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月照燕云 » 四 书山有路少年游(二)

四 书山有路少年游(二)

    秋风吹过学堂的院子,一阵阵淡雅如雾的桂花清香在院中飘荡。周璋写了半天字,变得昏沉沉的脑袋立刻变得清醒了许多。背着小手在院中散了一会步,觉得吃饭的时间快到了,突然想起来大山还在教室里没有出来。于是就走进教室准备喊大山出来吃饭,只见大山正懊恼的低着头无助的看着书本。见周璋走了进来,沮伤带着哭腔对周璋说道:“我太笨了,怎么也记不住。我怎么向父母交待啊”。

    周璋见状有些不忍,觉得这个孩子很憨厚质朴,顺手帮他一下倒也无妨。于是对大山说道:“不用着急,我帮你一起想想办法,明天这个时候我在这里陪你一起学习”。作为后世在千军万马闯独木桥的情况下,从一个普通县城中学挤进名牌大学的传说中的学霸,对背书默写还是有一大堆心得的,那是信手拈来水到渠成来自有了理所当然的事情。大山闻言甚是高兴,不过他只是憨厚又不是真的傻。怎么会相信一个六岁的孩子能有什么办法。只是在孤独苦闷中,有一丝温暖和亮光,也会让他觉得满世界阳光灿烂温暖如春了。

    吃过晚饭天还没黑,周璋的父亲周先生,林先生,还有一位年纪比他们都大一些的方先生。这位方先生是从外地来的,是方员外的本家,据说以前做过官,大小不得而知。前几年辞官不做,出来散散心。到方员外家做客,方员外敬佩先生的学问。于是就恳求他留下一段时间教导教导此处子弟,这里地处偏僻乡下,名师实在可遇不可求。方先生也觉得此处山清水秀,民风质朴。去学堂一看更感觉到那些年轻人对知识的渴望,于是就答应了方德员外,留在此地教书育人。

    现在三位先生在桂花树下赏花聊天,其实也是方先生变相的在向另外两位先生传授学问。此时太阳已经落山了,天色已经渐渐的昏暗,大山已经回到了寝室里,院子里除了三位先生只有周璋和小胖子方明在院中各自玩耍。三位先生也没有在意两个小孩,诗词歌赋,秦月汉关聊的很是开心。聊着聊着方先生聊到年轻是的得意这事,金榜提名的荣光,寒窗苦读的辛苦,得遇名师指点的幸运。周璋突然听到方先生说吾师范文正公,心里蓦地一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先生,太如雷贯耳了。

    在此之前,周璋从父亲那里得知现在是大宋至和二年,此处是大宋治下泗州都梁县高庙集。东京汴梁的仁宗赵祯已经在皇位上稳稳的做了三十三年了。得益与狸猫换太子的广为流传,得益与包龙图打坐开封府的清官形象深入人心。也得益于陈世美的反面形象。对于历史还停留在高一水平的周璋来说,还是能知道仁宗赵祯和他的庆历新政。还有那大名不朽的‘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现在突然从方先生口中听到范仲淹的名字,怎么能不让周璋惊喜交集。

    自从知道此时为北宋至和二年以后,周璋大致算了一下。庆历新政失败十年了,大宋也从经济文化的最高峰慢慢的向下滑落了,大宋安静承平的日子不多了。毁誉参半的熙宁变法差不多十年以后就要开始了,一代孤独的英雄王安石就要登上历史的舞台。如果没有改变七十年后,周璋很有可能可以亲自看见的事情——‘靖康之变’发生。历史书上都不愿多提的事情,因为皇室女子所经历的遭遇,大大的刺激了卫道士的心。为什么不反抗,为什么不去死,由此为产生饿死是小失节是大的道德绑架的理论,提供了合适的土壤。使得前宋那种开放向上的学风荡然无存,最终程朱理学占据了显学的位置。存天理灭人欲的唯道德论紧紧的束缚住民族开拓的羽翼。教育和文化的禁锢,终于让中华民族错失了走向海洋的机会。周璋想到了八九百年后,我们的民族还为突破第一岛链而卓绝奋斗,想着如今像处女地一样的大海,以大宋目前的经济,技术,只要有清晰远见的领导者带领,第一个开始大航海的国家,非大宋莫属。天予弗取,必受其咎,周璋默默的想着回到了寝室,我来了,历史已经改变,那就让他多改变点吧。

    没有美梦,一觉醒来已经是天光大亮。收拾昨日的情怀,面对现实吧,书还是要好好读的。历史大势以后再说了,在历史的滚滚巨轮下,一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周璋给自己找了一个躺平的理由。

    上午上课开始,林先生抽查了周璋的学习情况。自然是顺利过关,还得到了口头表扬一次。融合六岁小心灵的周璋,对老师的表扬还是很受用的,学习的热情也更急高涨了。

    下午放学后,其他人都离开了教室。此时教室里只有周璋和大山二人。大山今天有挨了戒尺,虽然先生没舍得下重手但打的次数多了还是很疼的。看着垂头丧气的大山,周璋说道:“先生今天教了你什么内容”?大山指着桌子上翻开的千字文说:“先生教了从‘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到珠称夜光”。现下林先生的教书方式与别人并无二致,都是先背书再默写然后再释义。然而,背熟会写对大山已经很难了,更不要说去领会其中的意思了。所以这一切对已经错过了最佳启蒙时期的大山来说,学习就是刀山火海。但这些对于被应试教育填了十一年,走过高考独木桥的一只大肥鸭--周璋来说,有数百种方法教大山如何背书,好肚油肚可不就是他们这一代学子的自带技能吗?

