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秋风和明月 » 第十三章 暮年归来 5

第十三章 暮年归来 5

    第5节

    当时市里组织了各县领导到林山来学习,特地指示要求万云生亲自接待,讲解经验。考察完林山县全面化柏油马路的硬化,万云生带领着领导们到疗养院来实地讲座。五辆吉普车浩浩荡荡进到疗养院,看到的却是一片废墟。万云生当时下了车就惊讶了。说是计划工程,却成了现实项目,他内心略有喜悦。万云生问秘书和司机是不是走错地方了?秘书和司机都说绝对没走错,林山县就一个疗养院,门口的牌子都在着。万云生自己抬头环顾四周,确定无疑。他问秘书怎么回事?秘书说不知道,估计是意外吧。万云生说就是这小子,只给他一个人说过。

    恰在这个时候,吴学兵带着工人们来到疗养院继续作业。进到院子里吴学兵看见万云生书记,主动向前汇报说万书记您亲自来过目,拆迁半个月内就能完工。万云生对吴学兵说赶快让宋秋风过来,有话问他。吴学兵跑到门外找电话去打。接到电话的宋秋风火速赶往现场,见面便被万云生叫到一边去讯问谁让你拆的?宋秋风说你不是说要新建吗?万云生说那只是计划,还没有报批没有上会讨论,让我拿什么讲解,你是让我出丑吗?宋秋风说书记莫生气,提前施工是好事,我是做错了,但这不更加显示了您的魅力么。万云生翻白眼给宋秋风说魅力个屁,还拍虚溜马……

    宋秋风跟随万云生书记来到领导们面前,万云生向大家介绍这位就是我们林山县的有为青年杰俊宋秋风,也是林山县城整个马路的建造者,也是他没经允许就拆了疗养院,是我们林山人民的好儿子。领导们议论纷纷大家赞赏,有领导说没想到这么年轻就能有如此作为和胸襟,后生可贵前途无量。宋秋风谦虚的说领导过奖了,还是政府支持的好。

    宋秋风双手捧腹腹前,弯腰三十度向领导们鞠躬敬礼说领导们现在看到的疗养院,是已经被我几乎拆完的疗养院,我之所以拆疗养院是因为万书记说了。万书记憨态的笑,没有阻挡宋秋风继续说话。宋秋风看着万书记笑了笑说万书记说了计划要重新翻修养老院,给老领导们家的温馨,但是万书记没说现在拆,可我私自给拆了,为什么拆了,因为现在是九月份,再有两个月就立冬了,等县委开完会审批规划程序走完估计正好赶上立冬。既然要支持万书记和县委的工作,我不能待歇,必须跟时间赛跑,所以先斩了也没揍,是我对不起万书记,欺骗了万书记,等万书记处罚,但疗养院拆了就必须建起来,所以县委县政府还需要抓紧规划。万书记说我没钱,县委也没钱,你私自拆了自己修建。宋秋风说没问题,接受处罚。

    领导们开怀的笑,对万云生说您能有这么好的的一个帮手,胜过十万人民,胜过上百干部,想不成功都难,关键是我们身边没有这么有魄力有能力的人。万云生说有,肯定是有的,就看怎么发觉了。领导说还需要万书记教教经验,指点江山呐!万云生转移话题喊宋秋风问你把老干部们安顿到哪里呢?宋秋风说都在我家住着。万云生说看看去,你是不是亏待了我们的老干部。宋秋风说我哪敢,手里捧着呢。

    万云生在城郊的院子里见到了老干部和医护人员,空间虽小但环境不错。万云生看了十分满意说小宋挺有心挺细心的,比我想的好。宋秋风说万书记您想的都是造福人民的大事,我不敢怠慢。随同去的领导说好将待好兵,可惜我们都没有。万云生说只要你想有就会有,只是林山人民运气好生了个好儿子。

    林山县老干部疗养院的新建,被纳入政府第二个重点项目,获得了特事特办的许可。这一切都归功于万云生书记的思路,更归功于宋秋风的先斩不揍。老的疗养院被拆除清理干净后,规划局和建设局的同志被万云生亲自安排进场,和宋秋风共同研讨。按照宋秋风的设计,新建的疗养院有四个部分组成,疗养所、休养所、锻炼所和花园。锻炼所包括了活动室、娱乐室和阅读室。规划局和建设局的同志听完宋秋风的思路,都坐在办公室不以为然的笑。规划局的同志对宋秋风说你的思路太大,我们没法操作,即使再给你增加一倍的面积也无法完成。建设局的同志说如果没有地皮,只能修二层或三层。宋秋风说二层三层谁上去?老干部拄着拐杖,坐着轮椅上去。规划局的同志说即使有地皮,钱从哪里来?宋秋风说一口吃不了个大胖子,两口三口吃。

