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中华三字经新编 » 141:高祖兴,汉业建, 至孝平,王莽篡。

141:高祖兴,汉业建, 至孝平,王莽篡。

    高祖兴,汉业建,

    至孝平,王莽篡。

    简单释义:

    汉高祖刘邦应运而兴,创建了汉朝的基业。

    到了孝平皇帝的时候,权臣王莽篡取了皇位。

    相关故事:

    汉朝继承的是秦朝的先进制度,只不过是废除了大部分繁冗甚至是严酷的秦法。

    良好的政治制度惠及了天下百姓,百姓打心眼儿里拥护刘邦的汉室江山,刘邦因此奠定了汉朝的基业。

    刘邦去世后的几代皇帝,都很爱惜百姓的民力,没有启动大规模的国家工程,百姓安居乐业,繁衍子嗣。

    这是刘氏几代人向天下人广布的恩德,所以到了穷兵黩武的汉武帝时期,他才能几十年与匈奴作战,哪怕是耗尽了民力,让天下百姓苦不堪言,天下也没有因此而分崩。

    汉武帝所犯的错误,其实与后来的杨广是非常像的。杨家只有一个杨坚一人爱护百姓,所积之恩德不够深,也不够久,所以很快就被滥用民力的杨广挥霍一空。

    刘氏江山传到孝平年间,几代昏君的挥霍,加上民间贪官的败坏,祖辈的恩德已经被挥霍一空了,连续几代深受其害的百姓,渐渐心生怨恨。这就给伪君子王莽以可乘之机。

    王莽伪装成厚道的样子,慷刘氏江山慨,收买天下人心。因此得以登上皇位,坐拥江山。

    可是,治理国家需要税收啊。

    现在王莽当家做主了,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呐。”

    如果没有了财政收入,国家那是要崩溃的呀。万般无奈,王莽就得改革,他的想办法把自己此前“慷慨”出去的那些权利,在收回来啊。

    然而,把利益给出去很容易,再想剥夺回来那可就难了。

    王莽想要动咱们嘴里的蛋糕?那怎么行?

    所以,在有心人的暗中扶持下,绿眉军,赤眉军纷纷起义,各地叛乱蜂拥而起。

    王莽仅仅在位十五年,就被乱军杀死。

    致家长:

    要想家族的基业长青,子孙后代必须要在一个相对贫苦的环境中长大,身边一定要有贤能的导师培养。

    财富和权势,必然会招来阿谀小人的攀附。

    孩子在这种环境下长大,难免骄傲自大,猖狂无知,最终沦为坏人的傀儡,成为坏人攫取家族财富的工具。

    一个有格局,有视野,有方法的叔伯长辈,用15年——20年的时间,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下,亲自管教家族的晚辈们,不啻为一种较为可行的办法。

    同样的!

    西方流行一种养父与教父,养母与教母的教育形式,我认为有点相当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干爹”和“干娘”。

    教父和教母是孩子的家庭教师,不是传授知识的,而是育人的。

    让孩子成为一个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人。

    让孩子成为一个善于理解别人,善于沟通别人的人。

    让孩子成为一个人格高贵,性格亲和,坚毅不拔而又勇敢无畏的人。

    让孩子成为一个拥有火眼金睛,能够识破一切卑鄙伎俩,又足智多谋的人。

    我们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朋友?

    让孩子认个干爹,告诉他,把干爹的本事全都给我学来。

    我们是否能够成为一个这样的人,让后认几个干儿子,将来他们长大了,成才了,可以做我们孙辈的教父,教母,就像我们教导他们一样,不失严厉又很有技巧的教导我们的孙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