    于是,他对大山说道:“我父亲周先生教了我一些背书的技巧,我现在传授给你”。从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开始用最简单的语言给大山讲解,大人基本还是按照古人的理解,以盘古开天辟地为基础讲解,可不能把宇宙大爆炸的事情告诉大山。先理解再记忆,顺带着再教大山一些联想记忆法。让大山一下就有了堰塞湖高堵日久,现在一泻千里奔流而下的畅快。原来背书也是可以怎么愉快的事情,辰宿列张——脑海就想着一块块白花花的银子发着闪闪的光芒,铺满在家里的田地上,太幸福了,这幅图像和句子那不得牢牢的记住,终身不忘。大山咧着嘴不知不觉中笑出声音来。

    见到大山露出开窍的笑容,周璋停止了他的东拉西扯记忆法教学。严肃的对大山说道:“我教你的知识,都是我们家的不传之秘。因为我们是好朋友,最好的那一种,所以我就传授给你了。但是你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教给别人,也不能让别人知道是我教你的”。大山点头答应,严肃的要举手发誓。周璋刚要制止想了想又停了下来。只见大山举起右手小声发誓道:“我陈大山一定保守这个秘密,绝对不和任何人透露,如有违反天打五雷轰”。此时的人对誓言还是充满敬畏的,所以周璋没有制止。虽然也不怕别人知道,但能少一事则少一事。大山这个学会了新方法的好奇宝宝,在念念有词的背着千字文。顺溜的程度很快有了质的提升,见又如此立竿见影的效果二人都很开心。

    吃过晚饭周璋继续听听三位先生海阔天空的谈天说地,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的奇闻异事从先声明口中说出,听得周璋很是津津有味。然后洗洗睡觉,如此很快就过去了八九天,又到了旬休的日子了。今天放完学就可以回家了,十天没看见母亲和姐姐们了。周璋真的有点想他们了,更想念家中母亲所做的可口饭菜。

    日头偏西的时候,他们父子二人迎着火红的晚霞来到了村口,小姐姐苹儿已经在这里等了很久。看见他们过来,小姑娘飞快的跑了过来。见到姐姐周璋也非常开心,姐弟二人叽叽喳喳的的说个不停。姐不断的问着学堂的事情,弟弟也仔仔细细的给姐姐说着,学堂里发生的点点滴滴的事情。并得意的把三字经学会的部分背给姐姐听。小姐姐听着很开心,同时也露出向往的神情。

    这个时代虽然没有说不给女子读书,但是女子想读书也是一件非常难得事情,家里有条件的和长辈兄长学一点,想正大光明的出现在学堂里读书是太难了。更何况像姐姐这样的农家女儿,基本上没有可能有读书的机会。周璋看着小姐姐轻声说道:“小姐姐,我每次回来都会把学到的知识传授给你,你可要好好的学习哦。回去我和妈妈说说,让她给你们准备一些纸和笔”。苹儿小姐姐闻言脸上露出期盼还有一丝担忧的神情,周璋冲小姐姐一笑,表示一切有我不用担心。

    回到家里,见到母亲和其余的姐姐,一家人都非常的开心。吃晚饭时,周璋说起了要教姐姐们认字的事情。母亲哑然失笑,没有说话望着父亲。父亲想了一会说道:“也好,你们稍微认识些字也是好事,只是不要耽误了自己的事情,家里一些蒙学的书你们也可以看看”。姐弟五人异口同声的答应父亲。

    吃过晚饭,天色还没黑。他们一起去小溪边弄了一些沙子回来,然后均匀的铺在一块木板上。又摘了几根树枝,以沙为纸,树枝做笔,周璋认真的写下了一个周字。对姐姐们说这就是我们的姓,今天我把你们的名字怎么写都教给你们。我上学后,你们每天有空就写,很快就会了,以后每天认识几个字,很快你们就可以看书了。姐弟几人正在练习之时,外边走进来一个人。一看正是小伙伴岳四郎,大家几天没见现在见面也是特别的开心。岳四郎见大家都在写字,便对周璋说道:“阿璋,我也想跟你学习写字,我真的很想认识字”。对于这个小伙伴周璋真想着如何把他拉到学习班里呢,现在他主动上门,那是再好不过了,怎有拒绝的可能。先教了他岳字如何写,想了想说道四郎这个名字太不正式,我想一想帮你去个名字,下次回来告诉你。

    天渐渐的黑了,借着天空中的星光和屋里传过来的灯光,几个身影还在专注的写着字,四周寂静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