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月照燕云 » 二十一 青云有路终须上 (五)

二十一 青云有路终须上 (五)

    车坊的正规化工作也在周璋的指导下,有条不紊的展开;在岳毅的艰苦努力下,基础零件也实现了标准化。再加上流水化的作业。车坊的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到年底他们一共生产销售了一千五百两自行车。其实他们还可以生产的更多,但周璋没有让他们这样做。周璋估计泗州的需求已经差不多了。其他地方的蛋糕太大,不是他们能吃下来的。于是他请方员外去泗州城去见知州范大人,并且写了一封信带了过去。他在信中画了一个大大的蛋糕给范知州,描绘了自行车普及的壮丽画卷,日行二百里负重百余斤毫不困难。范知县也是有远见卓识的人,深知交通四方的重要性。看完信后立即接见了方员外,方员外给知州大人行礼后,又拿出了另外一封信对范知州说道:“这是周璋嘱咐我一定要亲手交给大人的信”。范知州伸手接过信件笑骂道:“这个小家伙还和我玩上心机了”,然后展开信件认真的阅读起来。

    周璋在信中提议在明德车坊的基础上,官民合股创办更大规模的车坊。周璋阐明了用这种模式的意义;一,用官府的力量规范市场秩序,保护合法经营的车坊的正当权益,防止在异地经营中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二,用专业的团队经营和管理车坊,经营者的任免权在董事会;官府不干涉车坊的日常经营;避免权力异化了车坊的管理。三,官府作为重要的股东,享受股东的所有权限,包括经营决策,利润分红等等。四,车坊按照正常的规定缴纳税收。五,制定合适的用工保障制度,合理的劳动报酬。范知州看的很仔细,很久没有说话。官府参与与民争利,一直是很容易遭到诟病的事情,可是从周璋设计的模式中并没有看到与民争利的事情。范知州觉得要好好的考虑一下这个事情,于是他告诉方员外让他转告周璋,他会尽快就此事给他一个答复。

    五天后,范知州亲自考察了明德车坊以后,决定泗州官方参股明德车坊。并且在泗州城近郊建立新的规模比以前大了很多的明德车坊,日产靖远牌自行车一百辆。周璋在得到分红的一千两白银后,把股份转动了周先生的名下,名义上推出了明德车坊。以免影响道将来的科考,虽然这种概率很小,但防患于未然也是好的。周璋没有再过多过问车坊的细节,不得不投入专心的学习,因为府学的考试在荷花开了的时候,要开始了。

    考试前的两天,县学的五十名学生在王昭教谕的带领下,以无比拉风的形象赶往泗州城。能在县学读书的学生家境都不会太差,再当下的时尚下,难免都要拥有一辆自行车。个别家里有实际困难的周璋也以各自名义帮他们解决了自行车的问题。泗州离开都梁只有四十里路,一人一辆的车队只用了一个多时辰就赶到了泗洲城。如此拉风的队伍自然引起了路上一众行人的惊呼。明德车坊赞助了这次学生在泗州城考试期间的生活费用,早已为考生们订好了客栈。众人入住安顿后,周璋很想去看看明德车坊泗州分厂;但是考试要紧没有成行。

    考生们宅在客栈里安静的复习了一天功课,静待考试的到来。是日早晨众人早早起来,收拾整齐向府学走去。王教谕早已安排人用一根长长的竹竿挑着一个写着‘都梁’二字的灯笼,高高的在广场上举着。泗州城下辖天长、嘉山、五河、泗县,都梁五县加一州城。此时各县的考生也陆续到来。周璋他们看着灯笼都汇集了过来,等待府学开门。卯时三刻,府学大门打开;各县的考生陆续进入考场,因为是入学考试所以搜检的并不是非常严格,也就没有太多的变故,时间不长各县的考生各自落座。一会儿功夫,知州范大人在府学教授和各县的教谕陪同下,气宇轩昂的走了进来。府学教授照例宣读了规则和纪律;然后躬身请知州大人训话。范大人充分体谅考生的心情,没有多话;鼓励几句以后,宣布府学开始正式开始。

    府学考试和县学考试再形式上没有太大的不同;经史子集增加了释义,也就是先补充完整,再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诗两首,七言律诗一首,七言绝句一首。八百字的文章一篇、数科题目两道。随着范大人的声音,差役赶紧把试卷发了下去。

