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朕真的不想复辟 » 第13章 甘蓝府废帝训知府

第13章 甘蓝府废帝训知府

    谢致远与田绍一番闲扯,对他的印象大为改观,深深为其广博的见闻,新颖的观点所折服。他们谈及各地风土,历代名人,田绍旁敲侧击出不少本地情报。

    比如临东县可耕种土地有十六万亩,水田居多,旱地只有六万亩左右。靖州八个府县情况都差不多。

    大易王朝虽然以农为本,并不过分抑商。

    朝廷在各地设有市场司,城中开市,乡里建场,更别说前面几次提到的行脚商人。所以对于地方知县来说“劝农”的任务十分繁重,为保护粮食安全,严格禁止耕地上种植经济作物。

    其实这种行商风气打开,藩王制度的影响是原因之一。几代之后便没有稳定收入,导致他们危机意识很重,利用手里有钱,说话还管用的时候,便开始经商。有几任皇帝为此还下过旨意斥责“禁止与民争利。”,得到回复是“再过几代,我们亦是民。朝廷不给我们活路,不如直接杀了。”

    屡禁不止,后来到田绍的曾祖时,突然想通了,说出了这么一番话:“天下的钱与其让别人赚,不如让田家人赚去。”

    “世藩得利,亦可为宗庙。”

    “世藩年献金十万者,方可复王号。”

    鬼才,鬼才,老扒皮知道了都得不甘心的落泪。百姓见皇族都去经商了,更是趋之若鹜。特别是南方,术士技术得到空前利用。田绍在位的时候,听说他们研发了一种类似于火车的交通工具。不过因为铁路建设破坏风水,而被叫停。

    这个世界,修真者都有,风水之说,自然是极为被看重的。

    风气蔓延,吏治变得更为腐败,时人有句话:“四口田,通吃年,士人心,不如钱。”

    田绍想起这片大山之中隐藏的丰富的矿产资源,贪心大动。无奈盐铁是朝廷专卖,轻易无法染指。上报上去,让朝廷派人来开采,自己也就分个税收,人心不足,明明可以独吞,田绍不想给赵氏和田丰分一杯羹。

    交谈了大概一个时辰,两艘大船开进码头,又到了分别的时候。

    田绍拍了拍谢致远的肩膀:“今日与君相识,相见恨晚,有机会可以来王府探望,我们再多谈谈。”

    田绍通过此次谈话,对谢致远有初步的认识,是个好官,具有一定的能力,但目光仅停留在农业及水利等等传统文人当官后会去关注的方面,并且坚持士农工商的等级认知,小瞧商业。

    两天后的清晨,河浪拍打岸边的岩石,两艘大船突破迷雾,船夫来到船头抽出船顶的长篙,抵住岸边的软泥,双膝微屈,身子后倾,长篙受力弯曲,减缓了船的速度,平稳靠岸。

    李正看着比临东县码头还要大三倍有余的甘蓝码头:“殿下,我们终于到了。”

    田绍也是长长吁了一口气:“去叫人通知甘蓝府。”

    太阳从山边升起,金黄的阳光照映重重关山,驱散雾气,水面波光粼粼。不少船只起航,又有不少船只来泊,对于这两艘迟迟没人下来的船,都很好奇是什么人?

    一个半时辰之后,田绍吃着从刚刚开门营业的岸边酒家买来的美食,心情糟糕,有些不耐烦:“这么久还不来?我们的人都回来一个时辰了,不是说通知到了吗?”

    李正道:“殿下,看来他们是故意的!”

    田绍冷哼道:“想给我一个下马威?那就别怪我不讲情面了。”

    他喝光碗中的小米粥,嘭一声,重重放下碗筷:“侍卫集结,前往知府衙门!”

    码头上的人终于见到船里的人的真容,吓了一跳,一个个全副武装的侍卫下了船,清理人群,开出一条道来。田绍出了船舱,黑龙王服的金边在太阳下熠熠生辉。他大步向前,上岸,在侍卫的护卫下离开码头。

    码头上的人议论纷纷:“这人是谁?好大的气派。”

    “那些持刀拿枪的人也不简单。”

    “前些日子,我曾听说安王要来就藩了。”

    “安王,废帝?乖乖,我竟然和这样的贵人在一个码头待了这么久!”

    “知府大人不来迎接吗?我刚刚可是看见他们有人去衙门了。”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想知府大人是故意这样做的。目的是想告诉安王,这里不仅仅是他的食邑,也是朝廷的地方,知府才是管理者。”

    “知府大人就不怕安王发怒?”

    “若是平常的王爷,知府巴结还来不及呢。可是这位是谁?废帝。谁敢和他交往过密,就是和京城那几位过不去。这样,知府大人才敢拿捏他,也是在给那几位表忠心。”

    “安王去知府衙门了!”

