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月照燕云 » 十九 青云有路终须上 (三)

十九 青云有路终须上 (三)

    韩泰教习今天并没有来听周先生的课,他了解周先生的过往,知道他的数科很弱。如果急不可耐的今天就来听课,很容易让人产生来看笑话的感觉。他在静静的等待时机,等着别人来反映周先生教的不好;他再借机把周先生赶出县学。还能给外界感觉,这是一个理所应当的事情。这样既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又不会影响自己的形象。因此他并知道周先生有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开端。

    第一次顺利的上完数学课,走出课堂的周先生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现炒现卖新鲜出炉的东西,看样子效果还不错。吾儿真是吾家之千里驹也;先生心里刚刚的得意一下;马上想到晚上还有两个小女孩给自己上课,而且还有课后作业。先生的心情马上不好了。

    如此过了好几天,周先生已经习惯了白天做先生,晚上变学生的节奏。数学课也上的更顺溜了。那边韩泰觉得火候应该差不多了,就特意拉着两位先生,特别是因为数科教不好换下的那位郭冬先生。这位郭先生被换下来自然觉得颜面无光。现在被韩泰拉着来听周先生的课,自是憋足了力气挑毛病,希望能出口恶气,挽回一点受损的颜面。

    结果,三人耐着性子听完了课,竟然像听天书一样。九九乘法表是啥啊?那些奇形怪状的七歪八扭的是什么鬼画符啊?大大的异端啊,必须一棍子打倒,再踏上一只脚。下课后郭先生对周先生发起了猛烈的抨击;韩泰心里更是美滋滋的,这个机会太好了,宣传异端学说可不是一件小事。已经不需要自己做恶人了,明天把王教谕请来,借他之手把周先生赶走岂不妙哉。韩泰心里琢磨着自己的如意算盘,制止了郭先生的立即发难,背着手笑眯眯的走了出去。

    第二天下午,周先生上完课;正在书桌上研究着题目,不用功不行啊!两个小丫头可严厉了,先生默默的想着。只见郭先生从外面走了进来,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周先生王教谕请您大驾过去一下’。郭先生皮笑肉不笑的说着。周先生不知就里,一头雾水的跟着来到王教谕的办公房。走进一看王教谕,韩泰,还有其他四五为先生都围坐在会议桌边上。王教谕看见周先生走进,挥手示意他坐下。那边郭先生也洋洋得意的坐在了周先生对面。

    待到二人坐下,王教谕对韩泰说开始吧;韩泰点头开始说道:“郭先生听完周先生上的数科以后,向我和教谕反映周先生上的是异端学说,全是胡编乱造,纯粹是误人子弟。提请县学严肃纪律,辞退周先生不得让其继续在县学任课”。中间语气顿了顿,看向郭先生到:“郭先生,你的意思是不是这样”。郭先生重重的点点头,义愤填膺的尖声说道:“这样误人子弟的人,多留一天都是我们县学的耻辱,请教谕早下决心,把这种人赶出县学”。说完这些话还不忘不屑的看了一眼周先生,气哼哼的哼了一声。

    王教谕对着周先生和声说道:“关于郭先生说你误人子弟,宣讲异端学说你有什么解释的”。误人子弟,宣讲异端学说都是对教学的先生的严重指控,如果属实被指控的先生肯定无法再继续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的。周先生勤恳努力的教书,在学生和多数的先生中都是学识过人能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忠厚人,先生也一直以此为豪。现在突然被人用如此严厉的错误来攻击他,自然是愤怒异常,一时气的满脸通红。好在周璋对此早有预料,不招人忌是庸才;每一个新的学说出来,总会触犯一些人的利益的。因此他也早告诉父亲如何因对,善良的周先生总不相信会有此等事情发生,结果今天真的发生了。

    周先生强压着愤怒,尽量用平缓的语气说道:“我自幼喜欢数科,九章算术,周髀算经都稍有涉猎。多年的思索发现现今数科多沉迷余一个个独立的问题,太偏于实例应用。结果是缺乏一个完整系统;于是我一直尝试构建一个数学的体系,现在稍有所得已经觉得对数科的发展和学习都带来很大的方便”。停了一下又说道:“我这些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归纳演绎所得,绝不是什么异端学说;我才疏学浅现在教授学生这些基础知识是希望更多的高人参与研究,完善这门学科”。周先生语气平缓却很坚定的说完了这番话。

