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山民之治 » 第三一章 各方云动(四)

第三一章 各方云动(四)

    面对刘伯温突然地质问,吴巨侠知道正题来了。其实与宋国如何相处,吴巨侠早有打算。

    刘备这个皇帝还是非常不错的,宋国的百姓安居乐业。让他带领山城搞什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然后干掉宋皇取而代之。这种事作为深受我党一切为人民服务思想熏陶的党员吴巨侠同志,那是坚决不干的。要是这么干的话,不说能不能成功,就算成功了必定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让本就元气大伤的华夏更加雪上加霜,到时候便宜了元国那就是千古罪人了!

    最主要的是吴巨侠同志害怕那种提心吊胆的生活,太累!更何况皇帝这个职业看似大权在握,实则孤家寡人一个,甚是无趣。纵观历史,凡是有为之君,既要防备敌国,又要防备国内窥视皇权之人,太辛苦了!为了皇权父子相残、兄弟相杀等人伦惨事比比皆是。作为一个恋家的小男人,吴巨侠自问自己脆弱的小心肝承受不住。

    吴巨侠穿越一回,掌握了一肚子可以有助于此世发展的知识,只想按照自己的想法把山城建成远超当今的理想之城。然后以山城辐射整个宋国,大大提高百姓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广开民智,让后世一些人权思想、民主思想生根发芽,所有人都自觉的限制王权、维护自身基本权益,慢慢接近后世,那才是他想要的。

    “丞相尽可转述刘皇。宋皇英明,平叛乱,定社稷。亲贤臣远小人,政治清明。行仁政,轻徭薄赋,修水利,与民休息。废九品兴科举,钳制世家,重用寒门。今又亲征以御敌!此番种种,宋皇无愧一代明君!”吴巨侠了解过这个世界的刘备,对其作为深感钦佩,由衷地赞道。

    “城主对吾皇既如此推崇!不知山城欲如何行事?”刘伯温能感觉到吴巨侠言语中的真诚,并非敷衍恭维之词。而且宋皇刘备的确是一代明君,虽然帝王心重,但这也是所有君主共有的。

    “若是山城未立,我定投于如此明主之下,尽心效命。然山城十年,点点滴滴皆是按吾心中理想之城规划发展,如今势已渐成。丞相有所不知,吾山城种种制度皆与宋不同。若贸然归宋,则吾之心血必毁于一旦。山城如今正如旭日东升,若依宋制而为,必定令山民共同抵制。到时同族相残之惨事恐难以避免!故吾并非贪恋山城之权,也未有割据之心,华夏一统乃是人心所向。”吴巨侠心中所想娓娓道来,刘伯温静静细思,并不言语。

    “请转宋皇:山城是华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山城之民永为中国之民。然山城之制迥然于朝,故请划山城为特行州。山城政治独立,军事独立,但军队数量不超十万,以十年之期为限,十年后山城完全纳入朝廷管辖。在此期间,双方可就政治、文化、农商等各方面加强往来。朝廷可以派驻官员进入山城监察,但不得干涉山城具体事务。山城保证绝不对外扩张,抗元之事山城定当以朝廷为主全力以赴!臣只希望山城能和平地融入国朝。”吴巨侠对刘伯温一礼,郑重其事地道出心声。

    刘伯温久久未语,吴巨侠一番话出乎意料。

    “特行州”这种奇思妙想,简直闻所未闻。且期限为十年,政治独立,军事独立,朝廷可派人监察但不得干涉,又承诺限制军队数量,不对外扩张。种种做法说是割据,又似是而非,一时难以琢磨透。

    见刘伯温不语,吴巨侠笑道:“丞相一时难以理解也正常,不如在我山城考察一段时间如何?正好张老已经主持了一段时间山城事务,您可去山城跟他谈谈,想必以二位之智定能看透山城种种。”

    “既然城主盛情相邀,那就恭敬不如从命。在下就在山城叨扰一段时间,看看城主所言的不同究竟是何不同。至于今日城主所言,吾定当尽快转告吾皇。”刘伯温笑道。

    “那就有劳刘相了,为期山城与国朝之和平,请诸君共饮此杯!”吴巨侠举杯邀众人同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