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中华三字经新编 » 160:观历史,晓治乱, 成与败,前车鉴。

160:观历史,晓治乱, 成与败,前车鉴。

    观历史,晓治乱,

    成与败,前车鉴。

    简单释义:

    学习历史的目的,是明白天下兴盛和动乱的原因。

    古人解决问题失败和成功的经验,都是我们的前车之鉴。

    相关介绍:

    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人数不胜数,发生在历史上的事不胜枚举,能够在历史上留下一笔的事件,往往都是意义深远的大事件。

    除此之外,还能被千古传颂的大概只有四种:

    一,极其惹人瞩目的成功。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极其惨痛的失败。这是我们应该引以为戒的。

    三,极其打动人心的正面榜样。这是我们要悉心效仿的。

    四,极其令人痛恨的卑鄙行径。这是我们要小心提防的。

    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们要用心学习历史的主要原因,西方有一门很出名的课程,叫MBA,中文翻译为:工商管理硕士。

    这本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商业案例”,其实就是学习那些发生在商业活动中的经典事件,归根结底还是学习历史,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么。

    致家长:

    我们可以从书载历史上汲取经验教训,也可以从人载历史上汲取经验教训。

    家中的长辈,每人都是一部人生史,他们经历了很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

    我们自己也是一本历史,聪明的人会读好自己的阅历,精心的汲取经验教训,这叫“吃一堑,长一智。”

    只有能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做到“吃一堑,长一智。”,才能载观察别人的活动中,做到“看别人吃一堑,我也能长一智。”

    学习历史,就是“看别人吃一堑,我跟着长一智。”的过程。

    人生只有匆匆百年,能经历的事情不会太多,全靠自己吃一堑,然后再长一智,那能拥有多少追呢?

    史书浓缩了千千万万个人生,我们浏览它,就好像自己也活了千千万万生一样,这样从历史长河中汲取智慧,怎么会不聪明,不睿智呢?

    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然后再在万丈红尘中阅人无数,从而达到将芸芸众生的生命体验纳入我胸的境界。

    就像我们借用了他们的身体,借用了他们的眼睛、耳朵、借用了他们的情感,乃至他们的身份地位去体验他们的人生一样,我们就可以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体验天下无限的人生,获得等同于千万年阅历才能拥有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