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月照燕云 » 十七 青云有路终须上 (一)

十七 青云有路终须上 (一)

    天空中飘着小雨,县学广场上的青石板上的泥泞被雨水冲刷的很干净。趁着雨水的间歇,周先生,周璋和方明三个人来带了县学的门口。今天是报到的最后一天,所以人并不是很多。周先生带着周璋和方明二人走向了县学的大门。管门的门房是个五十多岁身材高大的大爷,看到三个人走了过来,连忙起身问道:“先生,带着两位学生是来报到的吗”?周先生客气的应道:“我是县学的新老师,带着两个新学生来报到的”。连忙拿出二人的学牌和自己老师的腰牌,门房大爷接过来一看忙说道“是周先生啊,请进去吧;我是这里的门房,他们都叫我老张头哈哈”。老张大爷热情的招呼着又说道:“我要这这里看门,不能带你们进去;我叫个学生带你们进去”。周璋悄悄的为门房张大爷点了个赞。能做门房的都是精明的能干人,此言不虚啊。

    张大爷叫过来一个高高的很是英俊阳光的学生,这个学生走到周先生面前躬身一礼:“先生好,我是甲班的学生杨晋,我带你们到里面去”。周先生也很客气的表示了谢意,三人跟着杨晋走了进去。路上,杨晋问明了他们的目的,领着三人去了王教谕的办公房。教谕平时并不在县学坐班,他的主要工作地点是在县衙。县衙里也有自己的办公房。这几天因为是报到的时间,所以他一直呆在县学里。杨晋领着三人到了门口,告诉这是教谕的办公房然后转身回去。王教谕已经看见里周先生三人,立马招呼他们进去。上次面试时王教谕已经见过周先生,知道是范知县的安排,也算有点跟脚的先生。更何况他的儿子是本届的案首,将来有大出息也有可能。现在做个顺水人情,接个善缘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很客气的情周先生进来落座,又亲自给周先生到了一杯茶水。周先生是诚实君子,哪里知道教谕已经想了这么多的事情。见人家如此客气,心里甚是感激;更觉得应该好好教学全力付出,不负知县和教谕的赏识。

    王昭教谕又问了周先生什么时候到的,住的地方是否已经安排好等等以示关心。问完后叫了一声,王贵进来一下。外面走进一个壮实的中年人。应该是王教谕的长随一类的人。王教谕吩咐他带两个小朋友去教务科办理入学手续。顺便把韩教习过来一下。王贵应了一声带着周璋和方明去办理入学手续,到了办理入学的地方一看还有几个人在排队,便吩咐二人在此排队。然后走向一个房间对着里面说道:“韩教习,教谕大人请你过去一趟”。里面应了一声走出一个中等身材,满脸红光相貌端正的中年人。出来后和王贵打声招呼,就向教谕的房间走去。韩教习走进教谕的房间正欲说话,只见王教谕已经站了起来,指着韩教习对周先生说道:“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县学的教习韩泰,负责县学的日常工作”。又指着周先生对韩泰说道:“这是早就和你说过的新来的周先生”。周先生听罢躬身一礼,客气的说“请韩教习以后多多指正’”。先生知道县学设教谕一人总管,教习一人协管,还有教师十几人,杂役七八人。平时王教谕不太爱管县学的事情,这样导致韩泰在县学中权威甚重,可以说是他的直接上司。韩教习面带笑意给周先生还礼,一番寒暄、言语中热情的关心着周先生方方面面。其实心里特别的不高兴,原本答应老婆让她一个堂弟进县学做先生,礼也收了。结果知县范大人安排了一个进来,自己那敢得罪知县、只好去回绝人家,搞得很是失了颜面。只好开空头支票说会想办法让周先生自己离开县学,再把这个名额让这个人补充进来。所以虽面上很是客气,其实心里已经打定主意,让周先生颜面扫地,自觉离开县学。

    见二人打过招呼,王教谕对韩教习说道:“你安排一下周先生的教学任务,周先生以前是讲论语和中庸的”。说完又对周先生说道:“你跟韩教习去,他会安排你的工作和办公地点”。周先生向王教谕告别、跟韩泰走了出来。先生哪里知道韩泰的阴险的想法,看着面容和善的韩泰以为是遇到了好人了呢。路上还接连不断的向韩泰道谢。韩泰的脸上笑容愈发的温柔和善,叫来两个杂役,仔细的吩咐他们一定要细心的帮着周先生安顿好桌椅板凳,让周先生对韩教习的感激之情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周先生这边安排妥当的时候,周璋和方明也完成了入学的手续。捧着书本和县学的校服算是正式成为县学的学生了。十岁多一点的周璋在县学里明显的要小上二、三岁,又是今年的案首。此时走在校园里也算小有名气了,不时有人和他打招呼,倒是让他心里颇为受用,有点小小的窃喜。二人会合了周先生,互相了解了彼此的情况,今天的事情都很顺利的办完了。于是一起离开了县学,明天开始正式上课了。

