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我是刘备 » 第一百零六章:到达宛城

第一百零六章:到达宛城

    在洛阳举城的悲恸声中,极备哀荣的桥玄撒手人寰,却留给大汉朝廷一个极大的难题:谁可以继任这个太尉之职。

    这个难题让已经沸反盈天的洛阳城出现了短暂的政治思维的凝固,权力中心里忽然出现了军事方面的真空,这让所有人的朝廷大员们多少有点措手不及,一些自问有点资格角逐这个位置的官员一边在公开的场合中声言自己无心于这个显职,只想为社稷为百姓多做一些事情云云,另一方面却在私下积极的奔走,与各方将领多番接触,希望能在廷议中多一些支持自己的声音。

    就在这纷扰不休的时候,最有希望继任的人选之一:尚书卢植却安之若素的坐在自己的家里,任凭外界怎么传言,他也始终没有表过态,甚至于荀爽与何颙找上门来,他也只是淡淡的回应了一声“尚容从长计议”。

    对于卢植这种态度,荀爽其实十分的窝火,不过他也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刘备目下已经得了长安,这让那几个热心准备迎合袁绍的大臣十分难堪,也让袁绍可以包围洛阳的传言不攻自破,但是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更让他们惊讶的是南阳的曹操在这件事上所起到的作用。

    准确的说,无论是刘备还是曹操,单一的他们都不能让荀爽等人头疼,不过当刘备与曹操携起手来,这个情况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得了长安的刘备缺兵少将是定局,而作为根本所在的汝南又离得太远。曹操在南阳虽然有些兵马,而且掌握着京师的钱粮,但到底是孤木难支,根本不可能对京师形成太大的威胁,荀爽甚至相信只要皇甫嵩肯出面,几千兵马就可以兵不血刃的收复南阳,但是这两个人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想要将领,曹操帐下的将领全部在南阳,没有了西路的限制,许昌对曹操的威胁根本不大,而博山又在曹操手中,正可谓“进可攻而退可守”;再看长安,有了南阳的钱粮供给,很短的时间里就可以恢复元气。即便没有恢复也不要紧,凭着坚城一座,刘备可以守得水泼不进,这还不算弘农黄忠手中的数千兵马。

    最重要的一点是,皇甫嵩在这件事上根本就与荀爽、何颙等人的想法南辕北辙。

    但荀爽也有他自己的坚持,到现在为止,他始终不认为洛阳可以把袁绍击败,尤其是袁绍说他准备借北方三部族的十来万大军,这不啻于引狼入室的行为既让荀爽等人愤恨,同时又觉得无奈。除了壮士断臂以外,他实在没有其他的路可以走。王允、桥玄、皇甫嵩等人的反对在他看来都是妇人之仁。

    现在桥玄的过世让荀爽看到了他“先强己、缓对敌”策略实施的可能性。对他而言,目前最重要的莫过于寻找一个“适合”做太尉的人,而卢植无疑就是这个最合适的人选。

    卢植在连续两次拒绝了荀爽之后,荀爽意识到,这个昔日的盟友已经和自己越走越远,“难道真的得道多助?”荀爽第一次想到了这一点,他忽然觉得自己很孤独,除了身边的何颙。

    殊不知,何颙看到荀爽茫然失措的神情之后,脸色微微一变,似乎在做着什么决定。

    **

    宛城作为南阳的郡治所在,其富庶实在一般的城市之上,不过刘备却对街旁的那些店铺视而不见。

    刘备实在是没有心情,因为两块沉甸甸的大石头正压在他心上。

    第一块“石头”是刘晔刘子扬,如果不能阻止他祭祖问卜,也许洛阳表面上还风平浪静的局面会在一瞬间打个粉碎,而他与曹操辛辛苦苦争取来得这些优势也会在一瞬间化为乌有,这是他绝对无法容忍的。

    “最后迫不得已,只有留下刘晔的命了。”刘备颇有些无奈。他其实有些疑惑,毕竟刘晔“该是”曹操的谋士之一,怎么会忽然把他与曹操同时逼到山穷水尽的人呢?