    “那我们也去瞧瞧热闹。”码头上不少人放下手中的活计,兴致冲冲的前往。爱看热闹,哪个世界都有的毛病。

    蓝底金字的牌匾,上面写着甘蓝州府,四个大字。门口两位站岗的衙役看到雁翎刀下了腰,手持着,气势汹汹而来的田绍一行人,吓得两股战战,转身躲进衙内,关上了门,完全忘了知府让他挡住安王一会儿的命令。

    “见王闭门,把门给孤砸了!”田绍正愁找不到由头,抓住错误就往重里弄。

    “既然你已经先表态了,我不怕得罪你。”几个侍卫上前两脚,衙门的两扇年久失修的大门应声倒下。果然,衙门的门是最脆弱的,完全是靠一张皮唬人。

    田绍踏门而入,站在正中,等着后衙里的人出来。

    此时,身穿藏蓝官服的甘蓝知府现身,在官差的簇拥下与田绍相望:“你……”他话还未说,李正立马呵斥道:“大胆!你敢站在阶上与安王殿下对话!”

    甘蓝知府无奈下阶:“你……”

    李正再次打断他的话:“大胆!见到安王殿下不先行礼,是在藐视皇族吗?”

    甘蓝知府被这么弄了两下,一时忘了自己想说什么,只得先跪拜行礼:“下官卢有兆,拜见殿下。”

    “当不得你的大礼。”田绍嘲讽一句,看都不看一眼,径直绕过,走进大堂,找了个位置坐下。

    卢有兆推开旁边想要扶他的衙役,自己起身,跟进大堂,努力平复心情:“殿下何时到的?”

    田绍见着卢有兆竟然和他装傻,反客为主的质问:“亏你还是一州知府,连最基本的流程都忘了吗?孤说是安王便是安王?是孤见过你?还是你见过孤?”说完,叫李正将朝廷的册封诏书和藩王大印拿出,推到卢有兆的面前。

    卢有兆青筋暴露,强压怒火,开始查看真伪,确认无误。他再次说道:“殿下何故砸烂我府衙大门?”

    “确认了吗?”田绍反问道。

    卢有兆不知他是在指什么?是指身份,还是砸烂大门这件事,只得点头。

    “确认了就好。看你这么忙,孤也不耽搁你的时间,派人带我去王府。”从田绍获封安王时,朝廷便命地方出资修建了一座王府。

    “安王!”卢有兆看着起身离开的田绍,真的怒了,想要继续质问。

    李正正面挡住他:“你想说什么?尔等见王闭门,阻挡王驾,是侮辱皇室,当诛九族!殿下宽宏,不与尔等计较,你还想问什么?真的要我等联名上书参你!”

    卢有兆被一连串的罪名问得脑壳发昏,本来年纪就大,脑子转不过来,一时语塞。他还搞不明白面前这位的身份,害怕是宫里的人。

    李正冷哼一声,也转身离去。

    “大人就这么让他们走了?这可是在打你的脸啊!”

    卢有兆听到这话,更加气恼,找到那两名守门的衙役,一人一个大巴掌,怒骂道:“蠢货!你们关什么门!”

    两名衙役也是有苦说不出,你见到一百多手持兵器的人向你走来,你不害怕?

    惹事在先,卢有兆只得吃了这个哑巴亏,当他转身准备回去后衙时,猛然停住脚步,安王不是个疯子吗?

    现在才想起来这个关键。

    田绍出了衙门,等着卢有兆派人来,却见卢有兆亲自追了出来,脸带笑意,就像刚刚那些事没有发生过一样。

    “殿下何时恢复的?太后和皇上知不知道?”

    田绍见到他笑里藏刀,就把准备的标准答案说了一遍,最后加了句:“孤已将奏折送去京师了。”

    田绍没有说具体时间,也没有明确表示太后已经看到,摸棱两可,让他误会。其实他是在临东县时才将自己恢复的消息送出去。果然,卢有兆以为太后已经知道了,而安王还活蹦乱跳的在自己面前,这不就表示安王清醒已经得到太后认可?

    他之所以敢给田绍下马威,就是认为他疯癫,想压一压他手下的锐气,以后克扣贪墨安王税收的时候,他们不敢说什么。七成啊!那可是一大笔钱,自己截留个两成都够吃了。

    哪知安王非但不疯,还让自己得罪了。那以后该怎么办?朝廷就算再怎么限制藩王权力,可是人家身份摆在那里,动不动就代表皇家给你施压,就像一颗地雷,谁碰谁爆炸。

    卢有兆更加谄媚了,前倨后恭起来:“下官刚刚实在是忙昏了头,怠慢殿下了。现在由下官亲自送殿下前去王府,以示赔罪。”

    果然是官场老油子。这是田绍从谢致远处了解到的。卢有兆如今已年近六十,上升断了门路,所以现在就想着多捞点钱,是个昏庸糊涂的官。

    这就好办了。田绍眯眼看着卢有兆,一个计划在心中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