    县学每二年招收一次,每次招收五六十人不等,但是每年都有人毕业,两种情况,一种是考进府学了,还一种年满五年了。都会发一张县学完学证明,有知县和泗洲学政大印盖在上面,对以后谋生还是有很大帮助的。现在县学里有一百二三十个学生。按照课程的进度分成了甲乙丙三个班。甲班二十多人是能够冲击府学的学生,杨晋就是其中最优秀的。丙班是新生和一些不求上进的老生。乙班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那中学生。此外,还开设了预备班,也有一百多人;因为能享受县学的教学资源,所以考进县学的多源于此,当然收费也是不菲的。所以全县的富家子弟多集中于此。

    丙班有六十多个人,当然不能在一个教室里读书又被分成了一、二、三、三个班。周璋理所当然的被分在一班;方明被分在了丙二班。县学虽说也有好坏,但既然能考进县学的都不会太差的。所以整个学校的学风很正,学习的氛围也是非常的好,理所当然的整个师资力量也是很强的。负责丙一班日常工作的,是一位胖胖的面孔可亲的和蔼的中年人李煌先生。李先生开场白先祝贺大家进入本县的最高学府的最好班级,再重点强调了学习和纪律的重要性,最后给大家展望了美好的未来以及对大家殷切的希望。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开学的第一次演讲。周璋也开始了县学的学习生涯。

    晚上放学和父亲一起回到了住所,路上父亲告诉他韩泰安排他教甲班的中庸。周璋心里暗自一愣,父亲是从镇里学堂到县学来的,又不是什么著名的先生。为什么一下子会安排教最重要的班级,似乎有点不对味,但一时又说不出来。看到父亲很开心的样子。再加上知道父亲的学问,应该可以胜任的,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回到家里的时候,饭菜已经准备好。林芝和周苹早就眼巴巴的等着他们回来。这两天虽说到街上去玩了玩,可是大多数还是在家里看书,可有点闷坏两位小姑娘了。周先生看着眼巴巴的林芝、周苹二人笑眯眯告诉她们。已经和王教谕说好,明天开始二人在县学的图书馆里负责整理书籍,没有工钱的那种,条件是可以在班级里旁听。当然,事情方员外会安排别人来做的,只是给她们一个在县学读书的机会。方先生早已拜托范知县提供方便,所以一切办起来才如此顺利。林芝和周苹听得解决了最大的难题,二人非常的开心,明亮的眼睛笑出了一闪一闪的小星星。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着,兢兢业业的周先生认认真真的诲人不倦;如饥似渴的周璋四人孜孜不倦的勤学苦读。县学的条件毕竟不是镇里的学堂可以比拟的。方先生虽是绝顶高手,却也无法代替大环境对人的耳染目濡。县学的系统的教育还是让他们的知识在快速的融会贯通。县学大量的藏书也让他们接触到更多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领会学习过得经史子集;一方面开拓了自己的眼界,一方面几年来的积累的知识慢慢开始发生质变,让他们的学问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第一片树叶落下时,大山要离开故乡远赴边疆了。这段时间一直忙着学习的周璋并没有看到过大山,知道大山将要远行,周璋再也忍不住要去为大山饯行了。大山出发的日子,正好是周璋旬休的时候。一大早,方正带着周璋方明四人,去大山家为他送行。大山的家离县城约有三十里路,五个人一路疾行赶向大山的家里。秋天的山路很美,点点红叶点缀在山间,金黄的野菊花铺满了路边和山坡,在蓝天白云的映承之下,确实是一副绝美的远山秋色图。

    行色匆匆的周璋等人无心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好友远离的离情别绪充斥在他们的心头。沿着曲折的山路走了快两个时辰的时候,他们看到了一个背山面水的小山村。此处的山明显的要比周璋家那边高而且多,一眼望去连绵不断,大概这里才能算真正的山里人家吧。还没到村口,在此守候已久的大山飞奔着跑了过来。分别已经两个多月,即将分别更久的几人,亲热的说着往事,一时间充满了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