    第二块“石头”则是他因为那伙盗匪而出现的。实际上,刘备根本没能从盗匪们的口中获得任何有价值的信息,那些盗匪被活捉的不下六七百人,可是大多都是宛城附近真正的盗匪,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来路不明,不过这几十个人在被捉之后立刻选择了嚼舌自尽,让刘备这次遭袭成了不解之迷。

    按照程昱的想法,能在距离武关这么近的地方设下埋伏,来路必定不会单纯,这一点正说中了刘备的心病,他立刻联想到这次狙杀的背后主使者与朝廷中的某一个或是某几个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他立刻嘱咐众人不要再在人前提到此事,就当这件事从来没有发生过。

    刘备的这个要求虽然奇怪,但是对张邈而言却不是问题,他正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否则传扬出去,他这个专程迎接刘备的人估计就得有大麻烦。

    对于程昱和太史慈两人来说,刘备的这个要求却十分的让他们费解。程昱最先想到了刘备的两个顾虑:一是怕谋划这件事的人立刻毁掉所有线索,让这件事日后再无追查的可能,二来就是刘备已经猜到了这件事的幕后主使者是谁,不过因为某些顾忌,刘备选择了隐瞒。

    联系到刘备告诉他曹操秘密北上找鲜卑和谈的事,程昱隐隐猜出北方对于刘备施加的压力肯定不止于目前所能看到的一切,那么这一次的袭击就颇有些耐心寻味。

    “主公是否已有答案,只是不便宣之于口?”太史慈没有跟他们一起进城,程昱趁着骑在马上,前后随从都不可能听到的机会,悄悄的问刘备。

    “仲德何有此问?”刘备自然知道程昱问的是什么,他不觉一愣神。

    “主公,昱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仲德有话不妨直言。”

    “这次武关遇袭,事起仓促,若不是太史将军应付得当,只怕当真有些难说,不过主公是否想过,这些盗匪即便得手又能如何应付武关的援兵?”

    刘备被程昱这么一提,顿时想起武关援兵前来营救他们的时间不算很长,若是盗匪当真得手,只怕事后倒也不易脱身:武关的守军现在都是刘备的部下,宛城在曹操的控制之下,往北走会碰到博山一带的布防往南走则是新野以北曹仁的部卒,可说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难道那些盗匪都是死士不成?

    几十个死士还好说,上千个盗匪却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最多不过是那个头目有带兵的经验,居然知道借助地形布置了一个埋伏圈罢了?但是士气和战略完全是两回事,照当时的情况来看,那活盗匪之中来历不明的人纯粹就是为了杀刘备而来,根本没有想到能活着回去。

    “那伙人单纯要杀自己,而荀爽不会这么做的。”刘备终于回过神来,知道自己太过当局者迷,反而没有程昱不知根究底的看得清楚,不禁点头一笑,心道“原来是嫁祸于人之计。”

    见刘备展开眉头,程昱知道刘备的一个心结可能被自己刚才的话解开了,又笑道,“虽已不知那伙盗匪为何人所指使,不过依昱之见,此事倒也不甚难猜,无外乎江陵与徐州而已。”

    “仲德何以如此确定?”刘备诧异的问道。

    “江陵孙文台目下正与板楯蛮暗中勾结,他们等的无非是雨季,那时板楯蛮正可顺江而下,直击武陵,以保长沙无虞。眼下刘表固守,不但我等意欲诱其前来,孙坚只怕也恨不得刘表与我等先决一战,固若能杀了主公,宛城与长安必生出怨恨之心,那时刘表即便不想战,只怕也由不得他。不过这个可能还小些,倒是徐州刘焉的可能更大些。”

    “为了汝南?”刘备呵呵笑道,“我也正这般想,难得他不再龟缩于彭城,想使这敲山震虎的计出来。”

    程昱笑道,“此计若成,汝南必乱,那时刘焉就有机会,也不能不说他煞费思量。这种是真小人,主公倒是防备着刘表多些,此人看似只尚清谈,不过只看他兵屯江夏就可知他其心不小,由得孙坚来攻我等更是不安好心。主公此番既已决意大胜他一场,何不占了襄阳,进而虎视江东?”

    刘备心中一凛。

    程昱这话不啻于一种隐晦的劝“进”,而出发点也不能说有什么大错,只是提出的时间太不合适了。

    “难道程昱知道我受朝廷的气不成?”刘备不禁暗暗纳闷。

    “都乡侯属吏恭迎汝南公,”几个清朗的声音传来,打断了刘备的思路,他抬头看去,就见几个人站在马前,而张邈已经下了马,正在那些人身旁站着。

    “汝南公来何迟也。”一声大笑,一身儒生打扮的贾诩率先迎了过来,他听曹操说过刘备,知道刘备对礼节方面不是十分看重,与曹操颇有些相近,因此迎接的场面也就没有太过拘束。

    刘备赶紧下马,迎了上去,但他忽地看见人群中的于禁,不由一愣。

    **

    大家如果有月票,并且觉得给刀子值得,那就更加谢谢了。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起点中文网,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