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山民之治 » 第三二章 各方云动(五)

第三二章 各方云动(五)

    宴会还在继续,众人推杯换盏,吴巨侠与众人相谈甚欢。

    “在下还有一个设想,愿与刘相共参一二。”吴巨侠邀杯言道。

    “城主请说,在下洗耳恭听。”刘伯温好奇道。

    “为了加强山城与山外往来,促进双方了解。吾提议在风陵渡至津门渡口之间建立一互市,吾命名为自由贸易区。你我双方合作建设,贸易区内事宜你我双方各派驻人员共同管理,贸易区相关条例由贵我双方商议制定,这样也有利于双方深入了解。至于具体细节,可待此议定后,共参之。刘相以为然否?”吴巨侠将自己对自由贸易区的设想娓娓道来。

    “城主此议,颇为新奇。定当禀明圣上,由吾皇定夺。不过此议在下颇为赞成。”刘伯温对这个贸易区的设想比较感兴趣,便于深入了解山城之事。

    一直未说话的秦琼,突然道:“城主,在下亦有一事不吐不快。”

    见到眉似利剑,面如古月生辉,鼻正口方,相貌堂堂的秦琼,吴巨侠仿佛看到了门神,不由微笑道:“久仰秦琼将军大名,今日幸得见真颜。将军有何问,吾定当知无不言!”

    “城主,贵军大败鳌拜所部,津门渡口现已被贵军控制。吾军五万津门渡口守军亦在此,不知津门驻军之事城主欲如何安排?”秦琼起身直言问道。

    “将军快人快语,在下亦不相盲。贵军轻敌突进,导致风凌渡口险落于敌手。若非鳌拜贪功,未派军驻守,侥幸我先到一步,后与元军连场血战,方击退贼兵。随后我军步步为营,推进津门渡口,实为配合贵军从西线压迫元军,切断其通州一线粮道。而今我军将士用命,大破鳌拜所部十万之众,津门渡口终落入我军之手。然为表山城归宋之诚意,待元军北归之日,山城军撤回风凌渡口驻扎,津门渡口将仍交由贵军驻防。假若贸易区之议能成,贵我两军正好可以各驻防一地,借此也能促进贵我两军的交流。简而言之,凡利于双方了解合作之事宜,吾愿欣然促成。”吴巨侠言道。

    “城主之心,秦琼能感受到,回去定当据实以高吾皇。”秦琼抱拳道。

    “城主之议,吾等定当尽快面呈吾皇圣裁!”刘伯温也抱拳施礼道。

    “哈哈!那就静待丞相佳音。正事已毕,诸位远道而来,且请品尝我山城特色佳肴,别有一番风味。”吴巨侠笑对众人道。

    “久闻山城酒如仙酿,今日自当喝个尽兴。”秦琼大笑道。

    “诸位也可尝尝菜肴,山城现时兴炒菜之法,与烹饪之道颇为不俗!比如这道红烧肉,虽是低贱的豕肉所做。然先以山城特有养豕之法,去其膻,再经过独特烹调之法后还有甘甜之感,诸位一尝便知。”吴巨侠介绍道。

    “果然美味之极!山城于技艺之道实让人叹为观止!莫非这就是山城与之不同之处。”刘伯温品尝着红烧肉赞不绝口。

    “山城不同之处,丞相可以慢慢了解。但诸多美食不可辜负,得趁热品尝。”吴巨侠不断介绍各种后世菜肴。遗憾的就是没有辣椒,对于无辣不欢的吴同志,殊为难受。要是有红薯和土豆就好了,耐旱耐寒,不挑地,易生长,最关键的是量大管饱易储存。这两样可是给鞑子生生造就了个“盛世”,恬不知耻的记录史册。要是能搞到一样,广泛推广种植,那可就能解决广大百姓的口粮问题了。不像现在只能用一些后世的方法,又是精耕细作,又是改良工具,又是改良品种,才勉强把产量翻了几番。

    宴会觥筹交错中进行着,中途关羽突自军中赶至,言道有元国使者求见。

    “元国遣何人为使?”吴巨侠好奇地问道。

    “前明降臣严嵩和秦桧两卖祖求荣之徒!”关羽恨恨地言道。

    “哦,有趣,有趣之极!那就直接带过来,让我等好生见识一下,汉奸究竟是何般模样!”吴巨侠朝众人笑着言道。

    “是极!是极!也好让吾等一观!”众人哄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