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山民之治 » 第四章 商业街

第四章 商业街

    土法制盐大半年经过不断的改良终于日渐完善,产量有了极大的提高,十里八村的村民和周边山民都知道吴家村有好盐,都陆陆续续来村里换取。尤其是对极度缺盐的山民来说,他们不缺野味和山货,于是每天都有山民扛着大大小小的猎物和山货来村里换取食盐,渐渐的吴家村前的土场形成了类似于后世的草市。吴家村的盐俨然成了山民的信用货币。

    随着草市的形成,吴家村的物资愈发丰富起来,作为现代极度发达的商业文化熏陶三十年的吴巨侠同志立马找到了族长吴青山。吴青山对吴巨侠同志提出的吴家村草市管理条例,感叹读书人的脑子就是好使。在后世红旗下成长的吴巨侠同志从小接受共同富裕全民奔小康思想的熏陶,因盐使吴家村成为大山第一村,必然要先富带后富,帮助十里八村和周边的山民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一个全家三代共产党员刻进灵魂的使命,“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即使时空变换也不能忘却。于是在吴巨侠先生的主持下,在吴青山族长的大力支持下,向大山十里八村和周边山民发出了招工启事,每天三顿饮食,工期结束送2斤盐的待遇吸引力大批劳动力,尤其是山民来了许多,草市改建商业街项目得以迅速开展。

    经过大半年孜孜不倦的学习,知学堂的学生已经学会了不少字,尤其是算学这一块可谓是突飞猛进,加减乘除法学生大半都会了,这让家长对吴巨侠先生惊为天人。据老族长说就凭这些孩子现在的算学水平已经能够去外面大家族里担任账房伙计那是错错有余了,大家族商队那些账房伙计收入可不低。

    随着山民和十里八村的人不断来往于吴村草市,作为党员的吴巨侠同志就给学生们分配了任务,通过这些来到吴村的山民和村民统计一下大山的人口,以便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崇高目标做好前期统计工作,人口是生产力的基础,党员的自觉吴巨侠同志还是有的。随着周边山民越聚越多,商业街已初具规模,吴巨侠同志以每月1斤盐的高薪招聘了50名精壮的汉子成立商业街护卫队,必要的武力保障是必须的。吴青山族长表示外面的大家族谁家没有上千个家兵,何况天高皇帝远,要是能统一这大山,也不比外面那些大家族差了。安心发展大山,吴巨侠还不信凭自己后世满肚子不合时宜的学问还能搞不过外面那些大家族。

    终于在秋风扫落叶之前商业街建设完成,整个商业街充分利用了吴村前的土场,中间一条石板铺就的道路,两边合计100间铺子,铺子里分了好多摊位,类似于后世的菜市场。以后来吴家村交易需要在商业街摊位上交易。至于具体商业街管理条例,吴巨侠同志参考后世条例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规则,成立了商业街管理所,由十里八村和周边山民推举的代表经过吴巨侠同志的审核面试过后担任,总计是十一位管理人员,十里八村各一位,山民代表两位,吴家村三人加上护卫队50人,护卫队队长是吴巨侠的堂弟吴憨子担任,商业管理所总负责人是吴巨侠同志。

    商业街的成立加上吴村盐业产量的提高,吴村有便宜又好的盐的消息不断向各个大山蔓延,使得来吴村商业街的山民越来越多。吴巨侠同志有了自己回到了小时后的城中村菜市的感觉。伴随着人流往来,学生们对人口的统计工作已逐步展开,直到有一天,班长吴为民找到他,名字是吴巨侠给学生取的,主要是狗啊牛啊的太多,干脆给每个学生取了个名字,就这事,家长都对吴巨侠千恩万谢,这取了名字的娃都显得高人一等,父母到处炫耀,吴巨侠所料不急。

    “靠,这踏马都可以自立为王了!”吴巨侠听到吴为民报出的人口统计数字忍不住爆了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