    王教谕听罢沉吟一会说道:“一门新的还未成熟的学问骤然拿出教学确实有些不妥,不过这种创新精神也是需要鼓励的。我们也要看看新课的教学效果如何问问学生的意见吧,毕竟以前的数科实在太差了”。望了郭先生一眼又吩咐说,去个人到甲班叫几个学生来,特别是那个杨晋一定要叫过来。

    不大一会,杨晋和另外三位同学走了进来;王教谕深知杨晋的为人,正直明快,在学生颇有威望,不可能隐瞒实情。于是直截了当的问杨晋对数学课的看法,对周先生的看法。王教谕没有背后去询问,直接把杨晋他们叫来询问,一方面是为了结果的公正,不让任何人从中做手脚。另一方面当面询问使得结果更有说服力;不管是那一种结果,他对两边都有交待。

    韩泰教习平时很是器重杨晋,以为他一定很不满周先生的教学了;于是他立刻鼓励杨晋道:“教谕和我都在这里,你大胆的说出你最真实的想法,我们会为你做主的”。杨晋点头,先向几位先生问了好,然后才开口说道:“周先生传授的学问博大精深,却又易学易懂,我们都非常喜欢先生的数学课,对先生的才能佩服的五体投地”。然后当着众人的面向周先生深施一礼说道:“学生愿意终生追随先生学习数学,请先生成全”。众人听到此话都变得一愣一愣的。韩泰教习听得脸都绿了;郭先生的脸绿了又红了最后变成青色。王教谕又问了其他两位同学结果都认为周先生教的不是一般的好、是大大的好。

    王教谕问罢三位学生,让他们回自己的教室去。思考了一会说道:“既然现在学生很喜欢这门课,周先生你先这样教着吧。这本教科书,我拿给知县大人看看,请他定夺吧”。众人闻言表示赞同,韩泰教习面不改色的安慰周先生几句走了出去;郭先生狠狠的看了周先生一眼,跟着韩泰走了出去。周先生向王教谕道了一声谢,苦笑着走了出去。

    晚上,王教谕拿着数学教科书来到范知县的家里。他们都住在县衙的后院,沒隔几户人家相距很近。王教谕把白天的事情和范知县说了一遍,然后把书递给了知县大人。还不忘奉承知县大人两句:“下官素来知道大人全才,君子六艺无不精通。现在请大人评判此书价值如何,是否是异端学说”。范知县结果书本,一打开先看到了那些怪异的符号笑道:“倒也有些新意”。后面仔细的看了下去,当看到四则运算规律,交换律,结合律时叹为观止。放下书本点点头道:“此人大才也,此书深入浅出却包含万千,吾不及也”。又对王教谕说道;“此乃开山立宗的事业,其价值之大,非吾辈所能评判也。你我当全力支持此学问的传播,此学问将改变很多的事情”。喝了一口茶,知县大人吩咐王教谕道:“此书留下,我再仔细研究一番;另外也请高人看看”。王教谕闻言,告辞出去;留下了在灯光下认真做题的小范大人,直到天色渐明范知县扔掉手中的笔,喊了一声爽。这才揉揉眼睛去卧室去睡个小小的一觉。

    翌日,王教谕宣布了知县大人的最后决定,并宣布此书为全县学堂的统一数科教材。当然也因为数科一直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学的随意性很大,才可以这样决定。如果换着其他例如,论语、中庸等书,借王教谕八个范知县的胆子也不敢这样决定一县的教材。经过此事以后周先生在县学的威望和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当然薪水也提高了不少,生活从温饱开始向小康迈进了。韩泰知道周先生根基以稳,是可以接好不可以交恶的人了。好在从未正面冲突过,今后倒也不难相处。令人意外的是,郭先生主动诚恳的想周先生道歉,诚意十足的摆了一桌酒席表示歉意。此只是人心胸狭窄容不得人,倒也不是阴险毒辣的坏人;毕竟能做县学的先生,起码的道德底线还是有的。周先生发扬一贯的诚实君子的作风,没有计较此事,反而倾心传授郭先生新的数学知识。两人的关系倒是很快的亲近起来。郭先生也成为继杨晋之后,第二个新数学的坚定不移的拥趸,世事就是如此的奇妙,要知道郭先生一个月以前,可还是周先生的新数学最坚决的反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