船停在码头最安全,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人待在家里最舒服,但那不是人生的追求;最清晰的脚印,往往在最泥泞的路上;最美丽的风景,常常在最险峻的山顶。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追求美好,使宝贵的生命焕发灿烂的光辉,而不是碌碌无为、平庸度过。

    我和蓝青坐在院子里憧憬着,甚至激动得摩拳擦掌了。南方改革开放的号角振聋发聩,我们一颗蠢蠢欲动的心飞向了远方,一首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响彻在耳畔。

    正当我和蓝青激动地谈论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南方特区建设正如火如荼的时候,院落中五岁的小姑娘蓝柳手持一根竹竿,正在跟刚生完蛋的老母鸡对话。

    老母鸡有节奏地唱着:“咯咯咯咯大?”

    蓝柳回答:“大!”

    老母鸡不厌其烦地问,蓝柳有问必答。这样反复十几次之后,蓝柳不耐烦了,她九十度弯起腰,非常用力地发出一声长音:“大......!”小脸被憋得通红。

    老母鸡仍然不肯离开,似乎还有未达到的目的。这时奶奶捧着个玉米盆子走过来,说:“丫头,老母鸡问鸡蛋大不大,就是想要吃的,你喂了它就不叫了。”

    蓝柳接过盆子,饶有兴趣地喂起鸡来。春日的暖阳照着她红色的小棉袄,两根冲天羊角辫像两只鸡毛毽子,随着她在院子里的脚步移动着、跳跃着。

    我和蓝青梦想的火苗被点燃了,接下来就要具体规划了。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我是不舍得离开孩子一步的,然而现在要面对的却是跟这么小的孩子分离,不由得各种担心涌上心头,想想就难过地掉眼泪。孩子的问题还只是其一,接踵而至的另一个大问题是出门的路费盘缠还没有着落。其实也只有出去借钱这一个办法,我们把所有亲戚盘点了一遍,最后只找出一个能借到钱的地方——我姐姐家。因我姐夫当兵退伍后被分配了工作,他们一家在单位上,住公家的房子,又有工资拿,生活很安逸。

    我们很顺利地跟姐姐借到了六百元钱。这可是一大笔钱啊!婆婆说怕丢了,就把六张钞票分成三份,缝在我们不同件衣服里,确保万无一失。

    出去打工前,我和蓝青带着蓝柳回了趟我娘家。我娘家住在山里的一个小镇上,虽说是镇上,其实我从来都没因此有过优越感。因为镇上大多数都是种地的农民,靠土地吃饭,而土地又是极少的。人口多耕地少,必然导致我们蓬牖茅椽、绳床瓦灶,甚至饭都吃不饱。不过住在镇上也有一点好处,那就是方便。镇上有学校、医院、粮站、供销社,还有班车可以直接到家门口。而去蓝溪村的话,下了车还得走两里多路才能到家。

    说到出去打工,我爸妈都很赞同,他们说:“你们两个学生娃,读了十年书,还一样种地,糟蹋了那书本啊!有机会出去那是好事啊!”

    我爸还说等我们在广东扎下了根,他也想去看看,毕竟一辈子没出过远门。听别人说“老不走广,少不入川”,他想知道这是为啥。我说:“爸,以后我们在外面过好了,有条件了,一定接你出去走走看看,有可能的话还带你坐飞机呢!”

    我爸听了没说话,但露出了笑容。看着老爸的笑脸,我知道他在憧憬未来,他在想象外面世界的样子。其实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探寻外面世界的愿望,只是条件不允许时就会把这个心愿深深地埋藏在心底。

    老爸一辈子辛苦,鸡鸣而起,餐风露宿。即便是在大家伙都闲着的冬天,习惯了劳作的爸爸也闲不住,他独自一人竟挖出一口池塘来。他每天不停地挥动铁锹,把一筐筐扎满草根的土渣挑上堤坝。他奋力喊着号子,将堤坝夯实。如此一口池塘里面,可以养鱼、栽藕、放鸭子,或卖或给家里改善生活。老爸付出自己的辛劳,换来全家的温暖。

    我妈对于家庭的付出不少于我爸,她不仅要参于农田耕作,还要承担一家人的家务活。洗衣做饭、缝补衣衫。母爱是无声流淌的小溪水,从不张扬、无微不至、温暖滋润。

    我能有读书的机会全靠父母的坚持,按道理说在农村重男轻女,我哥哥们都没读多少书,到了我应该是要去种地的,哪怕是帮家里做饭也是好的。可我爸妈说——不念书就跟我们一样成个睁眼瞎。你哥哥们那时候没有条件念书,现在日子稍微好点了,一定要让你念书,家里的活我们多做一点就是了。

    我很感恩父母,也很心疼他们,他们很辛苦。他们虽然没文化,但我从小到大都没听到他们说过一句脏话,没见他们拿过别人一棒玉米、一穗谷子。他们勤劳善良、朴实无华、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我在父母的潜移默化中,学到了人性最淳朴也是最光辉的一面。

    得知我和蓝青要出去打工,我娘家大嫂给了我们两个可装行李的大编制袋。看着这编织袋,我不禁鼻子一酸,眼圈发红,心想——虽然这样的事在书本上叫着闯世界,然而实际上也就是去流浪,前途未卜。

    蓝青看出我的担心,就给我打气,他说:“既然已经决定了就不要再有负面情绪,要相信自己。虽然我们没上过大学,但是我们读过很多书,也许那就是我们的财富。我们还这么年轻,这也是我们的资本。努力过,人生才不会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