    万云生听规划局和建设局的同志一说,叹息说想法不错,蓝图挺好,是个人才。

    万云生第一时间召见了宋秋风,问宋秋风是不是想在林山修个紫禁城,坐龙椅?宋秋风说哪里敢,就是有坐龙椅的命,也没做龙椅的屁股。万云生说赚钱赚上隐了是吧?宋秋风说难道我不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吗?我的钱从哪里来?宋秋风说羊毛出在羊身上。万云生说。让老干部集资,这是违规违法的。宋秋风说不受保护是违法的,受保护就是合法的,而且过渡时期,不仅仅是老干部,现在在职的干部们也可以先交纳在享受。万云生说不行,这不是我一个林山县能决定的,即使上报到市里,省里也没人敢批,即使批下来也是一两年以后的事了。宋秋风说也可以说是借,后期分限还。万云生说这还是集资。宋秋风说要付利息,就当存在银行。万云生问本来就是服务型投资,付利息怎么赚钱?宋秋风说只要有想法,敢出手,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关于疗养院的新建,以及宋秋风的规划。万云生在宋秋风租的临时疗养院组织召开了一场没有记录的茶话会,参会人员是疗养院的老干部和各政府部门领导。宋秋风给各位领导作了明确介绍后,领导们一致问宋秋风,怎么收益?怎么返本?宋秋风说疗养院的本身理念只服务于老干部,所有费用有政府出,但现在市场很脆弱,林山财政收入支出大于收入,所以不能全靠政府,要想过得好还得靠自己,疗养院也可以对外开放自主经营为自己赚钱。老干部说让我们老人拿着铁锹跟你修马路,拆砖瓦?宋秋风说绝对不会,我们依托疗养院对外发展养老远,让条件好的老人花钱可以享受和老领导们同样的待遇。老领导又说整个林山有几个有钱的主?宋秋风说今天没有不是明天也没有,而且疗养院也办个字画班,老领导们也可以给林山的孩子们教教书法和绘画,既能培养学生又能陶冶情操,还能创建收入,用来改善大家的条件,一举三得,培训班就设在养老院的活动室,这样老领导们也不会孤独,更能增加林山的人文气氛。

    在关键的至高点上,宋秋风抓住人们困乏的内心,安抚饿人心,算是为整个蓝图搬回了一局。而更大的瓶颈在于,在于如此庞大的集资,仅凭体系内的养老费收取和学费是不能解决的。为此万云生书记再次组织领导们深入探讨,最终结论是新建的养老院不在原地,搬到距县城外三公里处的山下,环境好资源好。原先疗养院住地对外出租或出售,收入计入疗养院集资成本,用来清还集资本金和利息。而前期费用由领导和干部们解决一部分,县里出一部分,宋秋风出四分之一。宋秋风出的四分之一可以有疗养院原址分期补偿,明确不能一个性清偿,首先保障集资干部们的退还问题。

    有万云生书记作保障,宋秋风心里得以踏实。于是乎他提议可以将疗养院原址挂在风月公司名下,代为管理经营管理。万云生考虑后和相关领导沟通,认为挂在风月公司名下是最好的办法,因为在林山县不会再有第二个宋秋风,也不会有宋秋风一半的人。于是县里同意了将疗养院原址挂在风月公司名下的方案,对于如何经营,万云生表示只要合法就行,只要把属于养老院原址份额的款项还上就行,还完再商榷下一步方案。谁也没想到宋秋风自己提议将疗养院原址挂在风月公司名下,会在之后成了张志父子搬倒他,将他送进监狱的把柄。

    在林山县的新老干部们的支持下,疗养院的新建项目第一期工程顺利开工。开工典礼万云生没有参加,是县长郭昌主持的。新老干部都到场见证了自己精神家园的破图动工,宋秋风向领导们表态立冬之前让住在疗养院搬回来。领导们热诚期待着,说宋秋风靠谱。

    宋秋风没有辜负林山县干部们的期望,新养老院在预定时间内建设完成。他结合老房子不保暖的特点,临时起意将所有房子用一条走廊链接起来,并且在林山县第一次使用落地窗。太阳照进玻璃落在走廊里暖暖的,即使刮风太阳依旧发光发亮。养老院顺利建成,林山县的领导干部轮番参观,没有人不满意。张明峰问宋秋风真不知道你脑子里装的是什么?想事情总是超前,不到建设局工作真可惜。宋秋风说天生我不能在您手下干,就算我思路再超前,您也不可能同意。张明峰问为什么?宋秋风说您是老人,我们的观点立场不同。

    养老院乔迁新居的庆礼选在立冬当天,万云生亲自剪的彩。礼炮响了半个小时,从林山县看去一片黑烟滚滚。剪彩之后宋秋风当着新老领导的面,向万云生请赏,要养老院周围五百米的土地。万云生说你不会是想让领导们到疗养院来种菜吧?怪不得夸夸奇谈说疗养院就要幽远才能僻静,适合疗养。宋秋风说没错,疗养就需要安静,但我不是要地让老领导来锻炼身体,我要在疗养院周围建一个大花园,让这里充满鸟语花香,常年空气清馨。万云生说想法不错,准批,但别框我。宋秋风说我也想在这养老。万云生笑了。

    在参与典礼的领导们撤去之后,在疗养院门外空地的大石头上,出现一个头发凌乱裹着绿色军大衣的人。宋秋风是在离开途中看到的,他心中惊喜猜到是小爷爷宋洪基。他停下车喊小爷爷,宋洪基抬起埋在衣领里的脸,看着宋秋风颇据尴尬的笑。宋秋风喊小爷爷上车。宋洪基应声上了车,宋秋风问小爷爷这三年您到哪儿去了?身上没有一分钱您是怎么过的?宋洪基说回家了。宋秋风问您还在哪里有家?宋洪基说XJ,第一次被抓就被发配到XJ劳改,出狱的时候,没赶回来,在XJ成了家。宋秋风还回去吗?宋洪基说不回去了,死也要死在林山,到地下给爸妈赔罪。宋秋峰问想去哪?宋洪基说宋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