    周璋拿到试卷一看,明显的感觉到内容和难度比起县学考试要增加了很多,诗是以冬日登山为题写诗。文章是用大学的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题。要求写一篇八百字的文章阐述自己对此的理解。这是老生常谈的文章,却也显出平凡之处的功力,范大人果然学识不一般,周璋心里默默的拍了一下师叔的马屁。谁都能写却很难写好的文章更能体现平时的功力。数学题目两道,周璋瞄了一眼乐了。第一题,鸡兔同笼共四十只,有脚一百只。问鸡兔各几许。第二题,写出勾三股四弦五勾股定律的证明过程。很容易啊,周璋在心里轻笑一声。就在此时听得一声锣响,考试正式开始。经史子集不是难事,解词释义吧言语组织流畅,意思表达清楚即可;平时练习的很多,周璋没花多少时间在稿纸上完成了这部分题目。然后又仔细校对错别字,语句不够流畅的地方,这才工整的誊写到答题纸上面。看看才用了半个时辰不到,周璋轻轻的出了一口气准备开始下面的考题。冬日登山,师叔你也不怕冷啊,周璋心里腹诽了一句。写登山的诗词不少,但大冷天登山的真不多,这样也避免了不少借鉴的可能,师叔你狠。不管心里再怎么不满,该干的事情一样不能少。周璋平复了心情,还是静下心来构思。足足用了一个时辰,这才写出两首诗。冬日登南山

    石径坎坷砥砺行夕阳斜影照晚晴。

    雪点青松江山赋云起天外玉宇清。

    篁竹岁寒知春暖世事维艰晓人心。

    关河遥望落日远锦绣河山万里明。

    南山月

    满山冬月四野空影随淮水入海东。

    夜阑星光渔火静回首青山一万重。

    写完两首诗,已经过午。一声锣响,午餐送了过来。秉承爱护考生的一贯原则,知州范大人还是继续发挥在县考时的作风。炊饼加盐水,保证不会吃坏肚皮影响考试发挥。吃饱了肚皮的周璋闭目养神片刻,觉得神志清爽了许多;开始思考起文章如何下笔。

    大学的宗旨弘扬高尚的道德为根本,是指导思想。通过关爱人民实现高尚的道德是行为。达到最高境界的至善是目的。指导思想,实践行为,最高目标;三者有机的统一,形成了大学的纲领和体系。围绕着三者的关系,学过马克思原理,辩证唯物主义的周璋,把三者的关系阐述清楚透彻并不是难事。用了一个时辰写完了文章,又工整的誊写在答题纸上,算是完成了这篇文章。

    后面的两道数学题目,周璋看看时间还有很多就慢慢仔细的写了起来。想了想还可以借机宣传一下自己的数学呢;炫耀一样的用了三中方法解答了鸡兔同笼的问题。特别是第三种方法,直接用了二元一次方程组潇洒的解决了问题。做完这题,抬头看来一下那些还在苦思题目的考生,暗暗的得意了一把;谁叫你们没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勾股定理证明的方法据说有上百种,周璋倒是只记得两三种了;想了好一会,用四个直角三角形法,等腰梯形法;分别证明了勾股定理。放下了手中的笔,离交卷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看着已经有考生陆续开始交卷,周璋也起身交卷离开了考场。

    知州范大人对这个小师侄还是抱着很大的希望的,对其考上府学还是有十足的信心的。见到周璋已经交卷离开,就让人把周璋的卷子拿来给他批改。知州大人一直计划着,只要周璋考的不是太差就会给一个中间考前的名次;但并不想把前五名次给到周璋。知州大人还是很爱惜自己的羽毛的,很怕别人说他照顾自己的师侄。范知州心里想着眼睛看着,嗯、书法又有进步了,就凭这手就字可以进府学了。又看了经史子集部分,填空准确,解释意义也流畅通顺;看惯了玄乎其神的解释的范大人,对这种直奔主题抓住中心的解释,确实感到耳目一新。心里说小家伙对经义的理解已经有了一定的境界,加以时日可以自成一家了。心里把周璋的名次提到了五十名以前。又看了两首诗,小孩子能写成这样已经不错了,笔法有进不了。心里又把周璋向前提了几名。范大人一边看着一边给周璋做出评价。

    范大人平时也会考察周璋的学业,对其的水平还是基本了解的。但他看完了这篇文章还是被震惊了一下。思路清楚,表达准确;且不谈观点是否准确,光这种层次分明的论述方法,就值得大书特书了。给一个第一名没问题了。范大人又看完了周璋的数科,知道这些难不住这小子;只是看看他有没有玩出新的花样。结果看到了二元一次方程还是惊奇不已,好在周璋的步骤写得很详细,虽然符号有点怪异;范知州还是弄明白了方程的原理。这个思路很巧妙,好像很多问题都可以这样去解决,范大人这样想到。不过此时此地没有时间允许他深思,下面一题也还行。不过下次和周璋好好聊聊,完善一下数科的符号体系。范大人突然想到那本数科的小册子已经送出去二年了,为什么还没有反馈,范大人思绪开了个小差跳了一下,该让人去问问了。